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多功能条形拼接组合的玩具模型的制作方法

2021-09-28 22: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模型 玩具 组合 条形 拼接


1.本发明涉及一种玩具模型,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条形拼接组合的玩具模型。


背景技术:

2.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玩具适合儿童,也适合青年和中老年人,对于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作用,也是提高手眼协调能力的一个方法,拼接组合玩具,作为玩具中的一份子,具有极高的娱乐性及可塑造性,通过不同人的不同组合,甚至同一人的不同巧思,拼接组合玩具就可以构建出不同的世界。
3.传统的拼接组合玩具,例如乐高玩具,其拼接的方式为通过积木单体之间相互匹配的多个凸粒和凹孔进行卡合,这种拼接方式,对积木单体之间的配合度要求极高,凸粒和凹孔之间太松,造成拼接后的玩具牢固度不够,凸粒和凹孔之间太紧,不容易进行拼接,且拼接过程复杂,因此,这种拼接方式只适合积木单体较小的拼接玩具,而且不易于对同一件玩具进行反复组装。
4.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拼接牢固度较强、拼接过程简单和适用于反复组装的多功能条形拼接组合的玩具模型。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传统玩具模型拼接牢固度较差、拼接过程复杂和不适用于反复组装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拼接牢固度较强、拼接过程简单和适用于反复组装的多功能条形拼接组合的玩具模型。
6.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条形拼接组合的玩具模型,包括:
7.船头,船身上滑动式设有船头;
8.船底,船身下部滑动式设有船底;
9.船尾,船身上滑动式设有船尾;
10.主转向机构,船身上设有主转向机构;
11.前进机构,船身上设有前进机构。
12.可选地,主转向机构包括:
13.前板,船身上滑动式设有前板;
14.转动板,前板上转动式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与船身滑动式连接;
15.手扶杆,转动板上转动式设有手扶杆;
16.转向舵,转动板上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向舵;
17.第一皮带轮组件,转向舵与手扶杆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件,第一皮带轮组件数量为两组;
18.扭力弹簧,前板上两侧均绕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两端分别与前板和转动板连接。
19.可选地,前进机构包括:
20.宽板,船身上滑动式设有宽板;
21.第一连接圆框,船身上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圆框;
22.长转动杆,宽板上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两根长转动杆,长转动杆与第一连接圆框滑动式连接;
23.涡扇,四根长转动杆下侧均设有涡扇;
24.短转动杆,宽板上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短转动杆;
25.第二皮带轮组件,短转动杆与长转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件,第二皮带轮组件数量为四组。
2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辅助转向机构包括:
27.限位板,宽板上两侧均设有四个限位板;
28.长齿杆,同侧的四个限位板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长齿杆;
29.圆齿轮,两根短转动杆上均设有圆齿轮,圆齿轮与长齿杆配合;
30.转动半框,手扶杆上侧设有转动半框,转动半框与长齿杆滑动式连接;
31.带动块,两根长齿杆中部均设有带动块;
32.限位短杆,中间同侧的两个限位板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限位短杆,限位短杆与带动块连接;
33.复位弹簧,两根限位短杆上两侧均绕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限位板和带动块连接。
3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支撑机构包括:
35.第二连接圆框,船身上两侧均设有三个第二连接圆框;
36.向下转动杆,六个第二连接圆框上均转动式设有向下转动杆;
37.圆形块,六根向下转动杆上均设有圆形块;
38.大插杆,船身上两侧均设有三根大插杆,大插杆与向下转动杆配合;
39.固定块,船身上两侧均设有三个固定块;
40.固定架,六个固定块上均滑动式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与向下转动杆配合。
4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风帆机构包括:
42.豁口板,船身上滑动式设有豁口板;
43.小型方板,豁口板上设有小型方板,小型方板数量为三个;
44.短链接杆,三个小型方板中部均转动式设有短链接杆;
45.风帆布,三根短链接杆上均设有风帆布;
46.嘹望台,三个风帆布上部均设有嘹望台;
47.小插杆,三根短链接杆上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小插杆,小插杆与小型方板配合。
4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锁定机构包括:
49.大锁定钉,宽板上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大锁定钉,豁口板上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大锁定钉,大锁定钉与船身滑动式连接;
50.连接插板,船身上设有连接插板;
51.圆角方框,前板上两侧均设有圆角方框;
52.双插杆,圆角方框上滑动式设有双插杆,双插杆与连接插板配合;
53.第一收缩弹簧,双插杆上两侧均绕有第一收缩弹簧,第一收缩弹簧两端分别与双插杆和圆角方框连接;
54.限位架,双插杆中部设有限位架;
55.细插钉,船身上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根细插钉,细插钉与宽板滑动式连接;
56.第二收缩弹簧,四根细插钉上均绕有第二收缩弹簧,第二收缩弹簧两端分别与船身和细插钉连接。
5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风帆布用于装饰,增加船身的美观性。
5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条形拼接组合的玩具模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59.1、本发明通过第一皮带轮组件带动转向舵转动,使得转向舵带动船身进行向左运动,通过船身的移动,实现船身移动效果;
60.2、本发明通过第二皮带轮组件带动长转动杆转动,长转动杆带动涡扇转动,通过涡扇转动,能提升船身的移动速度,实现涡扇提高船身移动速度效果;
61.3、本发明通过大插杆向内侧运动到与船身接触后,大插杆对向下转动杆和圆形块进行固定,使得船身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实现圆形块固定船身效果;
62.4、本发明通过小插杆向内侧运动到与小型方板接触后,使得小插杆对短链接杆和风帆布进行固定,同时增加本模型的美观性,实现风帆布展现美观效果。
附图说明
63.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4.图2为本发明的去除风帆机构、船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5.图3为本发明的转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6.图4为本发明的转向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67.图5为本发明的前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8.图6为本发明的辅助转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9.图7为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0.图8为本发明的支撑机构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71.图9为本发明的风帆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2.图10为本发明的风帆机构局部放大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3.图11为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4.图12为本发明的锁定机构第一部分的放大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5.图13为本发明的移动机构第二部分的放大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76.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船底,2:船头,3:船身,4:船尾,5:主转向机构,51:前板,52:转动板,53:手扶杆,54:转向舵,55:第一皮带轮组件,56:扭力弹簧,6:前进机构,61:宽板,62:第一连接圆框,63:长转动杆,64:涡扇,65:短转动杆,66:第二皮带轮组件,7:辅助转向机构,71:限位板,72:长齿杆,73:圆齿轮,74:转动半框,75:带动块,76:限位短杆,77:复位弹簧,8:支撑机构,81:第二连接圆框,82:向下转动杆,83:圆形块,84:大插杆,85:固定块,86:固定架,9:风帆机构,91:豁口板,92:小型方板,93:风帆布,94:嘹望台,95:短链接杆,96:小插杆,10:锁定机构,101:大锁定钉,102:连接插板,103:圆角方框,104:双插杆,105:限位架,106:第一收缩弹簧,107:细插钉,108:第二收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7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78.请参阅图1

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条形拼接组合的玩具模型,包括有船底1、船头2、船身3、船尾4、主转向机构5和前进机构6,船身3左侧滑动式设有船头2,船身3下部滑动式设有船底1,船身3右侧滑动式设有船尾4,船身3上设有主转向机构5,船身3上设有前进机构6。
79.主转向机构5包括有前板51、转动板52、手扶杆53、转向舵54、第一皮带轮组件55和扭力弹簧56,船身3上滑动式设有前板51,前板51右侧转动式设有转动板52,转动板52与船身3滑动式连接,转动板52左侧转动式设有手扶杆53,转动板52右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转向舵54,转向舵54与手扶杆53之间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件55,第一皮带轮组件55数量为两组,第一皮带轮组件55由两个皮带轮和一根皮带组成,两个皮带轮分别设在转向舵54和手扶杆53上,皮带绕在两个皮带轮之间,前板51右部前后两侧均绕有扭力弹簧56,扭力弹簧56两端分别与前板51和转动板52连接。
80.前进机构6包括有宽板61、第一连接圆框62、长转动杆63、涡扇64、短转动杆65和第二皮带轮组件66,船身3上滑动式设有宽板61,船身3左右两侧均设有两个第一连接圆框62,宽板61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两根长转动杆63,长转动杆63与第一连接圆框62滑动式连接,四根长转动杆63下侧均设有涡扇64,宽板61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短转动杆65,短转动杆65与长转动杆63之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件66,第二皮带轮组件66数量为四组,第二皮带轮组件66由两个皮带轮和一根皮带组成,两个皮带轮分别设在短转动杆65和长转动杆63上,皮带绕在两个皮带轮之间。
81.还包括有辅助转向机构7,辅助转向机构7包括有限位板71、长齿杆72、圆齿轮73、转动半框74、带动块75、限位短杆76和复位弹簧77,宽板61前后两侧均设有四个限位板71,同侧的四个限位板7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长齿杆72,两根短转动杆65上均设有圆齿轮73,圆齿轮73与长齿杆72配合,手扶杆53上侧设有转动半框74,转动半框74与长齿杆72滑动式连接,两根长齿杆72中部均设有带动块75,中间同侧的两个限位板71之间滑动式连接有限位短杆76,限位短杆76与带动块75连接,两根限位短杆76左右两侧均绕有复位弹簧77,复位弹簧77两端分别与限位板71和带动块75连接。
82.还包括有支撑机构8,支撑机构8包括有第二连接圆框81、向下转动杆82、圆形块83、大插杆84、固定块85和固定架86,船身3前后两侧均设有三个第二连接圆框81,六个第二连接圆框81上均转动式设有向下转动杆82,六根向下转动杆82上均设有圆形块83,船身3前后两侧均设有三根大插杆84,大插杆84与向下转动杆82配合,船身3前后两侧均设有三个固定块85,六个固定块85上均滑动式设有固定架86,固定架86与向下转动杆82配合。
83.还包括有风帆机构9,风帆机构9包括有豁口板91、小型方板92、风帆布93、嘹望台94、短链接杆95和小插杆96,船身3上滑动式设有豁口板91,豁口板91上设有小型方板92,小型方板92数量为三个,三个小型方板92中部均转动式设有短链接杆95,三根短链接杆95上均设有风帆布93,三个风帆布93上部均设有嘹望台94,三根短链接杆95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小插杆96,小插杆96与小型方板92配合。
84.还包括有锁定机构10,锁定机构10包括有大锁定钉101、连接插板102、圆角方框103、双插杆104、限位架105、第一收缩弹簧106、细插钉107和第二收缩弹簧108,宽板61右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大锁定钉101,豁口板91右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大锁定钉101,大锁定钉101与船身3滑动式连接,船身3左侧设有连接插板102,前板51左侧前后两侧均设有圆角方框103,圆角方框103上滑动式设有双插杆104,双插杆104与连接插板102配合,双插杆104前后两侧均绕有第一收缩弹簧106,第一收缩弹簧106两端分别与双插杆104和圆角方框103连接,双插杆104中部设有限位架105,船身3左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两根细插钉107,细插钉107与宽板61滑动式连接,四根细插钉107上均绕有第二收缩弹簧108,第二收缩弹簧108两端分别与船身3和细插钉107连接。
85.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人们想要对玩具模型进行拼接组合时,可使用这种多功能条形拼接组合的玩具模型,首先,使用者将船底1安装在船身3下部,接着使用者将船头2安装在船身3左侧,将船尾4安装在船身3右侧,随后使用者将主转向机构5安装在船身3右侧,再将前进机构6安装在船身3上,接着使用者将船身3放在水面上,使用者转动主转向机构5,主转向机构5带动船身3、船底1、船头2、船尾4和前进机构6向左运动,为了加快船身3的移动速度,使用者转动前进机构6,使得前进机构6提升船身3的移动速度,孩童对船身3进行把玩,增加本模型的趣味性,同时对孩童的想象力进行开发,孩童玩耍结束后,使用者停止转动主转向机构5和前进机构6,船身3停止向左运动,随后使用者将船底1、船头2、船身3、船尾4、主转向机构5和前进机构6进行拆离。
86.使用者旋转转动板52,扭力弹簧56扭转形变,转动板52带动手扶杆53转动,手扶杆53带动第一皮带轮组件55转动,转动板52带动转向舵54转动,转动板52旋转到与前板51平齐后,使用者将前板51向左插入船身3中,前板51带动转动板52和扭力弹簧56向左运动,转动板52向左运动到与船身3接触后,使用者松开转动板52,船身3对转动板52进行固定,防止转动板52旋转,随后使用者将船身3放在水面上,接着转动手扶杆53,手扶杆53带动第一皮带轮组件55转动,第一皮带轮组件55带动转向舵54转动,使得转向舵54带动船身3进行向左运动,通过船身3的移动,从而提升孩童的玩耍乐趣,孩童玩耍结束后,使用者停止转动手扶杆53,转向舵54随之停止转动,随后使用者将前板51向右拔出,前板51带动转动板52、手扶杆53、转向舵54、第一皮带轮组件55和扭力弹簧56向右运动,转动板52向右运动脱离船身3后,扭力弹簧56复位,从而带动转动板52反向转动,转动板52带动手扶杆53、转向舵54和第一皮带轮组件55反向转动。
87.使用者将宽板61向左插入船身3中,宽板61带动短转动杆65向左运动,接着使用者将长转动杆63向上插入船身3和宽板61之中,长转动杆63插入完成后,使用者将第二皮带轮组件66安装在短转动杆65与长转动杆63之间,使用者将船身3放在水面上后,当船身3向左运动时,使用者转动短转动杆65,短转动杆65带动第二皮带轮组件66转动,第二皮带轮组件66带动长转动杆63转动,长转动杆63带动涡扇64转动,通过涡扇64转动,能提升船身3的移动速度,船身3到达指定位置后,使用者停止转动短转动杆65,涡扇64随之停止转动,随后使用者将宽板61、第一连接圆框62、长转动杆63、涡扇64、短转动杆65和第二皮带轮组件66从船身3中拆除。
88.当手扶杆53转动时,手扶杆53带动转动半框74转动,转动半框74带动长齿杆72向左运动,长齿杆72带动带动块75向左运动,带动块75带动限位短杆76向左运动,复位弹簧77
形变,长齿杆72与圆齿轮73配合,从而带动圆齿轮73转动,圆齿轮73带动短转动杆65转动,短转动杆65带动第二皮带轮组件66、长转动杆63和涡扇64转动,减少使用者手动操作短转动杆65的工作任务,节省使用者的体能,当手扶杆53停止转动时,复位弹簧77复位,从而带动带动块75、限位短杆76和长齿杆72向右运动到恢复原位,长齿杆72与圆齿轮73配合,从而带动圆齿轮73反向转动,圆齿轮73带动短转动杆65反向转动,短转动杆65带动第二皮带轮组件66、长转动杆63和涡扇64反向转动。
89.由于船身3形状不平整,当使用者想要将本模型进行放置时,使用者向外侧背向拉动固定架86,固定架86向外侧背向运动脱离固定块85后,使用者转动圆形块83,圆形块83带动向下转动杆82转动,当向下转动杆82转动到指定位置后,使用者将大插杆84插入向下转动杆82中,并向内侧推动大插杆84,使得大插杆84向内侧运动到与船身3接触后,大插杆84对向下转动杆82和圆形块83进行固定,使得船身3平稳的放置在地面上,当使用者想要使用本模型时,使用者向外侧背向拔出大插杆84,使得大插杆84向外侧背向运动脱离向下转动杆82和船身3,接着使用者反向转动圆形块83,圆形块83带动向下转动杆82反向转动,向下转动杆82反向转动到与固定块85接触后,使用者将固定架86插入固定块85中,并向内侧推动固定架86到恢复原位。
90.使用者将豁口板91向左插入船身3中,豁口板91带动小型方板92向左运动,小型方板92带动风帆布93向左运动,风帆布93带动嘹望台94向左运动,小型方板92带动短链接杆95向左运动,小型方板92带动小插杆96向左运动,豁口板91插入完成后,使用者转动风帆布93,风帆布93带动嘹望台94转动,风帆布93带动短链接杆95转动,当风帆布93转动到竖直状态时,使用者向内侧推动小插杆96,小插杆96向内侧运动到与小型方板92接触后,使得小插杆96对短链接杆95和风帆布93进行固定,同时增加本模型的美观性,玩耍结束后,使用者向外侧背向拉动小插杆96,使得小插杆96向外侧背向运动脱离小型方板92和短链接杆95,接着使用者反向转动风帆布93,风帆布93带动嘹望台94和短链接杆95反向转动到与豁口板91接触。
91.当前板51向左运动时,前板51带动圆角方框103向左运动,圆角方框103带动双插杆104向左运动,双插杆104带动限位架105向左运动,限位架105带动第一收缩弹簧106向左运动,双插杆104向左运动到与连接插板102接触配合,从而带动双插杆104向上运动,双插杆104带动限位架105向上运动,宽板61向左运动到与细插钉107接触后,从而带动细插钉107向上运动,第二收缩弹簧108被压缩,第一收缩弹簧106被压缩,当双插杆104向左运动到与连接插板102的凹槽对齐时,第一收缩弹簧106复位,从而带动双插杆104和限位架105向下运动,使得双插杆104向下运动插入连接插板102中,双插杆104对连接插板102进行固定,防止圆角方框103发生位置偏移,接着使用者将大锁定钉101插入宽板61与船身3之中,当宽板61凹槽部分与细插钉107对齐后,第二收缩弹簧108复位,使得细插钉107插入宽板61中,当使用者想要对本模型进行拆除时,使用者将大锁定钉101从宽板61与船身3之中拔出,接着使用者向上拉动细插钉107,第二收缩弹簧108被压缩,随后使用者向上拉动限位架105,第一收缩弹簧106被压缩,限位架105带动双插杆104向上运动,双插杆104、限位架105和细插钉107脱离连接插板102和船身3后,使用者将前板51和宽板61向右拉出,前板51和宽板61脱离船身3后,使用者松开细插钉107和限位架105,第二收缩弹簧108复位,从而带动细插钉107向下运动,第一收缩弹簧106复位,从而带动双插杆104和限位架105向下运动。
9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子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等同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未作详细阐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已有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