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08 02: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康复 医疗器械 临床 装置 神经内科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肢体不灵敏或偏瘫等症状,适当的进行康复训练可降低疾病带来的后遗症,保持肢体的正常机能,为了增强患者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需要通过对患者四肢的锻炼来提高康复效果。
3.然而现在市面上出现的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对病患四肢进行训练时,训练的座椅多是固定安装在某一个位置,无法根据病患的体型和位置需求来更改座椅的位置,舒适性极差,十分不人性化,而且扭曲的训练姿势也极易对病患机体造成二次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通过在支撑座的底端开设条形通槽并设置相匹配的滑轨,便于调整座椅的水平位置,在支撑座内设置电动伸缩杆,便于调整座椅的高度位置,从而使得座椅的水平位置和高度均能被灵活调节,便于不同体型和位置需求的病患进行康复训练,增加了舒适度,更加人性化,设置锁紧螺栓,便于将座椅进行固定,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包括底板和座椅,所述底板的顶面设有滑轨,所述滑轨的顶面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滑轨相匹配滑动的条形通槽,所述支撑座的底端两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滑轨的两侧,所述底板的顶面两侧等距开设有螺孔a,所述螺孔a分别位于安装板的底端中部及两侧,所述安装板的顶面中部贯穿开设有与螺孔a相同的螺孔b,所述螺孔b内设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位于安装板的顶面,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座的顶端外部并固定有垫板,所述座椅焊接于垫板的顶面。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面设有下肢训练箱,所述下肢训练箱包括z型转杆a,所述z型转杆a贯穿于下肢训练箱,所述z型转杆a的两端均延伸至下肢训练箱的外部并通过短杆轴承连接有踏板,所述z型转杆a的中部固定有转轮,所述下肢训练箱的前后两侧均等距开设有导向通槽,所述下肢训练箱的外顶端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下肢训练箱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两侧均等距固定有与导向通槽相匹配滑动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通过导向通槽延伸至下肢训练箱的外部,所述转轮位于压板的底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踏板的顶端固定有弹性绑带,所述弹性绑带为半圆形,所述弹性绑带的材质为橡胶。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的顶端固定有转柄,所述转柄位于下肢训练箱的外部,所述转柄的底面面积大于连接杆的横截面面积。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座椅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扶手,所述扶手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面一端焊接有l型支撑架,所述l型支撑架的端部设有上肢训练箱,所述上肢训练箱的两侧贯穿有z型转杆b,所述z型转杆b的两端均延伸至上肢训练箱的外部并通过短杆轴承固定有把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z型转杆b与上肢训练箱的内壁间、z型转杆a与下肢训练箱的内壁间均通过轴承固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在支撑座的底端开设条形通槽并设置相匹配的滑轨,便于调整座椅的水平位置,在支撑座内设置电动伸缩杆,便于调整座椅的高度位置,从而使得座椅的水平位置和高度均能被灵活调节,便于不同体型和位置需求的病患进行康复训练,增加了舒适度,更加人性化,设置锁紧螺栓,便于将座椅进行固定,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14.2、通过设置压板逐渐挤压转轮,可以灵活调节病患下肢的训练力度,从而便于不同病情的病患进行下肢训练,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肢训练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肢训练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22.其中:1、底板;2、l型支撑架;3、座椅;4、滑轨;5、支撑座;6、垫板;7、扶手;8、下肢训练箱;9、踏板;10、弹性绑带;11、z型转杆a;12、导向通槽;13、连接杆;14、转柄;15、把手;16、z型转杆b;17、上肢训练箱;18、压板;19、转轮;20、锁紧螺栓;21、安装板;22、电动伸缩杆;23、螺孔a;24、导向条。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24.实施例:
25.如图1、4、5、6所示,一种神经内科临床用康复装置,包括底板1和座椅3,底板1的顶
面设有滑轨4,滑轨4的顶面设有支撑座5,支撑座5的底端中部开设有与滑轨4相匹配滑动的条形通槽,支撑座5的底端两侧焊接有安装板21,安装板21位于滑轨4的两侧,底板1的顶面两侧等距开设有螺孔a23,螺孔a23分别位于安装板21的底端中部及两侧,安装板21的顶面中部贯穿开设有与螺孔a23相同的螺孔b,螺孔b内设有锁紧螺栓20,锁紧螺栓20位于安装板21的顶面,支撑座5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22,电动伸缩杆22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座5的顶端外部并固定有垫板6,座椅3焊接于垫板6的顶面;
26.使用时,病患先坐上座椅3,医护人员将座椅3下方的支撑座5缓缓水平推动,使得条形通槽沿着滑轨4水平移动,进而带动支撑座5顶部的座椅3发生水平移动,当调整好座椅3的水平位置后,将锁紧螺栓20通过安装板21上的螺孔b旋进安装板21下方对应的螺孔a23内,使得安装板21固定在底板1上,即座椅3在底板1上的水平位置被固定,然后启动支撑座5内部的电动伸缩杆22,电动伸缩杆22通过伸缩来带动顶部的座椅3发生竖直移动,进而改变座椅3的竖直高度,当调整好座椅3的竖直高度后,关闭电动伸缩杆22,病患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27.通过在支撑座5的底端开设条形通槽并设置相匹配的滑轨4,便于调整座椅3的水平位置,在支撑座5内设置电动伸缩杆22,便于调整座椅3的高度位置,从而使得座椅3的水平位置和高度均能被灵活调节,便于不同体型和位置需求的病患进行康复训练,增加了舒适度,更加人性化,设置锁紧螺栓20,便于将座椅3进行固定,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安全隐患。
28.如图1、2、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下肢训练箱8的结构,底板1的顶面设有下肢训练箱8,下肢训练箱8包括z型转杆a11,z型转杆a11贯穿于下肢训练箱8,z型转杆a11的两端均延伸至下肢训练箱8的外部并通过短杆轴承连接有踏板9,z型转杆a11的中部固定有转轮19,下肢训练箱8的前后两侧均等距开设有导向通槽12,下肢训练箱8的外顶端设有连接杆13,连接杆13延伸至下肢训练箱8的内部并通过轴承固定有压板18,压板18的两侧均等距固定有与导向通槽12相匹配滑动的导向条24,导向条24通过导向通槽12延伸至下肢训练箱8的外部,转轮19位于压板18的底端;
29.使用时,病患将双脚分别搭在踏板9上,然后双脚对踏板9进行踩动,踏板9带动z型转杆a11发生持续转动,z型转杆a11上的转轮19一体发生转动,病患开始进行下肢训练,当需要对下肢训练的力度进行调节时,转动连接杆13,使得压板18上的导向条24沿着导向通槽12逐渐向下,即压板18逐渐贴合转轮19,转轮19逐渐被压板18挤压,压板18与转轮19接触的力度越大,说明转轮19受到的阻力越大,病患下肢需要发动的力也就越大,即达到调节训练力度的目的;
30.通过设置压板18逐渐挤压转轮19,可以灵活调节病患下肢的训练力度,从而便于不同病情的病患进行下肢训练,提高了康复训练的效果,更加人性化。
31.如图1~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弹性绑带10,踏板9的顶端固定有弹性绑带10,弹性绑带10为半圆形,弹性绑带10的材质为橡胶;
32.通过设置弹性绑带10,在病患进行下肢训练时,可以将其双脚的脚背与踏板9进行固定,增大了下肢训练的工作效率,防止病患的双脚从踏板9上掉落影响训练进度,也避免发生危险,橡胶的弹性较大且质地柔软,不容易对病患的脚背造成勒伤。
33.如图1~2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转柄14,连接杆13的顶端固定
有转柄14,转柄14位于下肢训练箱8的外部,转柄14的底面面积大于连接杆13的横截面面积;
34.通过设置转柄14,便于对连接杆13进行旋动,也防止连接杆13过度旋入进下肢训练箱8内。
35.如图1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扶手7,座椅3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扶手7,扶手7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36.病患的体质较弱,通过设置扶手7,便于病患在座椅3上坐下或从座椅3上起身时给病患一个支撑,同时也防止病患从座椅3上摔落,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安全性。
37.如图1、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l型支撑架2和上肢训练箱17的结构,底板1的顶面一端焊接有l型支撑架2,l型支撑架2的端部设有上肢训练箱17,上肢训练箱17的两侧贯穿有z型转杆b16,z型转杆b16的两端均延伸至上肢训练箱17的外部并通过短杆轴承固定有把手15;
38.病患将双手扶住把手15带动z型转杆b16持续发生转动,从而对上肢进行康复训练,结构简单,易于病患操作。
39.如图1~3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公开了z型转杆b16与上肢训练箱17的内壁间、z型转杆a11与下肢训练箱8的内壁间的连接方式,z型转杆b16与上肢训练箱17的内壁间、z型转杆a11与下肢训练箱8的内壁间均通过轴承固定;
40.z型转杆a11和z型转杆b16在发生转动时,产生的动力较大,容易在与下肢训练箱8和上肢训练箱17的内壁连接处发生晃动,通过轴承固定,增大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也避免下肢训练箱8和上肢训练箱17的内壁造成损伤。
41.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
ꢀ“
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