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31 13: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训练 呼吸 医疗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训练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呼吸内科手术后的患者,为加快其体能恢复,除了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式康复训练以外,还需要进行肺活量训练,此种场合下所采用的呼吸训练装置为气球,因此医护人员会提醒家属事先准备气球。

然而,气球训练法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其灵活实用性差,例如肺部排气训练时,不能更加直观的观看每次呼气时的力度,肺活量训练时不能很好的被直观参考,因此其训练方式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本设计提供一种更架合理的呼吸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关于“气球训练法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其灵活实用性差,肺活量呼气训练时不能很好的被直观参考,因此其训练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外筒、皮筋、中间板、拐板、电池盒、顶盖、灯座、信号灯、压锥、刻度、吹气管、手柄、吹嘴、吹罩、吹座、喷气孔,浮动座和点动开关,所述外筒的顶部固定有一圈皮筋,所述皮筋的内侧连接有中间板,所述外筒的底面贯穿有吹气管,所述吹气管的外端向上弯曲,并且在外端头上安装有吹嘴,所述吹气管的顶部安装有吹座,所述吹座上开设有与所述吹气管相通的喷气孔,所述吹座的周边胶合有吹罩,所述外筒的筒腔中部滑动安装有浮动座,所述浮动座正位于吹罩顶部,所述外筒的顶面熔接有拐板,所述拐板的顶面安装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的顶部配装有顶盖,所述拐板的顶面还安装有灯座,并且在所述灯座内安装有信号灯,所述拐板的内端底面安装有点动开关,所述点动开关与所述灯座电性控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外筒与浮动座配合的方式设计了一个活塞筒,在筒外部设置了一根呼气管,训练肺活量时只需要吹此呼气管即可,通过观看浮动座在外筒中的移动高度得知肺活量的恢复情况,通过此装置达到自我检测肺部恢复情况的方式更加直观。

2.为提高本装置对肺活量检测的多样性,还在外筒顶部设置有信号灯、点动开关以及电池座,当肺部恢复到一定程度向筒内吹气时,筒内浮动座上升高度就会更高,到达顶部位置时就会触碰到点动开关,令信号灯通电发光,患者术后呼气训练更加直观,且训练时具有一定的乐趣,促使患者超着令信号灯发光这一目标,自我慢慢呼气训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筒中的浮动座向上移出后并局部剖开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浮动座从外筒中向上移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全剖后内部各结构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外筒;2、皮筋;3、中间板;4、拐板;5、电池盒;6、顶盖;7、灯座;8、信号灯;9、压锥;10、刻度;11、吹气管;12、手柄;13、吹嘴;14、吹罩;15、吹座;16、喷气孔;17、浮动座;18、点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所属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附图1-6,一种呼吸训练装置,包括外筒1、皮筋2、中间板3、拐板4、电池盒5、顶盖6、灯座7、信号灯8、压锥9、刻度10、吹气管11、手柄12、吹嘴13、吹罩14、吹座15、喷气孔16,浮动座17和点动开关18,外筒1的顶部固定有一圈皮筋2,皮筋2的内侧连接有中间板3,中间板3非动作时,受皮筋2拉动影响,处于水平状态,外筒1的底面贯穿有用于通过底部向上吹气的吹气管11,吹气管11的外端向上弯曲,并且在外端头上安装有用于含在嘴里的吹嘴13,吹气管11的顶部安装有吹座15,吹座15上开设有与吹气管11相通的喷气孔16,吹座15的周边胶合有吹罩14,令呼入的气体更加集中,气体由吹座15向上喷出时力度更加强劲,外筒1的筒腔中部滑动安装有浮动座17,进入外筒1中的气体会令浮动座17像活塞一样沿着筒腔内壁向上升起,因此如图6所示,浮动座17正位于吹罩14顶部,并且浮动座17与外筒1的筒腔内壁形成活塞式滑动接触,外筒1的顶面熔接有拐板4,拐板4的顶面安装有电池盒5,电池盒5的顶部配装有顶盖6,拐板4的顶面还安装有灯座7,并且在灯座7内安装有信号灯8,拐板4的内端底面安装有点动开关18,点动开关18与灯座7电性控制连接,如果呼入的气体足够大,浮动座17就会一直上升,由于浮动座17的顶部为球面设计,因此其上升时就会撞击到中间板3上,如果呼出的气体更大,浮动座17受到中间板3一定阻力的情况下再次上升,又由于中间板3的顶面设置有压锥9,压锥9正位于点动开关18的底侧,因此上升过程中的中间板3会利用其上表面的压锥9顶到点动开关18上,迫使信号灯8通电亮光,提高了训练过程中的乐趣,诱发患者超着这一方向呼气训练,本装置训练方式更加多元化,人性化设计更加合理。

具体的:外筒1为透明的塑料筒,其外壁顶部设置有一排刻度10,刚手术完的患者利用吹气管11呼入外筒1中的气体并不是很足,因此气体进入外筒1后,受气压影响外筒1中的浮动座17就会上升很小的一段距离,此时仅利用刻度10观看上升高度即可获知此阶段患者的肺活量情况。

具体的:如图3、图6所示,浮动座17为底部圆形腔式的扣罩,吹座15将呼入的气体更好的作用于浮动座17上,迫使浮动座17更好的上升,提高了浮动座17的结构合理性,又由于浮动座17的顶部球面设计,因此浮动座17上升后正好可利用顶部的球面结构压向于顶部的中间板3,令中间板3受压上升,为令中间板3能够更好的与浮动座17顶面接触,因此如图4、图6所示,中间板3的底面为球面设计,中间板3正位于浮动座17的顶部。

工作原理:术后患者大吸一口气,嘴含吹嘴13向吹气管11中呼入气体,气体顺着吹气管11进入吹座15中,并通过吹座15上所开设的喷气孔16进入吹罩14中,受吹罩14集气产生较大的气压,令腔式活塞状的浮动座17上升,由于刚手术完的患者利用吹气管11呼入外筒1中的气体并不是很足,因此气体进入外筒1后,受气压影响外筒1中的浮动座17就会上升很小的一段距离,因此此时仅利用刻度10观看上升高度即可获知此阶段患者的肺活量情,术后患者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呼出的气体就会相对较大,因此以同样的方式呼入吹罩14中的气体,就会令浮动座17上升的高度较高,并且气体越大浮动座17的上升高度就会越高,如果呼入的气体足够大,浮动座17就会一直上升,由于浮动座17的顶部为球面设计,因此其上升时就会撞击到中间板3上,如果呼出的气体再大一些令中间板3上升动作,浮动座17受到中间板3一定阻力的情况下再次上升(形成阻力的方式是令患者呼气时增加难度,训练模式更加灵活),又由于中间板3的顶面设置有压锥9,压锥9正位于点动开关18的底侧,因此上升过程中的中间板3会利用其上表面的压锥9顶到点动开关18上,根据现有的通电技术,迫使信号灯8通电亮光,提高了训练过程中的乐趣,诱发患者超着这一方向呼气训练,本装置训练方式更加多元化,人性化设计更加合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