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3-03 07:31: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船车辆舱中,当车辆经由坡道从一层甲板开往另一层甲板时,坡道顶甲板需要平行于坡道作一抬升设计,以免坡道顶甲板下的骨材碰撞车辆顶部。传统设计中,坡道顶升高甲板需要平行于坡道呈一圆弧形结构,与平甲板相比,施工上需要更多工作量。
3.坡道顶升高甲板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加车辆的可停放面积,通常在2个强框间距内设置,升高甲板下为纵骨架式,对应所在车辆甲板的强框位置布置强横梁支撑纵骨。为了避免坡道顶升高甲板下的骨材碰撞车辆顶部,传统设计是将坡道顶升高甲板平行于坡道抬升,即顶升高甲板的剖面形状是与坡道相似的圆弧形,其下的纵骨也需弯成圆弧形焊接。
4.坡道顶升高甲板中可能碰撞车辆的结构是支撑纵骨的强横梁,若强横梁不影响车辆通行,那么甲板面及纵骨也不可能碰撞车辆,因此坡道顶升高甲板的圆弧形剖面形状意义不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一种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甲板、第二甲板和第三甲板;第二甲板连接有供车辆开到第一甲板的坡道;坡道上方设有坡道顶升高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的另一端固设有端部强横梁;端部强横梁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上方;坡道顶升高甲板为平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为斜向上分布;坡道顶升高甲板和第三甲板之间设有支柱;支柱固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侧部;支柱的顶部固接于第三甲板。
8.坡道顶升高甲板的底部固设有纵骨。
9.端部强横梁和坡道顶升高甲板之间固设有用于加强端部强横梁和纵骨之间的结构强度的肘板。
10.肘板的数量与纵骨的数量相同。
11.肘板和坡道顶升高甲板的连接处在坡道顶升高甲板上的投影重合于纵骨和坡道顶升高甲板的连接处在坡道顶升高甲板上的投影。
12.纵骨的位于端部强横梁下方的端部为削斜型。
13.坡道顶升高甲板在端部强横梁位置处的两侧均设有支柱。
14.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中部还设有中部强横梁;中部强横梁固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底部。
15.坡道顶升高甲板在中部强横梁位置处的两侧均设有支柱。
16.端部强横梁为t型材或为板材。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坡道顶升高甲板端部处可能碰撞车辆的强横梁翻转至甲板上方,坡道顶升高甲板采用平甲板,不影响坡道顶升高甲板下方正常的车辆通行,可提供与现有结构相同的车辆停放空间;在坡道顶升高甲板和第三甲板之间设置支柱,也就是说,将原来支撑坡道顶升高甲板强横梁的支柱顶到更上层车辆甲板,增加了坡道结构对整体车辆舱结构的支撑作用,并且不占用现有的车辆停放空间。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小施工工作量,方便施工和结构定位;不影响车辆的停放;增加了坡道结构对整体车辆舱结构的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a剖面图。
20.图3为图1中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甲板11、第二甲板12和第三甲板13;第二甲板12连接有供车辆开到第一甲板的坡道14;坡道14上方设有坡道顶升高甲板20。
23.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甲板12,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另一端固设有端部强横梁30。端部强横梁为t型材或为板材。
24.端部强横梁30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上方;坡道顶升高甲板20为平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20为斜向上分布。
25.坡道顶升高甲板20和第三甲板13之间设有支柱40;支柱40固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侧部;支柱40的顶部固接于第三甲板13。
26.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底部固设有纵骨21。
27.端部强横梁30和坡道顶升高甲板20之间固设有用于加强端部强横梁和纵骨之间的结构强度的肘板31。
28.肘板31的数量与纵骨21的数量相同。肘板31和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连接处在坡道顶升高甲板上的投影重合于纵骨21和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连接处在坡道顶升高甲板上的投影。
29.纵骨21的位于端部强横梁下方的端部为削斜型。纵骨的削斜型的端部可以避免车辆碰撞。
30.坡道顶升高甲板20在端部强横梁位置处的两侧均设有支柱40。
31.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中部还设有中部强横梁50;中部强横梁50固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20的底部。坡道顶升高甲板20在中部强横梁位置处的两侧均设有支柱40。中部强横梁50为t型材。
32.本技术方案中,端部强横梁和中部强横梁均为强横梁。在“强横梁”前面加“端部”和“中部”,仅表示设于不同位置的强横梁。
3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将坡道顶升高甲板端部处可能碰撞车辆的强横梁翻转至甲板上方,坡道顶升高甲板采用平甲板,以取代现有结构的圆弧形甲板,不影响坡道顶升高甲板下方正常的车辆通行,坡道顶升高甲板与更上层的车辆甲板的最小间距增大约230mm,可提供与现有结构相同的车辆停放空间。
34.在坡道顶升高甲板和第三甲板之间设置支柱,也就是说,将原来支撑坡道顶升高甲板强横梁的支柱顶到更上层车辆甲板,增加了坡道结构对整体车辆舱结构的支撑作用,并且不占用现有的车辆停放空间。
3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36.(1)减小施工工作量;方便施工和结构定位;
37.(2)不影响车辆的停放;
38.(3)增加了坡道结构对整体车辆舱结构的支撑作用。
39.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甲板、第二甲板和第三甲板;第二甲板连接有供车辆开到第一甲板的坡道;坡道上方设有坡道顶升高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的另一端固设有端部强横梁;其特征在于,端部强横梁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上方;坡道顶升高甲板为平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为斜向上分布;坡道顶升高甲板和第三甲板之间设有支柱;支柱固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侧部;支柱的顶部固接于第三甲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底部固设有纵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端部强横梁和坡道顶升高甲板之间固设有用于加强端部强横梁和纵骨之间的结构强度的肘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肘板的数量与纵骨的数量相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肘板和坡道顶升高甲板的连接处在坡道顶升高甲板上的投影重合于纵骨和坡道顶升高甲板的连接处在坡道顶升高甲板上的投影。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纵骨的位于端部强横梁下方的端部为削斜型。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坡道顶升高甲板在端部强横梁位置处的两侧均设有支柱。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中部还设有中部强横梁;中部强横梁固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底部。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坡道顶升高甲板在中部强横梁位置处的两侧均设有支柱。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端部强横梁为t型材或为板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运输船坡道顶升高甲板结构,其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分布的第一甲板、第二甲板和第三甲板;第二甲板连接有供车辆开到第一甲板的坡道;坡道上方设有坡道顶升高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一端连接于第二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的另一端固设有端部强横梁;端部强横梁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上方;坡道顶升高甲板为平甲板,坡道顶升高甲板为斜向上分布;坡道顶升高甲板和第三甲板之间设有支柱;支柱固设于坡道顶升高甲板的侧部;支柱的顶部固接于第三甲板。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小施工工作量,方便施工和结构定位;不影响车辆的停放;增加了坡道结构对整体车辆舱结构的支撑作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15
技术公布日:2023/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