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的制作方法

2023-03-03 05:04: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


背景技术:

2.汽车空调压缩机被集成安装在发动机上,压缩机压缩冷媒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尤其是在停车使用空调功能时,没有强气流经过发动机,仅仅靠散热风扇提供散热气流时压缩机的温度会相对更高,高温对压缩机内部精密金属零件造成的热涨变形以及电缆等非金属件造成热融,对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不利,又由于发动机结构十分紧凑,留给空调压缩机的安装空间也十分有限,导致难以在压缩机壳体上加装常规的散热片风冷结构,因此为了解决汽车压缩机散热效率低和空间限制普通散热件不能加装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压缩机散热效率低和空间限制普通散热件不能加装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包括压缩机和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热板和散热片,且所述导热板安装于压缩机壳体外壁,且所述散热片通过转接件与导热板连接,所述导热板与压缩机壳体接触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挤压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且所述导热板、压缩机和第一密封垫之间涂抹有散热硅脂。
6.优选的,多组所述散热片之间呈等间距分布。
7.优选的,所述压缩机与导热板接触面处设置有螺纹孔,且所述导热板位于螺纹孔处开设有圆槽,螺丝贯穿圆槽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导热板和压缩机壳体紧固。
8.优选的,所述螺丝与导热板、压缩机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避免散热硅脂泄漏。
9.优选的,所述散热片呈圆盘状,且所述散热片沿其轴向开设有圆孔。
10.优选的,所述转接件呈c型,且所述转接件的两端呈直角向侧面折弯,所述转接件折弯两端贯穿连接散热片。
11.优选的,所述压缩机壳体和导热板、散热片均呈铸铝材质。
12.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与压缩机接触面表面精加工。
13.优选的,多组所述散热片叠加设置于压缩机皮带轮外端,且所述散热片与压缩机呈共轴设置。
14.优选的,所述导热板呈弧形设置与压缩机外壳贴合。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该压缩机总成通过将被动散热机构延伸至发动机外侧,增加压缩机1壳体散热面积实现提高压缩机1散热效率,解决因发动机高度集成导致压缩机1没有足够空间容纳散热附件的问题。
17.2、该装置位于导热板与压缩机壳体接触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导热板、压缩机和第一密封垫之间涂抹有散热硅脂,通过散热硅脂填充导热板和压缩机之间的间隙,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挤压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且螺丝与导热板、压缩机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避免散热硅脂泄漏,保障热传导效率。
18.3、该转接件两端呈弧形片状串接多组散热片,减少了对散热气流的遮挡,使得气流能够充分的流经每一片散热片的两面,保障了风冷热交换效率。
19.综上所述,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压缩机散热效率低和空间限制普通散热件不能加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拆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构剖解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4进一步剖解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标号:1、压缩机;101、第一密封槽;102、螺纹孔;2、导热板;201、圆槽;202、第二密封槽;203、第一密封垫;204、螺丝;205、第二密封垫;206、散热片;207、转接件;208、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参照图1-图5,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包括压缩机1和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导热板2和散热片206,且导热板2安装于压缩机1壳体外壁,且散热片206通过转接件207与导热板2连接,多组散热片206之间呈等间距分布,压缩机1与导热板2接触面处设置有螺纹孔102,且导热板2位于螺纹孔102处开设有圆槽201,螺丝204贯穿圆槽201与螺纹孔102螺纹连接将导热板2和压缩机1壳体紧固。
28.参考图4和图5,散热片206呈圆盘状,且散热片206沿其轴向开设有圆孔208,转接件207呈c型,且转接件207的两端呈直角向侧面折弯,转接件207折弯两端贯穿连接散热片206,转接件207、导热板2和散热片206一体铸造,压缩机1壳体和导热板2、散热片206均呈铸铝材质,导热板2与压缩机1接触面表面精加工,导热板2呈弧形设置与压缩机1外壳贴,导热板2和压缩机1铸造壳体的接触面需要精加工提高装配时的贴合度,以提高导热效率。
29.参考图4,第一密封槽101和第二密封槽202之间挤压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03,且螺丝204与导热板2、压缩机1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205避免散热硅脂泄漏。
30.工作原理:该压缩机总成通过将被动散热机构延伸至发动机外侧,增加压缩机1壳
体散热面积实现提高压缩机1散热效率,解决因发动机高度集成导致压缩机1没有足够空间容纳散热附件的问题,该压缩机总成散热机构只适用于横置发动机;
31.该装置位于导热板2与压缩机1壳体接触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01和第二密封槽202,导热板2、压缩机1和第一密封垫203之间涂抹有散热硅脂,通过散热硅脂填充导热板2和压缩机1之间的间隙,压缩机1热量通过导热板2和转接件207传递向散热片206,多组散热片206叠加设置于压缩机1皮带轮外端,且散热片206与压缩机1呈共轴设置,发动机水箱风扇的散热气流或行驶中的气流流经延伸在发动机外侧的多组散热片206,将压缩机1废热带走。
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包括压缩机(1)和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热板(2)和散热片(206),且所述导热板(2)安装于压缩机(1)壳体外壁,且所述散热片(206)通过转接件(207)与导热板(2)连接,所述导热板(2)与压缩机(1)壳体接触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01)和第二密封槽(202),所述第一密封槽(101)和第二密封槽(202)之间挤压设置有第一密封垫(203),且所述导热板(2)、压缩机(1)和第一密封垫(203)之间涂抹有散热硅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散热片(206)之间呈等间距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与导热板(2)接触面处设置有螺纹孔(102),且所述导热板(2)位于螺纹孔(102)处开设有圆槽(201),螺丝(204)贯穿圆槽(201)与螺纹孔(102)螺纹连接将导热板(2)和压缩机(1)壳体紧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204)与导热板(2)、压缩机(1)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垫(205)避免散热硅脂泄漏。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206)呈圆盘状,且所述散热片(206)沿其轴向开设有圆孔(20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207)呈c型,且所述转接件(207)的两端呈直角向侧面折弯,所述转接件(207)折弯两端贯穿连接散热片(20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1)壳体和导热板(2)、散热片(206)均呈铸铝材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与压缩机(1)接触面表面精加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散热片(206)叠加设置于压缩机(1)皮带轮外端,且所述散热片(206)与压缩机(1)呈共轴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呈弧形设置与压缩机(1)外壳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被动散热的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涉及汽车空调压缩机领域,针对现有的汽车压缩机散热效率低和空间限制普通散热件不能加装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压缩机和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导热板和散热片,且所述导热板安装于压缩机壳体外壁,且所述散热片通过转接件与导热板连接;所述导热板与压缩机壳体接触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之间挤压设置有第一密封垫,且所述导热板、压缩机和第一密封垫之间涂抹有散热硅脂。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该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压缩机散热效率低和空间限制普通散热件不能加装的问题。件不能加装的问题。件不能加装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黎家宝 梁德荣 罗梅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柏纶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0
技术公布日:2023/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