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壳体 涂装 用于 喷淋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通信技术近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和长足进步,5g智能手机产品也应运而生。由于5g手机天线信号传输的特殊性,使得现有手机后盖的生产工艺逐渐无法满足其要求。目前,行业内针对5g手机后盖的生产大多采用了新型复合材料纳米注塑成型,且成型后的产品件还需要依次经过外表面淋涂加强处理、丝印logo(铭牌)以及3d贴幻彩膜片工艺等,才能形成最终的后盖产品。而且,在成型的后盖产品中,还需要再通过贴胶或点胶装配摄像头装饰件,以便与手机上的后置摄像头形成配合。这种通过贴胶或点胶装配摄像头装饰件的工艺过程不仅流程复杂,良品率低,且生产效率也并不高,不利于压缩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率。鉴于此,行业内现阶段也有不少企业尝试直接在手机后盖上成型摄像头装饰件位置,以减少后盖的加工处理流程,节省成本。然而,在手机后盖上直接成型摄像头装饰件位置,会直接导致手机后盖的表面平整度下降,使得淋涂过程中极易产生积液和流纹,导致淋涂不均匀现象的产生,使生产出来的手机后盖产品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测试均无法达到客户的标准要求,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开发一种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以实现对不均匀区域的局部补淋涂处理,提高产品合格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包括安装台以及设置在安装台上的治具板,所述治具板上设有与手机壳体相匹配的内撑块,所述手机壳体扣设在内撑块上,所述内撑块四周分别设有压块,各压块分别配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推动压块靠近或远离内撑块,以对手机壳体的侧边实现挤压固定;所述内撑块上方配设有可移动的吸液管和淋涂管,所述吸液管连有真空发生装置,用于将手机壳体表面不均匀的淋涂液吸走;且所述淋涂管连有淋涂装置,以对手机壳体表面被吸走淋涂液的局部区域进行补淋涂处理。
4.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在治具板旁边的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端与吸液管固定设置,以带动吸液管实现位置移动。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连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插设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为金属管,所述吸液管一端连有吸液针嘴,所述吸液针嘴设置在与内撑块相对应位置,所述吸液管另一端通过第一软管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
6.进一步的,还包括与第一固定座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安装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的伸缩端与淋涂管固定设置,以带动淋涂管实现位置移动。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第二气缸相对设置,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的伸缩
端运动方向相反。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端连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插设有淋涂管,所述淋涂管为金属管,所述淋涂管一端连有淋涂针嘴,所述淋涂针嘴设置在与内撑块相对应位置,所述淋涂管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与淋涂装置相连。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第一固定座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
10.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台上配设有到位检测机构,所述到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吸液针嘴或淋涂针嘴是否到达预设位置。
11.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为微型气缸,所述微型气缸固定设置在治具板上,所述微型气缸的伸缩端与压块相连,以推动压块靠近或远离内撑块。
12.进一步的,所述压块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治具板上表面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下:
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该装置利用内撑块和压块相互配合实现对手机壳体的固定,然后通过设置在内撑块上方的可移动的吸液管将手机壳体表面不均匀的淋涂液及时吸走,同时利用设置在内撑块上方的可移动的淋涂管及时对被吸走淋涂液的局部区域进行补淋涂处理,以改善手机后盖淋涂不均匀的现象,提高淋涂效果,并为在手机后盖上直接成型摄像头装饰件位置的制备工艺提供有利的实施条件,进而在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影响的条件下,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实施例1中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实施例1中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结构俯视图。
17.图3为实施例1中安装台、治具板、内撑块、压块、微型气缸、到位检测机构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18.图4为实施例1中安装台、治具板、内撑块、压块、微型气缸、到位检测机构的位置关系俯视图。
19.图5为实施例1中吸液管以及吸液针嘴处于非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20.图6为实施例1中吸液管以及吸液针嘴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0022]1‑
安装台,2

治具板,3

内撑块,4

压块,5

驱动机构,6

吸液管,7

淋涂管,8

第一固定座,9

第一气缸,10

第一固定块,11

吸液针嘴,12

第一软管,13

第二固定座,14

第二气缸,15

第二固定块,16

淋涂针嘴,17

第二软管,18

滑轨,19

到位检测机构,20

安装基板。
[0023]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

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包括安装台1以及设置在安装台1上的治具板2。安装台1底部设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沿安装台1周向均匀设置,治具板2通过粘结、螺接或卡接等方式固定设置在安装台1上表面。治具板2在与安装台1相背一侧设有与手机壳体相匹配的内撑块3。手机壳体能够扣设在内撑块3上,内撑块3用于对手机壳体起到初定位作用。内撑块3的四周分别设有压块4,即内撑块3的各个侧边分别设有一个压块4。压块4形状可以是方形块体结构,也可以长条形结构。若压块4采用长条形结构,则长条形结构的长边与内撑块3的侧边相平行。各压块4分别配设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用于推动压块4靠近或远离内撑块3,以对手机壳体的侧边实现挤压固定。当设置在内撑块3四周的驱动机构5同时推动四个压块4向靠近内撑块3的一侧移动,则可以通过压块4与支撑块3的配合作用实现对手机壳体侧壁的挤压固定,进而将手机壳体稳定的固定在内撑块3上。当设置在内撑块3四周的驱动机构5同时带动四个压块4向远离内撑块3的一侧移动时,则会撤销施加在手机壳体侧壁上的挤压固定力,便于操作人员对手机壳体的快速转移。内撑块3上方还配设有可移动的吸液管6和淋涂管7。这里所说的可移动包括可上下移动、前后移动以及左右移动中的至少一种,至于具体的移动方式可以采用常规的滑块与滑轨配合移动个,也可以采用气缸或电机带动移动,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其中,吸液管6连接有真空发生装置,通过真空发生装置使吸液管6内部产生负压,进而将手机壳体表面不均匀的淋涂液吸走。当然,这里针对的将不均匀的淋涂液吸走是指在淋涂液固化之前将其吸走。而淋涂管7连接有淋涂装置,淋涂装置用于以对手机壳体表面被吸走淋涂液的局部区域进行补淋涂处理,如图1和图2所示。
[0027]
作为优选的,为了使内撑块3四周的驱动机构5能够同步运动,还配设有控制端,控制端与设置在内撑块3四周的四个驱动机构5通信连接,用于控制四个驱动机构5同时启动或同时停止,以提高对手机壳体的高效限位。这里所说的控制端与驱动机构5的控制连接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控制电路板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0028]
作为优选的,驱动机构5选用微型气缸,微型气缸固定设置在治具板2上,微型气缸的伸缩端设置在与内撑块3相对应一侧,且微型气缸的伸缩端与压块4相连,以推动压块4靠近或远离内撑块3。
[0029]
作为优选的,如图1、图2、图5以及图6所示,还包括设置在治具板2旁边的第一固定座8,第一固定座8与安装台1独立设置,且第一固定座8的高度大于安装台1的高度。第一固定座8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气缸9,第一气缸9与第一固定座8可拆卸连接。第一气缸9的伸缩端与吸液管6固定设置,以带动吸液管6实现位置移动,使吸液管6靠近内撑块3或远离内撑块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9的伸缩端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0,第一固定块10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内插设有吸液管6,吸液管6为金属管。即吸液管6插设在第一安装孔内,吸液管6一端连有吸液针嘴11,吸液针嘴11设置在与内撑块3相对应位置。所述吸液管6另一端则通过第一软管12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
[0030]
作为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与第一固定座8相对设置的第二固定座13,
第二固定座13与安装台1也是独立设置,且第二安装座13的高度大于安装台1的高度。第二固定座13上安装有第二气缸14,第二气缸14的伸缩端与淋涂管7固定设置,以带动淋涂管7实现位置移动,使淋涂管7靠近内撑块3或远离内撑块3。本实施例中,第二气缸14的伸缩端连有第二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5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插设有淋涂管7,淋涂管7为金属管。即淋涂管7插设在第二安装孔内,淋涂管7一端连有淋涂针嘴16,淋涂针嘴16设置在与内撑块3相对应位置。所述淋涂管7另一端通过第二软管17与淋涂装置相连。
[0031]
作为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气缸9与第二气缸14相对设置,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4的伸缩端运动方向相反。举例说明,如果第一气缸9的伸缩端是向左侧做伸缩运动,那么第二气缸14的伸缩端则是向右侧做伸缩运动,这样的话,第一气缸9的伸缩端会带动吸液管6在内撑块3的偏左侧做靠近或远离的移动,而第二气缸14的伸缩端则会带动淋涂管7在内撑块3的偏右侧做靠近或远离的移动,使吸液管6和淋涂管7分别在内撑块3的左右两侧分别做靠近或远离的动作,避免了吸液管6和淋涂管7在移动过程中发生碰撞,造成损伤,影响加工效率。
[0032]
作为优选的,如图1、图2、图5以及图6所示,第一固定块10和第二固定块15上分别设有滑槽,第一固定座8和第二固定座13上分别设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轨18,且滑轨18的设置方向与吸液管6和淋涂管7的移动方向保持。本实施例中,吸液管6和淋涂管7均沿内撑块3的长边方向移动,因此,滑轨18的设置方向也与内撑块3的长边方向一致,即滑轨18与内撑块3的长边保持平行设置。
[0033]
作为优选的,吸液管6包括横向吸液管以及竖直吸液管,竖直吸液管与横向吸液管垂直设置,且竖直吸液管的进液口设置在内撑块3所在一侧。其中,横向吸液管一端穿过第一安装孔,并与第一软管12相连通,横向吸液管的另一端则与竖直吸液管相连通。而竖直吸液管的一端与横向吸液管相连通,另一端则连有吸液针嘴11,吸液针嘴11设置在与内撑块3相对应一侧。这里所说的横向吸液管和竖直吸液管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管体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分支管相拼接而成的伸缩管。当然,为了提高补淋涂装置的普适性,一般会将横向吸液管和竖直吸液管均设置成可伸缩结构,进而实现对吸液针嘴11的横向和纵向调节。
[0034]
作为优选的,淋涂管7包括横向淋涂管以及竖直淋涂管,竖直淋涂管与横向淋涂管垂直设置,且竖直淋涂管的进液口设置在内撑块3所在一侧。其中,横向淋涂管一端穿过第二安装孔,并与第二软管17相连通,横向淋涂管的另一端则与竖直淋涂管相连通。而竖直淋涂管的一端与横向淋涂管相连通,另一端则连有淋涂针嘴16,淋涂针嘴16设置在与内撑块3相对应一侧。当然,这里所说的横向淋涂管和竖直淋涂管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管体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分支管相拼接而成的伸缩管。同样的,为了提高补淋涂装置的普适性,一般会将横向淋涂管和竖直淋涂管均设置在可伸缩结构,进而实现对淋涂针嘴16的横向和纵向调节。
[0035]
作为优选的,如图1

图6所示,鉴于吸液针嘴11和淋涂针嘴16的可灵活移动性,为了便于控制吸液针嘴11和淋涂针嘴16能够准确达到预设位置进行补淋涂加工,还特在安装台上配设了两组到位检测机构19,到位检测机构19通过安装基板20固定在安装台1上,到位检测机构19用于检测吸液针嘴11或淋涂针嘴16是否到达预设位置。这里所说的到位检测机构19包括但不限于红外到位检测机构和激光到位检测机构。以激光到位检测机构为例进行具体说明,每组激光到位检测机构包括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其中,一组到位检测机构
中的激光发射器设置在内撑块3的一侧,而激光接收器设置在与激光发射器相对的一侧。同理,另一组到位检测机构的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分别相对设置在内撑块3的另外两侧,以实现对吸液针嘴11或淋涂针嘴16在x方向和y方向的到位检测。
[0036]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块4底部设有滑块,所述治具板2上表面设有与滑块相配合的滑槽,以保证压块4在治具板2表面能够快速做线性滑动。
[0037]
作为优选的,本技术方案中的治具板2与安装台1之间还可以设置传输机构,如传输轨道或者传输带。也就是说,传输机构设置在安装台1上,而治具板2设置在传输机构上,以通过传输机构实现对治具板2的传输移送作用。这样的话,就能够对传输中的手机壳体实现在线的补淋涂操作,利于进一步降低人工转移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0038]
补淋涂具体过程如下:
[0039]
首先将刚进过淋涂加工的手机壳体转移至内撑块3上,然后控制内撑块3四周的四个驱动机构5同步启动,通过四个驱动机构5推动四个压块4向内撑块3一侧移动,以将手机壳体夹持固定在内撑块3上。然后启动第一气缸9,通过第一气缸9带动第一固定块10在滑轨18上滑动,以使竖直吸液管到达预设位置,随后,控制横向吸液管和竖直吸液管进行伸缩,以将吸液针嘴11设置在预设位置处。并开启真空发生装置,通过真空发生装置产生负压,将预设位置处的未固化淋涂液经吸液针嘴11吸走。然后,反向调节横向吸液管和竖直吸液管的伸缩,并通过第一气缸9带动吸液管6远离预设位置。当吸液管6远离预设位置后,便可以启动第二气缸14,由第二气缸14带动淋涂管7靠近预设位置处,并调节横向淋涂管和竖直淋涂管的伸缩,以使淋涂针嘴16设置在预设位置处。最后,开启淋涂装置,淋涂装置将淋涂液输送至淋涂管7,并经淋涂针嘴16淋涂至预设位置处,对预设位置实现局部的补淋涂操作。当补淋涂操作完成后,便可以反向控制横向淋涂管和竖直淋涂管的伸缩长度,并通过第二气缸14带动淋涂管7远离预设位置,直至便完成了对预设位置的补淋涂操作。
[0040]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手机壳体的补淋涂装置,该装置利用内撑块3和压块4相互配合实现对手机壳体的固定,然后通过设置在内撑块3上方的可移动的吸液管6将手机壳体表面不均匀的淋涂液及时吸走,同时利用设置在内撑块3上方的可移动的淋涂管7及时对被吸走淋涂液的局部区域进行补淋涂处理,以改善手机后盖淋涂不均匀的现象,提高淋涂效果,并为在手机后盖上直接成型摄像头装饰件位置的制备工艺提供有利的实施条件,进而在保证产品质量不受影响的条件下,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的合格率。
[0041]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