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共享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3-04-25 06:34: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共享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共享车辆。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由于节能环保,且便于出行,共享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现有的共享单车基本都能够调节座垫的高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用户的实际需要,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但是,当座垫被下压到最低时,会出现座垫高度调整困难的情况,使座垫高度调整卡顿,不顺畅。如果座垫下压到最低,且使座垫承受较大下压力时,甚至会出现座垫的高度完全无法调整的问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共享车辆,至少解决了现有共享车辆的座垫被下压到最低时,座垫高度调整困难的问题。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车辆,包括:
5.座垫杆;
6.中管,所述中管具有滑孔,部分所述座垫杆位于所述中管的滑孔内,且所述座垫杆能够沿所述滑孔的轴向方向滑动;
7.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座垫杆或者所述中管上,在所述座垫杆向所述中管的滑孔内滑动的状态下,所述支撑件限制所述座垫杆滑动,使所述座垫杆不能滑动至卡滞位置。
8.可选地,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座垫杆上,在所述支撑件限制所述座垫杆滑动的状态下,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中管面接触,或者线接触,或者至少形成两处点接触;
9.或者,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中管上,在所述支撑件限制所述座垫杆滑动的状态下,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座垫杆面接触,或者线接触,或者至少形成两处点接触。
10.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所述支撑件套设在所述座垫杆上,且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座垫杆轴向固定,在所述支撑件限制所述座垫杆滑动的状态下,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中管的一端与所述中管朝向所述支撑件的一端相抵。
11.可选地,所述座垫杆具有滑动杆、过渡部和延伸杆,所述滑动杆的直径大于所述延伸杆的直径,所述滑动杆和所述延伸杆通过所述过渡部过渡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滑动杆位于所述中管的滑孔内,所述延伸杆的端部安装有座垫,所述支撑件的内表面与所述过渡部相适配;
12.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中管的一端与所述座垫相抵。
13.可选地,所述座垫杆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中管一端的侧壁具有缺口,所述刻度线的位置与所述缺口的位置相对应。
14.可选地,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中管一侧的端面延伸出凸部,所述座垫形成有凹槽,所述凸部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15.可选地,共享车辆包括固定件,所述支撑件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所座垫杆上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件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所述支撑所件固定在所述座垫杆上。
16.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柱状结构,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中管上,其中,所述中管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滑孔连通,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且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滑孔内,在所述支撑件限制所述座垫杆滑动的状态下,所述座垫杆远离座垫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相抵。
17.可选地,所述中管包括主体和加强壁,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滑孔,所述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壁,所述加强壁和所述主体的侧壁之间形成加强空间,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加强空间内。
18.可选地,沿轴向方向,所述座垫杆的外表面具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相连通的配合区段和端部区段,所述端部区段位于所述配合区段靠近座垫一侧,所述中管上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滑槽配合,其中,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滑槽的端部区段的状态下,所述座垫杆位于所述卡滞位置,所述座垫杆与所述中管卡滞。
19.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通过在座垫杆或者中管上设置支撑件,在座垫跟随座垫杆下滑至卡滞位置前,支撑件能够阻止座垫杆进一步下滑,使座垫杆不会处于卡滞位置上,保证了座垫杆能够相对于所述中管顺畅滑动,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座垫的高度。
20.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21.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22.图1是支撑件安装在共享车辆上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图1去掉座垫后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支撑件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第一实施例的支撑件与座垫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支撑件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第二实施例的支撑件与座垫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28.图7是图6去掉座垫后的结构示意图;
29.图8是是第二实施例的支撑件与座垫杆配合的剖面图;
30.图9是第三实施例的支撑件与中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0是与第三实施例的支撑件配合的中管结构示意图;
32.图11是图10中的中管的剖面图;
33.图12是第三实施例的支撑件与中管配合的剖面图;
34.图13是座垫杆在中管内滑动至高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4是座垫杆在中管内滑动至低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5是滑槽与限位部之间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
38.1、座垫杆;101、滑动杆;102、过渡部;103、延伸杆;2、中管; 201、主体;202、加强壁;3、支撑件;4、座垫;5、缺口;6、凸部;7、凹槽;8、固定件;9、第一通孔;10、第一安装孔;11、滑孔;12、加强空间;13、滑槽;131、配合区段;132、端部区段;14、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39.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40.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41.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42.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4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4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共享车辆,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座垫杆1、中管2和支撑件3。所述座垫杆1用于连接共享车辆和座垫4。所述座垫杆1 可以为杆状结构,且所述座垫杆1可以设置成中空结构,以减小共享车辆的整体的重量,并减小制造成本。所述中管2具有滑孔11。具体地,所述中管2也可以为杆状结构,沿中管2的轴向方向,在所述中管2朝向座垫 4的一端具有滑孔11。部分所述座垫杆1位于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且所述座垫杆1能够沿所述滑孔11的轴向方向滑动。也就是说,所述座垫杆 1的一端能够从所述中管2朝向座垫4的一端插入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并且所述座垫杆1能够在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滑动。其中,所述座垫4 安装在所述座垫杆1远离所述滑孔11的一端,所述座垫杆1在所述中管2 的滑孔11内滑动,所述座垫4能够跟随座垫杆1运动进而实现对座垫杆1 高度的调节。中管2还可以包括紧固组件,在座垫杆1调整至适当位置使座垫4适合用户使用时,能够通过紧固装置使所述座垫杆1和所述中管2 之间相对固定,确保用户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座垫4高度下舒适地骑行。
45.所述支撑件3设置在所述座垫杆1或者所述中管2上,在所述座垫杆 1向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滑动的状态下,所述支撑件3限制所述座垫杆 1滑动,使所述座垫杆1不能滑动至使座垫杆1插拔困难的卡滞位置。具体地,当所述支撑件3设置在所述座垫杆1上时,在所述座垫杆1向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滑动至卡滞位置前,所述支撑件3与共享车辆上的部件形成干涉,使座垫杆1不能继续向中管2的滑孔11内滑动,进而使座垫杆 1不会滑动至卡滞位置。当所述支撑件3设置在所述中管2时,在所述座垫杆1向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滑动至卡滞位置前,所述座垫杆1就会与所述支撑件3形成干涉,使座垫杆1不能继续向中管2的滑孔11内滑动,进而使座垫杆1不会滑动至卡滞位置。
46.需要说明的是,卡滞位置指的是座垫杆1伸入中管2的滑孔11内的部分与滑孔11之间不再形成间隙配合的位置。在卡滞位置下,所述座垫杆 1的外壁与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壁形成较大的摩擦力,造成在需要调整座垫4的高度时出现卡顿,甚至根本无法调整座垫4
高度的结果。比如,所述座垫杆1靠近座垫4的位置设置有止动部,所述止动部的边缘部分与所述座垫杆1的外表面之间直径渐变式过渡,所述止动部能够防止所述座垫4完全进入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在将座垫4调低时,座垫杆1向中管2的滑孔11内滑动,直至所述座垫杆1上的止动部与中管2接触,在座垫4自身重量使座垫杆1下压或者用户继续下压座垫杆1时,所述止动部会与座垫杆1的滑孔11相接触并形成过盈配合,此时,用户需要调高座垫 4的高度时,需要先解除座垫杆1上的止动部与中管2的滑孔11之间的过盈配合,才能使座垫杆1再次顺畅地在中管2的滑孔11内滑动。其中,使所述止动部与中管2的滑孔11相配合的座垫杆1的位置均为座垫杆1的卡滞位置。
47.本技术通过在座垫杆1或者中管2上设置支撑件3,在座垫4跟随座垫杆1下滑至卡滞位置前,支撑件3能够阻止座垫杆1进一步下滑,使座垫杆1不会处于卡滞位置上,保证了座垫杆1能够相对于所述中管2顺畅滑动,从而能够容易地调整座垫4的高度。
48.可选地,所述支撑件3设置在所述座垫杆1上,在所述支撑件3限制所述座垫杆1滑动的状态下,所述支撑件3与所述中管2面接触,或者线接触,或者至少形成两处点接触;或者,所述支撑件3设置在所述中管2 上,在所述支撑件3限制所述座垫杆1滑动的状态下,所述支撑件3与所述座垫杆1面接触,或者线接触,或者至少形成两处点接触。上述实施方式均能够增大所述支撑件3与共享车辆部件的接触面积,在支撑件3所受的力的大小一定的情况下,使支撑件3和共享车辆所受的单位面积的力相对较小,能够保证所述支撑件3和共享车辆相互接触的部分的结构可靠性,避免二者相互接触的部分承受过大的力而损坏。
49.可选地,所述支撑件3为中空的柱状结构,沿支撑件3的轴向方向,所述支撑件3内中空的部分贯穿所述支撑件3。所述支撑件3套设在所述座垫杆1上,且所述支撑件3与所述座垫杆1轴向固定,使所述支撑件3 不能在所述座垫杆1上沿座垫杆1的轴向方向移动,保证所述支撑件3受到位移的限制时,所述座垫杆1能够跟随所述支撑件3一同被限制。在所述支撑件3限制所述座垫杆1滑动的状态下,所述支撑件3朝向所述中管 2的一端与所述中管2朝向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相抵。具体地,所述支撑件3朝向所述中管2的一端可以第一环形端面,所述中管2朝向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为第二环形端面,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环形端面与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环形端面相抵,能够使支撑件3和中管2之间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增大,确保二者之间的结构可靠性,避免二者受力较大而造成损坏。
50.可选地,所述座垫杆1具有滑动杆101、过渡部102和延伸杆103,所述滑动杆101的直径大于所述延伸杆103的直径,所述滑动杆101和所述延伸杆103通过所述过渡部102过渡连接,至少部分所述滑动杆101位于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所述延伸杆103的端部安装有座垫4。也就是说,所述座垫杆1上具有直径相对较小的延伸杆103和直径较大的滑动杆101,二者之间通过所述过渡部102过渡连接。所述过渡部102可以为直径渐变的结构,具体地,在所述延伸杆103至所述滑动杆101的方向上,过渡部102的外表面呈曲面。
51.所述支撑件3的内表面与所述过渡部102相适配,所述支撑件3背离所述中管2的一端与所述座垫4相抵。也就是说,所述支撑件3至少套设在部分所述过渡部102上,且由于支撑件3的内表面与所述过渡部102相适配,由于过渡部102的直径渐变,且所述过渡部102靠近所述延伸杆103 一侧的直径小于所述过渡部102靠近所述滑动杆101一侧的直径,在所述支撑件3套设在所述过渡部102上时,所述过渡部102能够阻挡所述支撑件3向所述滑动杆101方向移动,同时,所述支撑件3背离所述中管2的一端与所述座垫4相抵,本实施方式通过
结构的设置能够可靠的保证所述支撑件3在座垫杆1上不会沿座垫杆1的轴向移动,保证了本技术的座垫杆1的定位的可靠性。
52.其中,座垫4上可以包括用于设置柔性材质的支架、起到缓冲作用的弹簧和用于与座垫杆1连接的连接件等。所述连接件可以为具有开口的杆状结构,所述座垫杆1的端部能够插入所述连接件的开口内,以使座垫4 和座垫杆1连接。所述支撑件3背离所述中管2的一端可以与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支撑件3的一端相抵。
53.可选地,所述座垫杆1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支撑件3朝向所述中管 2一端的侧壁具有缺口5,所述刻度线的位置与所述缺口5的位置相对应,在用户调整座垫4的高度时,能够通过所述座垫杆1上的缺口5看到所述座垫杆1上的刻度,方便用户对座垫4高度的调整。
54.可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撑件3背离所述中管2一侧的端面延伸出凸部6,所述座垫4形成有凹槽7,所述凸部6与所述凹槽7相适配,能够保证所述支撑件3不会沿所述座垫杆1的周向转动,进而使支撑件3的缺口5始终与所述座垫杆1上的刻度相对应。当所述座垫杆1的界面为非圆形状时,不必在支撑件3上设置凸部6,也能够使支撑件3不会在所述座垫杆1上沿座垫杆1的周向转动。
55.可选地,如图5至图8所示,共享车辆包括固定件8,所述支撑件3 的侧壁上至少开设有两个第一通孔9,所座垫杆1上与所述第一通孔9相对应的位置具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件8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9和第二通孔将所述支撑所件固定在所述座垫杆1上。通过固定件8将支撑件3 设置在所述座垫杆1上,能够同时限定支撑件3在座垫杆1上周向运动和轴向运动,结构简单,使用可靠。且固定件8对称设置,能够保证所述支撑件3受力均匀,提高支撑件3的可靠性。
56.可选地,如图9至图12所示,所述支撑件3为柱状结构,所述支撑件3固定在所述中管2上,其中,所述中管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 10,所述第一安装孔10与所述滑孔11连通,所述支撑件3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内并且所述支撑件3位于所述滑孔11内,在所述支撑件3限制所述座垫杆1滑动的状态下,所述座垫杆1远离座垫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件3相抵。也就是说,所述支撑件3的轴线与所述滑孔11的轴线相交,且所述支撑件3从所述滑孔11的侧壁伸入所述滑孔11内。在所述座垫杆1 下滑至卡滞位置前,所述支撑件3在所述滑孔11内阻挡所述支撑件3进一步下滑,使所述座垫杆1不会滑动至卡滞位置。
57.可选地,所述中管2包括主体201和加强壁202,所述主体201上设置有滑孔11,所述主体201的侧壁上设置有加强壁202,所述加强壁202 和所述主体201的侧壁之间形成加强空间12,所述支撑件3位于所述加强空间12内。也就是说,所述支撑件3同时穿过所述加强壁202和所述主体 201,使中管2对支撑件3形成两处支撑,进而使支撑件3与中管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更加稳定,能够使支撑件3可靠地支撑所述座垫杆1。
58.可选地,如图13至图15所示,沿轴向方向,所述座垫杆1的外表面具有滑槽13,所述滑槽13包括相连通的配合区段131和端部区段132,所述端部区段132位于所述配合区段131靠近座垫4一侧,所述中管2上具有限位部14,所述限位部14与所述滑槽13配合,其中,在所述限位部14 位于所述滑槽13的端部区段132的状态下,所述座垫杆1位于所述卡滞位置,所述座垫杆1与所述中管2卡滞。其中,所述滑槽13与所述限位部 14相配合能够限定所述座垫杆1在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转动,所述滑槽13的配合区段131与所述限位部14配合,所述座垫杆1能够在所述中管2的滑孔11内顺畅滑动;所述端部区域的底部至所述座垫杆1的轴线
的距离渐变,即沿所述座垫杆1的轴向方向,所述端部区域的底面可以为一弧面或者为一斜面。在座垫杆1下滑时,端部区域的底面与限位部14之间相顶,会使所述座垫杆1与所述中管2卡滞。
59.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技术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