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转动收叠报紧的健身中心扶手的制作方法

2021-09-11 00: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扶手 健身器材 健身中心 特别 收叠报紧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动收叠报紧的健身中心扶手。


背景技术:

2.健身中心,是一种新型的健身器材理念,该理念主导的是将多种健身器材设计为一体、打造出一种全型的家庭式健身器材集成中心。
3.健身中心通常都会配置有扶手,方便使用者把手搭放在扶手上,根据使用者的身高不同以及器械搬运的需要,目前市场已有一些扶手能够转动收叠,但往往转动后必须通过插销等固定装置固定角度,缺少自动固定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动收叠报紧的健身中心扶手,将抱紧装置结合在扶手上,使扶手在健身中心上转动后自动锁止、锁止可靠、使用方便。
5.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转动收叠报紧的健身中心扶手,包括扶手、框架、驱动装置和抱紧装置,所述框架的两边分别固定安装一所述抱紧装置,每个所述抱紧装置上均转动安装有一所述扶手,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扶手上,所述抱紧装置上设有供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的第一轴孔,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扶手相对所述框架进行转动后,通过所述抱紧装置抱紧固定。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抱紧装置包括固定齿板、偏心块、偏心挡圈、内齿圈、卡簧、活动齿板和闭合环,所述的固定齿板为圆盘形,在固定齿板的轴向中间开设有一第二轴孔,在固定齿板厚度方向的一侧侧面向内凹设有第一凹腔,在固定齿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侧面向外凸设有用于与所述框架相连接的一组第一连接凸台,在所述的第一凹腔的内圆周壁体上构成有齿圈,在所述的第二轴孔面向第一凹腔的一侧上凸设有偏心块座;所述的偏心块包括第一偏心块和第二偏心块,第一偏心块与第二偏心块的外形相同,均为圆环形,在所述第一偏心块的外圈上形成有一对第一挡槽,在所述第一偏心块的中间具有第一偏心孔,第一偏心孔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簧槽,在所述第二偏心块的外圈上形成有一对第二挡槽,一对第二挡槽与一对第一挡槽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第二偏心块的中间具有与第一偏心孔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偏心孔,第二偏心孔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簧槽,所述的第二卡簧槽与所述的第一卡簧槽的形状相同、位置呈部分重叠部分叉开的错位设置,所述的第一偏心块和第二偏心块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偏心孔、第二偏心孔套设在所述的偏心块座上;所述的偏心挡圈为圆形,在偏心挡圈的轴向中间开设有所述第一轴孔,在偏心挡圈厚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上凸设有一对偏心挡块,在第一轴孔面向偏心挡块的一侧上凸设有偏心轴座,偏心轴座置于所述固定齿板的第二轴孔内,一对偏心挡块置于所述的第一偏心块和第二偏心块的一对第一挡槽、一对第二挡槽中,在所述偏心挡圈的外圆边缘上还开设有让位槽;所述的内齿圈为圆环形,在内齿圈的轴向中间设有第三轴孔,在内齿圈径向的外圆周壁
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的齿圈相啮合的内齿;所述的卡簧呈圆环形,卡簧的开口端形成有一对用于与第一卡簧槽和第二卡簧槽钩配的卡簧脚;所述的活动齿板为圆盘形,在所述活动齿板的轴向中间开设有一第四轴孔,在所述活动齿板厚度方向的一侧侧面向内凹设有第二凹腔,在所述活动齿板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侧面向外凸设有用于与所述扶手连接的一组第二连接凸台,在所述的第二凹腔的内圆周壁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的内齿相啮合的齿槽;所述的闭合环包封在固定齿板和活动齿板的外缘周边。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齿的齿数小于所述固定齿板的齿圈上的齿数。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齿圈的第三轴孔内固设有一衬套。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与减速组件或传动组件的组合,或者所述驱动装置为能够输出高扭力的电机,或者所述驱动装置为转动手轮。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与传动组件的组合,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扶手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和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齿轮组,齿轮组上设置所述输出轴,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齿轮组带动输出轴转动。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架两边各设有一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末端凸出于所述框架,所述安装盒的末端用于固定所述抱紧装置。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扶手之间连接一转轴。
13.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扶手上采用了抱紧装置,抱紧装置可以设计成时电动式,也可以设计成手动式,通用性广,不论电动手动,该抱紧装置都能使扶手在健身中心上转动后自动锁止,无需再设置其他锁固件进行角度固定,使用起来十分方便,而且抱紧装置结构精密,使得锁止效果精确、可靠。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扶手旋转前的健身中心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扶手旋转抱紧后的健身中心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扶手和抱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隐藏安装盒外壳后);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隐藏安装盒外壳后);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抱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一;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抱紧装置的分解示意图二。
20.标号说明:
21.扶手1、框架2、安装盒21、驱动装置3、驱动电机31、齿轮组32、输出轴33、抱紧装置4、固定齿板41、第二轴孔411、第一凹腔412、第一连接凸台413、齿圈414、偏心块座415、偏心块42、第一偏心块421、第一卡簧槽4211、第一挡槽4212、第一偏心孔4213、第二偏心块422、第二卡簧槽4221、第二挡槽4222、第二偏心孔4223、偏心挡圈43、偏心挡块431、偏心轴座432、第一轴孔433、让位槽434、衬套435、内齿圈44、内齿441、第三轴孔442、卡簧45、卡簧脚451、活动齿板46、第四轴孔461、第二凹腔462、齿槽463、第二连接凸台464、闭合环47、转轴5。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2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动收叠报紧的健身中心扶手,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扶手1、框架2、驱动装置3和抱紧装置4,所述框架2的两边分别固定安装一所述抱紧装置4,每个所述抱紧装置4上均转动安装有一所述扶手1,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扶手1上,所述抱紧装置4上设有供所述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33连接的第一轴孔433,所述驱动装置3驱动所述扶手1相对所述框架2进行转动后,通过所述抱紧装置4抱紧固定。
24.优选地,所述框架2两边各设有一安装盒21,所述安装盒21的末端凸出于所述框架2,所述安装盒21的末端用于固定所述抱紧装置4。
25.如图3

图4所示,所述抱紧装置4包括固定齿板41、偏心块42、偏心挡圈43、内齿圈44、卡簧45、活动齿板46和闭合环47,所述的固定齿板41为圆盘形,在固定齿板41的轴向中间开设有一第二轴孔411,在固定齿板41厚度方向的一侧侧面向内凹设有第一凹腔412,该第一凹腔412用于容纳偏心块42和内齿圈44,在固定齿板41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侧面向外凸设有用于与所述框架2相连接的一组第一连接凸台413,图中给出的一组第一连接凸台413的数量为六个,但该数量并不受本实施例所限制;在所述的第一凹腔412的内圆周壁体上构成有齿圈414,在所述的第二轴孔411面向第一凹腔412的一侧上凸设有偏心块座415。所述的偏心块42包括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第一偏心块421与第二偏心块422的外形相同,均为圆环形,在所述第一偏心块421的外圈上形成有一对第一挡槽4212,在所述第一偏心块421的中间具有第一偏心孔4213,第一偏心孔4213的一端设有第一卡簧槽4211,第一卡簧槽4211的形状不受任何限制,本事实例中示意的形状为燕尾槽,在所述第二偏心块422的外圈上形成有一对第二挡槽4222,一对第二挡槽4222与一对第一挡槽4212的位置相对应,在所述第二偏心块422的中间具有与第一偏心孔4213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偏心孔4223,第二偏心孔4223的一端设有第二卡簧槽4221,所述的第二卡簧槽4221与所述的第一卡簧槽4211的形状相同、位置呈部分重叠部分叉开的错位设置,所述的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分别通过各自的第一偏心孔4213、第二偏心孔4223套设在所述的偏心块座415上,在安装时,偏心块42的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呈重叠设置,使第一偏心块421上的一对第一挡槽4212对准第二偏心块422上的一对第二挡槽4222,第一偏心孔4213对准第二偏心孔4223,而第一卡簧槽4211与第二卡簧槽4221之间呈错位设置,且使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的内圆弧面与偏心块座415的外圆弧面相吻合,而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的外圆弧面与内齿圈44内的衬套435之内圆弧面相吻合。所述的偏心挡圈43为圆形,在偏心挡圈43的轴向中间开设有所述第一轴孔433,第一轴孔433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星形,也可以是梅花形等,在偏心挡圈43厚度方向的一侧侧面上凸设有一对偏心挡块431,在第一轴孔433面向偏心挡块431的一侧上凸设有偏心轴座432,偏心轴座432置于所述固定齿板41的第二轴孔411内,一对偏心挡块431置于所述的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的一对第一挡槽4212、一对第二挡槽4222中,在所述偏心挡圈43的外圆边缘上还开设有用于供卡簧45的一对卡簧脚451穿过的让位槽434;所述的内齿圈44为圆环形,在内齿圈44的轴向中间设有第三轴孔442,在第三轴孔442内固置有一耐磨用的衬套435,内齿圈44置于固定齿板41和活动齿板46所形成的容腔内,在内齿圈44径向的外圆周壁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的齿圈414相啮合的内齿441,所述内齿441的齿数小于所述固定齿板41的齿圈414上的齿数,
本实施例给出的内齿441的齿数较齿圈414的齿数少一个,但该数量并不受到具体限制,内齿441分别与固定齿板41上的齿圈414以及活动齿板46上的齿槽463相啮配,且内齿441与齿圈414在动作过程中只有一个齿相完全啮合。所述的卡簧45呈圆环形,卡簧45置于活动齿板46和内齿圈44所形成的容腔内,卡簧45的开口端形成有一对用于与第一卡簧槽4211和第二卡簧槽4221钩配的卡簧脚451,其目的是由卡簧脚451的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相错位时,提供一个向外撑开的力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能将一对偏心挡块431夹紧,而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又对内齿圈44施加一个力,使得内齿圈44、固定齿板41和活动齿板46三者在啮合时没有间隙。所述的活动齿板46为圆盘形,在所述活动齿板46的轴向中间开设有一第四轴孔461,在所述活动齿板46厚度方向的一侧侧面向内凹设有第二凹腔462,在所述活动齿板46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侧面向外凸设有用于与所述扶手1连接的一组第二连接凸台464,图中给出的一组第二连接凸台464的数量为六个,但该数量并不受本实施例所限制;在所述的第二凹腔462的内圆周壁体上设有用于与所述的内齿441相啮合的齿槽463;所述的闭合环47包封在固定齿板41和活动齿板46的外缘周边,保证固定齿板41和活动齿板46两者固定,在工作中不会脱落,同时保证抱紧装置4在使用中轴向不会窜动,径向不会跳动。
26.当采用电动式驱动时,所述驱动装置3可以为电机与减速组件或传动组件的组合,或者所述驱动装置3为能够输出高扭力的电机,而当需要手动驱动时,所述驱动装置3可以为转动手轮。
27.以图4所示的所述驱动装置3为电机与传动组件的组合为例,所述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扶手1的内部,所述驱动装置3包括驱动电机31、齿轮组32和输出轴33,所述驱动电机31的电机轴连接齿轮组32,齿轮组32上设置所述输出轴33,所述驱动电机31通过齿轮组32带动输出轴33转动。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第一连接凸台413与所述框架2上的安装盒21焊接,第二连接凸台464与所述扶手1焊接,扶手1内的驱动装置3驱动输出轴33转动,带动偏心挡圈43旋转,偏心挡圈43通过其以对偏心挡块431与偏心块42的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上的一对第一挡槽4212和一对第二挡槽4222相配合,带动偏心块42的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转动,因偏心块42的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上的第一偏心孔4213、第二偏心孔4223相对于第一偏心块421和第二偏心块422是偏心的,因此能推动内齿圈44作偏心运动,使活动齿板46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扶手1角度的作用,只要保证输出轴33静止,扶手1就能在任一角度实现抱紧。
29.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扶手1之间的同步性,两个所述扶手1之间连接一转轴5。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