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3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混凝土 试样 脱模 制备 养护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试样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


背景技术:

2.现如今常用的混凝土模具功能单一,仅具有制模或养护的单一功能,不能将制模与养护这两个功能集合在一起,同时拆模难度较大。在制备混凝土时需要用普通混凝土模具制模,待混凝土成型后将试模取出,用标准养护箱养护,如条件不允许,可将试模浸没水中,置于 20
±
2℃的室温中养护。此方法工序繁杂,拆模的难度比较大,影响工作的效率。市场上的模具大多是对模具的某方面的不足进行改进的,很少有同时改进脱模方法、增加养护功能的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在实现混凝土养护的同时,实现混凝土的简易脱模。
4.一种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包括框架结构7、底板9,所述框架结构7由若干侧部面板组成,所述侧部面板两两相连形成上下开口的框架结构7,所述侧部面板顶部设置养护顶部插槽2,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贯通所述侧部面板,所述底板9上设置与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对应的底部隔水凹槽6,设置若干侧壁3,养护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中并固定在底部隔水凹槽6,所述侧壁3、养护顶部插槽2及底部隔水凹槽6密封连接,所述底板9上还设置底部固定凹槽8,制模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底部固定凹槽8内形成混凝土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7内部;
5.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加强筋4;
6.进一步地,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贯通所述侧部面板在所述侧部面板侧部设置侧壁隔水凹槽;
7.进一步地,所述侧壁3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顶部设置提拉装置1;
8.进一步地,所述侧壁3侧部和/或底部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密封条;
9.进一步地,所述侧壁3设置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底角为45
°
,实现相邻两个侧壁3可以更好地贴合;
10.进一步地,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侧壁隔水凹槽5、底部隔水凹槽6中设置密封条;
11.进一步地,所述侧部面板可拆卸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侧部面板之间铰链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侧壁3设置多种规格。
14.本实用新型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5.1.通过对模具的侧壁结构的改进,该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可以有效解决混凝土试块脱模、养护的问题,使得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更加省力便捷。
16.2.该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有可拆卸的侧壁,通过在不同地点安装侧壁,可以实现混凝土试块的制备或养护。
17.3.该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侧壁上方有提拉装置,同时混凝土养护28天后体积也会收缩,可以使混凝土试块脱模变得更加容易。
18.4.该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集试块的制备与养护为一体,无须先脱模后养护,操作简单。
19.5.利用开口侧壁与底部的凹型橡胶,可以进行蓄水,将试块浸没水中,能够直接在模具中养护。
附图说明
20.图1为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制模状态示意图;
21.图2为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养护状态示意图;
22.图3为框架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侧壁及提拉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25.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26.实施例1
27.一种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包括框架结构7、底板9,所述框架结构7由若干侧部面板组成,所述侧部面板两两相连形成上下开口的框架结构7,所述侧部面板顶部设置养护顶部插槽2,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贯通所述侧部面板,所述底板9上设置与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对应的底部隔水凹槽6,设置若干侧壁3,养护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中并固定在底部隔水凹槽6,所述侧壁3、养护顶部插槽2及底部隔水凹槽6密封连接,所述底板9上还设置底部固定凹槽8,制模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底部固定凹槽8内形成混凝土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7内部,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加强筋4,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贯通所述侧部面板在所述侧部面板侧部设置侧壁隔水凹槽,所述侧壁3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顶部设置提拉装置1,所述侧壁3侧部和/或底部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密封条。
28.实施例2
2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侧壁3设置四个,且所述侧壁设置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底角为45
°
,实现相邻两个侧壁3可以更好地贴合。
30.所述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的具体使用方法为:制模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底部固定凹槽8内形成混凝土填充空间,向混凝土填充空间填充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所述侧壁取出;养护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中并固定在底部隔水凹槽6,所述侧壁3、养护顶部插槽2、侧壁隔水凹槽5及底部隔水凹槽6密封连接,所述底板9上还设置底部固定凹槽8,并向其中添加水,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31.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结构(7)、底板(9),所述框架结构(7)由若干侧部面板组成,所述侧部面板两两相连形成上下开口的框架结构(7),所述侧部面板顶部设置养护顶部插槽(2),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贯通所述侧部面板,所述底板(9)上设置与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对应的底部隔水凹槽(6),设置若干侧壁(3),养护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中并固定在底部隔水凹槽(6),所述侧壁(3)、养护顶部插槽(2)、及底部隔水凹槽(6)密封连接,所述底板(9)上还设置底部固定凹槽(8),制模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底部固定凹槽(8)内形成混凝土填充空间,所述填充空间设置在所述框架结构(7)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上设置加强筋(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贯通所述侧部面板并在所述侧部面板侧部设置侧壁隔水凹槽(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为板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顶部设置提拉装置(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侧部和/或底部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密封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设置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底角为45
°
,实现相邻两个侧壁(3)可以更好地贴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侧壁隔水凹槽(5)、底部隔水凹槽(6)中设置密封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面板可拆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面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设置多种规格。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养护混凝土的易脱模模具,包括框架结构(7)、底板(9),所述框架结构(7)由若干侧部面板组成,所述侧部面板两两相连形成上下开口的框架结构(7),所述侧部面板顶部设置养护顶部插槽(2),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贯通所述侧部面板,所述底板(9)上设置与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对应的底部隔水凹槽(6),设置若干侧壁(3),养护状态时,所述侧壁(3)插入所述养护顶部插槽(2)中并固定在底部隔水凹槽(6),所述侧壁(3)、养护顶部插槽(2)、及底部隔水凹槽(6)密封连接,所述底板(9)上还设置底部固定凹槽(8)。设置底部固定凹槽(8)。设置底部固定凹槽(8)。


技术研发人员:陈仟春 陈建康 陈亭伟 熊林冲 王嘉豪 沈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1.16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