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的制作方法

2023-03-03 03:03:3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


背景技术:

2.汽车配件加工是构成汽车配件加工整体的各单元及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产品,在汽车零件制造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塑性砂箱,塑性砂箱用于对汽车零件的塑性铸造,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塑性砂箱的使用越来越重视。
3.在汽车制造的工厂中,有的汽车零件是需要铸造成型,铸造需要用到塑型砂箱,常规的塑型砂箱分为上下两个砂箱,通常两个砂箱之间没有加固,砂箱之间间隙可能会过大,导致加工出的零件不能使用,因此,提出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包括底座、下砂箱和上砂箱,所述底座和下砂箱相活动连接,所述下砂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插杆,所述上砂箱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插孔,且插杆和插孔相活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多个滑管,两个所述相邻的滑管之间活动连接有u型杆,所述上砂箱和下砂箱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卡槽,卡槽内卡接有楔形杆,两个所述相邻的滑管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t型架,t型架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内开设有两个滑槽,且滑槽与楔形杆活动连接,所述楔形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拉簧,且第二拉簧与固定杆相固定。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拉簧,且第一拉簧与滑管相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砂箱和下砂箱的两侧均开设有避位槽,且连接杆位于避位槽内。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型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把手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挂环,且挂环均匀分布,所述挂环内活动连接有插棒。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地脚,且地脚均匀分布。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地脚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垫,且减震垫与地脚等长。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通过u型杆的设置,将u型杆通过滑管进行转动,随后将下砂箱放在底座上,然后
将上砂箱与下砂箱相连接,随后将u型杆复位,然后拉动u型杆,使u型杆卡住上砂箱和下砂箱,方便对上砂箱和下砂箱进行固定,避免上砂箱和下砂箱之间出现过大的缝隙,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效果。
15.2.通过卡槽和楔形杆的配合使用,在u型杆卡住上砂箱和下砂箱时,拉动楔形杆,然后推动固定杆移动,使楔形杆与卡槽相卡接,从而使上砂箱和下砂箱连接更加密切,进一步避免了上砂箱和下砂箱之间出现过大缝隙,提高了零件加工的效率。
16.3.通过挂环的设置,挂环可以用来放置需要使用的模具,方便对模具的收纳,避免模具乱放导致丢失的情况出现,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座;2、下砂箱;3、上砂箱;4、地脚;5、减震垫;6、挂环;7、插棒;8、滑管;9、u型杆;10、把手;11、橡胶套;12、插杆;13、插孔;14、避位槽;15、卡槽;16、第一拉簧;17、连接杆;18、固定杆;19、第二拉簧;20、楔形杆;21、滑槽;22、t型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22.参照图1-图3,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塑型砂箱,包括底座1、下砂箱2和上砂箱3,底座1和下砂箱2相插接,下砂箱2的顶部焊接有多个插杆12,上砂箱3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插孔13,且插杆12和插孔13相插接,底座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滑管8,两个相邻的滑管8之间滑动连接有u型杆9,上砂箱3和下砂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两个卡槽15,卡槽15内卡接有楔形杆20,两个相邻的滑管8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两个t型架22,t型架2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杆18,固定杆18内开设有两个滑槽21,且滑槽21与楔形杆20滑动连接,楔形杆20的顶部焊接有第二拉簧19,且第二拉簧19与固定杆18相固定,将u型杆9通过滑管8进行转动,滑管8会带动连接杆17移动,连接杆17会带动t型架22和固定杆18移动,固定杆18会带动楔形杆20移动,随后将下砂箱2与底座1相连接,此时再将上砂箱3通过插孔13和插杆12相连接,然后将u型杆9进行复位,使u型杆9卡住上砂箱3和下砂箱2,随后拉动楔形杆20,楔形杆20会拉伸第二拉簧19,然后推动固定杆18移动,固定杆18带动楔形杆20移动,使楔形杆20进入到卡槽15内,从而卡住上砂箱3和下砂箱2。
23.本实用新型中,u型杆9的底端焊接有两个第一拉簧16,且第一拉簧16与滑管8相固定,上砂箱3和下砂箱2的两侧均开设有避位槽14,且连接杆17位于避位槽14内,u型杆9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10,把手10的外侧套接有橡胶套11,橡胶套11可以提高把手10与工作人员手掌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出现手滑脱落的情况,底座1的两侧均焊接有两个挂环6,且
挂环6均匀分布,挂环6可以用来放置需要使用的模具,方便对模具的收纳,避免模具乱放导致丢失的情况出现,挂环6内插接有插棒7,底座1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地脚4,且地脚4均匀分布,地脚4的底部粘接有减震垫5,且减震垫5与地脚4等长,减震垫5可以增加装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可以提高装置的减震效果。
24.工作原理:使用时,将u型杆9通过滑管8进行转动,滑管8会带动连接杆17移动,连接杆17会带动t型架22和固定杆18移动,固定杆18会带动楔形杆20移动,随后将下砂箱2与底座1相连接,此时再将上砂箱3通过插孔13和插杆12相连接,然后将u型杆9进行复位,同时拉动u型杆9,u型杆9会拉动第一拉簧16进行拉伸,当u型杆9移动到上砂箱3的上方时,松开u型杆9,此时u型杆9会通过第一拉簧16的作用力进行复位从而卡住上砂箱3和下砂箱2,随后拉动楔形杆20,楔形杆20会拉伸第二拉簧19,然后推动固定杆18移动,固定杆18带动楔形杆20移动,使楔形杆20进入到卡槽15内,从而卡住上砂箱3和下砂箱2。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