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和面机联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3-03 08:52: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和面机构领域,具体为一种和面机联动机构。


背景技术:

2.和面机属于面食机械的一种,其主要就是将面粉和水进行均匀的混合,使面筋网络快速形成,使得蛋白组织结构均衡,使面的筋性、咬劲、拉力都远远优于手工和面的效果,加工出来的面品,口感光滑。
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08080446u的专利文献提供了和面机联动机构,通过同一动力部驱动搅拌勾和转台旋转,有利于简化机器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但cn208080446u的专利在使用时,现有的用于和面机的联动结构多通过齿轮进行传动,但齿轮使用一段时间后,与齿链活动的润滑度降低,使得齿轮传动生硬,灵活性下降,需要及时添加润滑液,但添加润滑液需要将齿轮拆卸,非常不便,为此亟需一种和面机联动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和面机联动机构,以解决现有的用于和面机的联动结构多通过齿轮进行传动,但齿轮使用一段时间后,与齿链活动的润滑度降低,使得齿轮传动生硬,灵活性下降,需要及时添加润滑液,但添加润滑液需要将齿轮拆卸,非常不便、现有的用于和面机的联动结构与搅拌架固定连接,使得搅拌架固定后,不便于和面筒的安装与拆卸,更不便于面团的拿取和和面筒与联动机构的稳固安装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和面机联动机构,包括和面机底座和传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和面机底座的内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上方固定有转动板,所述传动结构的顶端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侧连接有齿链,且第二齿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上方活动设置有设备板,所述设备板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板。
6.所述第三齿轮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套筒,且活动杆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架,所述设备板的底端设置有磁吸杆。
7.所述转动板的内侧安装有气缸,且转动板的顶端固定有滑块,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固定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卡合有和面筒。
8.优选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齿辊、齿块、进液管、密封盖、储液槽、吸液棉和海绵块,且第一齿轮的左侧啮合有齿辊,所述齿辊的外壁设置有齿块,且齿辊的顶端连接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齿辊的内侧开设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内侧设置有吸液棉,所述吸液棉的外壁连接有海绵块。
9.优选地,所述海绵块贯穿至齿块的内侧,所述进液管贯穿至储液槽的内侧,且密封盖与进液管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齿辊、第二齿轮以及第三齿轮的上均设置有进液管、储液槽、吸液棉以及海绵块,所述齿辊底端与和面机底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转动板与第一齿轮通过连接座固定,所述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的顶端
与设备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11.优选地,所述固定套筒与活动杆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且搅拌架与活动杆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述搅拌架与活动杆通过固定套筒固定连接,且搅拌架的材质为铁金属。
12.优选地,所述和面筒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与滑块、固定块相匹配的滑槽、固定槽。
13.优选地,所述气缸的数量为两个,且气缸与转动板通过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与电机通过第一齿轮活动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密封盖、进液管、储液槽、吸液棉和海绵块,将密封盖旋出,然后将润滑液通过进液管倒入到储液槽中,倒入后,将密封盖与进液管密封固定,而储液槽中的润滑液与吸液棉接触,吸液棉将吸收的润滑液转移至海绵块上,使得海绵块被润滑液浸透,则浸透的海绵块在齿链与第二齿轮接触,齿辊与第一齿轮接触时,将润滑液转移至齿链以及第一齿轮上,从而可增加传动的灵活性,无需拆除齿轮,即可添加润滑液;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活动杆、固定套筒、搅拌架和磁吸杆,将和面筒底端的滑槽插入到转动板顶端的滑块外侧,在和面筒底部的三分之一与转动板接触时,则停止推动和面筒,此时将搅拌架下拉,与磁吸杆分离,然后通过转轴下转至和面筒的内侧,与活动杆对齐,然后旋拧固定套筒,固定套筒通过螺纹在活动杆外壁转动,并在转动时下移,与搅拌架接触,则通过固定套筒可将搅拌架与活动杆固定,从而在活动杆转动时带动搅拌架转动,便于搅拌架对和面筒中面团进行揉搓,且和面筒取下时,则将搅拌架与活动杆分离,并从和面筒中旋出即可;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动板、滑块、固定块和气缸,将和面筒底端的滑槽插入到转动板顶端的滑块外侧进行移动,和面筒完全与转动板贴合后,控制转动板内侧的两个气缸运行,气缸内部技术为现有技术,气缸运行后,则带动输出端的固定块伸出,插入和面筒底端的固定槽中,则使和面筒与转动板固定。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架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块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板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齿辊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海绵块示意图。
26.图中:1、和面机底座;2、电机;3、第一齿轮;4、转动板;5、传动结构;501、齿辊;502、齿块;503、进液管;504、密封盖;505、储液槽;506、吸液棉;507、海绵块;6、转动杆;7、第二齿轮;8、齿链;9、设备板;10、支撑板;11、第三齿轮;12、活动杆;13、固定套筒;14、搅拌架;15、磁吸杆;16、和面筒;17、滑块;18、气缸;19、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9.请参阅图6-8,一种和面机联动机构,包括和面机底座1和传动结构5,其特征在于:和面机底座1的内侧安装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齿轮3,第一齿轮3的上方固定有转动板4,传动结构5的顶端固定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外侧设置有第二齿轮7,第二齿轮7的外侧连接有齿链8,且第二齿轮7的右侧设置有第三齿轮11,第二齿轮7的上方活动设置有设备板9,设备板9的底端固定有支撑板10,传动结构5包括齿辊501、齿块502、进液管503、密封盖504、储液槽505、吸液棉506和海绵块507,且第一齿轮3的左侧啮合有齿辊501,齿辊501的外壁设置有齿块502,且齿辊501的顶端连接有进液管503,进液管503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密封盖504,齿辊501的内侧开设有储液槽505,储液槽505的内侧设置有吸液棉506,吸液棉506的外壁连接有海绵块507,海绵块507贯穿至齿块502的内侧,进液管503贯穿至储液槽505的内侧,且密封盖504与进液管503通过螺纹活动连接,齿辊501、第二齿轮7以及第三齿轮11的上均设置有进液管503、储液槽505、吸液棉506以及海绵块507,齿辊501底端与和面机底座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齿辊501、第二齿轮7以及第三齿轮11分别安装后,则将其上的密封盖504旋出,然后将润滑液通过进液管503倒入到储液槽505中,倒入后,将密封盖504与进液管503密封固定,而储液槽505中的润滑液与吸液棉506接触,吸液棉506将吸收的润滑液转移至海绵块507上,使得海绵块507被润滑液浸透,则浸透的海绵块507在齿链8与第二齿轮7接触,齿辊501与第一齿轮3接触时,将润滑液转移至齿链8以及第一齿轮3上,从而可增加传动的灵活性,无需拆除齿轮,即可添加润滑液。
30.请参阅图1-3,一种和面机联动机构,所述第三齿轮11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杆12,活动杆12的外壁活动连接有固定套筒13,且活动杆12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架14,设备板9的底端设置有磁吸杆15,转动板4与第一齿轮3通过连接座固定,第二齿轮7、第三齿轮11的顶端与设备板9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固定套筒13与活动杆12通过螺纹活动连接,且搅拌架14与活动杆12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搅拌架14与活动杆12通过固定套筒13固定连接,且搅拌架14的材质为铁金属,将和面筒16底端的滑槽插入到转动板4顶端的滑块17外侧,在和面筒16底部的三分之一与转动板4接触时,则停止推动和面筒16,此时将搅拌架14下拉,与磁吸杆15分离,然后通过转轴下转至和面筒16的内侧,与活动杆12对齐,然后旋拧固定套筒13,固定套筒13通过螺纹在活动杆12外壁转动,并在转动时下移,与搅拌架14接触,则通过固定套筒13可将搅拌架14与活动杆12固定,从而在活动杆12转动时带动搅拌架14转动,便于搅拌架14对和面筒16中面团进行揉搓,且和面筒16取下时,则将搅拌架14与活动杆12分离,并从和面筒16中旋出即可。
31.请参阅图4-5,一种和面机联动机构,所述转动板4的内侧安装有气缸18,且转动板4的顶端固定有滑块17,气缸18的输出端固定有固定块19,滑块17的外侧卡合有和面筒16,和面筒16的底端分别开设有与滑块17、固定块19相匹配的滑槽、固定槽,气缸18的数量为两个,且气缸18与转动板4通过底座固定连接,转动板4与电机2通过第一齿轮3活动连接,将和面筒16底端的滑槽插入到转动板4顶端的滑块17外侧,在和面筒16底部的三分之一与转动
板4接触时,则停止推动和面筒16,此时将搅拌架14下拉,与磁吸杆15分离,然后通过转轴下转至和面筒16的内侧,与活动杆12对齐,此时继续推动和面筒16,使得和面筒16完全与转动板4贴合后,控制转动板4内侧的两个气缸18运行,气缸18内部技术为现有技术,气缸18运行后,则带动输出端的固定块19伸出,插入和面筒16底端的固定槽中,则使和面筒16与转动板4固定,此时旋拧固定套筒13,固定套筒13通过螺纹在活动杆12外壁转动,并在转动时下移,与搅拌架14接触,则通过固定套筒13可将搅拌架14与活动杆12固定,从而在活动杆12转动时带动搅拌架14转动。
32.工作原理:使用时,在齿辊501、第二齿轮7以及第三齿轮11分别安装后,则将其上的密封盖504旋出,然后将润滑液通过进液管503倒入到储液槽505中,倒入后,将密封盖504与进液管503密封固定,而储液槽505中的润滑液与吸液棉506接触,吸液棉506将吸收的润滑液转移至海绵块507上,使得海绵块507被润滑液浸透,则浸透的海绵块507在齿链8与第二齿轮7接触,齿辊501与第一齿轮3接触时,将润滑液转移至齿链8以及第一齿轮3上,从而可增加传动的灵活性,无需拆除齿轮,即可添加润滑液,将和面筒16底端的滑槽插入到转动板4顶端的滑块17外侧,在和面筒16底部的三分之一与转动板4接触时,则停止推动和面筒16,此时将搅拌架14下拉,与磁吸杆15分离,然后通过转轴下转至和面筒16的内侧,与活动杆12对齐,此时继续推动和面筒16,使得和面筒16完全与转动板4贴合后,控制转动板4内侧的两个气缸18运行,气缸18内部技术为现有技术,气缸18运行后,则带动输出端的固定块19伸出,插入和面筒16底端的固定槽中,则使和面筒16与转动板4固定,此时旋拧固定套筒13,固定套筒13通过螺纹在活动杆12外壁转动,并在转动时下移,与搅拌架14接触,则通过固定套筒13可将搅拌架14与活动杆12固定,从而在活动杆12转动时带动搅拌架14转动,则控制电机2运行,电机2内部技术为现有技术,电机2运行后,则带动第一齿轮3以及转动板4同时转动,第一齿轮3转动时则带动齿辊501以及转动杆6转动,转动杆6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7转动,第二齿轮7转动时,则通过外侧的齿链8带动第三齿轮11转动,从而使得第三齿轮11转动时,带动内侧的活动杆12以及搅拌架14转动,进而搅拌架14转动时,对和面筒16的面团进行揉搓,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3.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3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