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保持表盘脚的锁销以及用于附接表盘的附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3-01 22:51: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钟表领域,特别是用于将外部部件固定在钟表结构上的装置。
2.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表盘保持在钟表机芯的机板上的锁销。


背景技术:

3.将表盘固定在钟表——例如手表——中一般是通过保持锁销来完成。
4.更具体地,这些保持锁销包括头部,该头部旨在抵靠在钟表机芯的机板的与表盘相对的表面上。头部连接到杆部的端部,杆部旨在通过紧密配合插入所述机板的容纳部中,其中,当对该头部施加足够的扭矩以克服摩擦力时,它可以枢转。
5.表盘包括表盘脚,表盘脚接合在靠近锁销的杆部插入其中的容纳部布置的容纳部中,并且出现在机板的与表盘相对的表面上。
6.锁销包括围绕其头部的卡圈,该卡圈沿平行于杆部的纵向轴线的方向被截断,所述卡圈具有截锥形横截面并且旨在于锁销枢转后通过切割刃插入相邻表盘脚。
7.这种插入导致材料剥落而形成毛刺,毛刺可能与表盘脚分离并形成可能阻挡或损坏钟表机芯的运动部件的切屑。
8.此外,如果希望再次附接已经变形的表盘脚,则可能在表盘脚与锁销之间出现机械间隙。
9.这种用于附接表盘的解决方案还在表盘脚和/或锁销上产生高机械应力,因为卡圈借以插入表盘脚的切割刃具有相对大的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10.本发明通过提出一种解决方案来解决上述缺点,该解决方案允许保持表盘而没有导致其表盘脚材料剥落的风险。
11.更具体地,本发明旨在最大限度减小表盘脚变形,同时保证锁销对其进行夹持。
12.为此,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持表盘脚的锁销,所述锁销包括设置在杆部的端部处的圆柱形的头部,所述头部与所述杆部是同轴的,所述头部包括平的部分和卡圈,所述卡圈在所述平的部分的两侧在围绕所述杆部的纵向轴线限定的角扇区中在所述头部的外周的一部分上延伸。
13.所述卡圈具有截锥形状的横截面,并且相对于所述头部的外周在所述角扇区的两个端部处形成基本上为零的最小径向突起,并在所述两个端部之间形成最大径向突起。
14.在特定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可以包括以下单独地或根据所有技术上可能的组合考虑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
15.在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卡圈具有通过回转形成的形状,所述卡圈的回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头部的纵向轴线偏心。
16.在特定实施例中,所述卡圈对称地设置在一对称平面的两侧,所述对称平面穿过所述头部的纵向轴线并且正交于由所述平的部分限定的平面。
17.在特定实施例中,由所述卡圈形成的所述最大径向突起与所述平的部分径向相对。
18.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附接表盘的附接装置,所述附接装置包括所述表盘的穿过钟表结构的第一容纳部而接合的至少一个表盘脚并包括至少一个前述的锁销,所述锁销的杆部接合在与所述第一容纳部相邻的第二容纳部中。该附接装置构造成使得,在称为“空闲位置”的第一角位置,所述平的部分不与所述表盘脚发生任何接触,而在称为“附接位置”的第二角位置,当所述锁销围绕所述头部的纵向轴线从其空闲位置一直旋转到其附接位置时,所述卡圈通过所述卡圈相对于所述头部的外周形成的最小径向突起开始与所述表盘脚接触。
附图说明
19.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以下通过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给出的详细描述将发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示例实施例的表盘的锁销的透视图;
[0021]-图2示出了图1的锁销的俯视图;
[0022]-图3示出了沿着图2中的剖切线a-a的纵向剖视图;
[0023]-图4示出了用于附接表盘的附接装置的详细视图,其中,锁销处于空闲位置;
[0024]-图5示出了用于附接表盘的附接装置的详细视图,其中,锁销处于附接表盘脚的位置,所述锁销在所述表盘脚上施加最大力。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保持表盘脚20的锁销10。锁销10包括圆柱形的头部11,头部11连接到杆部12的端部,杆部12旨在接合在形成于钟表结构中的容纳部中,该钟表结构例如由钟表机芯的机板30构成。
[0026]
头部11和杆部12沿着同轴的纵向轴线延伸。头部11包括顶面110,顶面110与底面111相对。这里的术语“顶”和“底”涉及锁销10的位置,如图1至5所示。
[0027]
底面111限定了与杆部12和头部11的纵向轴线正交的平面,并且旨在抵靠在钟表机芯的机板30上。
[0028]
头部11包括平的部分13,平的部分13在顶面110与底面111之间延伸并限定平行于头部11的纵向轴线的平面。
[0029]
头部11还包括卡圈14,卡圈14在平的部分13的两侧沿着围绕头部11的纵向轴线限定的角扇区设置在头部11的外周的一部分上。卡圈14具有截锥形状的横截面(frustonically shaped cross section),其表面积围绕头部11的外周变化。
[0030]
特别是,如图所示,卡圈14相对于头部11的外周在环形扇区的端部处形成最小或甚至基本上为零的径向突起,并在这些端部之间形成最大径向突起。
[0031]
卡圈形成最小或甚至基本上为零的径向突出,因为它是可忽略的,例如大小不超过十分之一毫米。
[0032]
换言之,头部11的外周与卡圈14的外周之间的距离在卡圈14所延伸的角扇区的端部处最小并且在这些端部之间最大。
[0033]
更准确地说,如图2中的俯视图所示,卡圈14具有通过回转形成的形状,其回转轴线相对于头部11的轴线偏心。
[0034]
有利地,卡圈14对称地布置在对称平面的两侧,该对称平面穿过头部11的纵向轴线并且正交于由平的部分13限定的平面。因此,由卡圈14形成的最大突起与平的部分13径向相对。
[0035]
该特征使得能够通过使锁销10在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上枢转来附接表盘脚20。
[0036]
卡圈14由顶面140和底面141界定。
[0037]
底面141限定了与由头部11的底面111限定的平面共面的平面,并且旨在抵靠在钟表机芯的机板30上。换言之,卡圈14的底面141与头部11的底面111位于一条直线上,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
[0038]
卡圈14的顶面140设置成与底面141限定例如大于0度且小于或等于45度的角度。该角度越小,卡圈14越容易插入表盘脚20,从而损害所述卡圈14的阻力,而该角度越大,插入到表盘脚20中需要的扭矩越大,表盘脚20承受的应变越大。
[0039]
有利地,头部11构造成能够接收和传递扭矩,并且为此目的包括适于与由使用者操纵的工具配合的结构。
[0040]
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这种结构由从头部11的顶面延伸的径向槽15形成。径向槽15旨在接纳工具——例如螺丝刀——的片状部。
[0041]
可替代地,这种结构可以由具有非圆形横截面的空腔、头部11的棱柱形状(即,例如在其外周上包括平面,使得其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等形成。
[0042]
头部11和杆部12具有同轴的纵向轴线,因此传递扭矩时没有寄生杠杆臂效应。
[0043]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更一般地涉及一种用于附接表盘的附接装置,该表盘包括至少一个表盘脚20,表盘脚20穿过钟表结构——例如钟表机芯的机板30——的第一容纳部而接合。
[0044]
第一容纳部与接纳锁销10的杆部12的第二容纳部相邻,附接装置构造成使得,在图4的详细视图所示的称为“空闲位置”的第一角位置,平的部分13不与表盘脚20发生任何接触,而在图5的详细视图所示的称为“附接位置”的第二角位置,卡圈14插入表盘脚20。
[0045]
更具体地,附接装置构造成使得,当锁销10绕头部11的纵向轴线从其空闲位置旋转时,它首先在由所述卡圈14形成的最小径向突起处通过卡圈14与表盘脚20接触。
[0046]
然后,在锁销10旋转期间,卡圈14逐渐插入表盘脚20,而不会有导致表盘脚20的材料剥落的风险。
[0047]
特别是,由于卡圈14的特定形状,在表盘脚20内逐渐施加径向力和轴向力,因为卡圈14的随着锁销10旋转而插入表盘脚的部分的厚度和宽度增大。
[0048]
术语“厚度”和“宽度”在此分别表示卡圈在径向方向和轴向方向上的尺寸。
[0049]
平的部分13使得能够将第一容纳部和第二容纳部布置成彼此相距小的距离,并且因此使得附接装置能够获得紧凑性。
[0050]
通过将锁销10枢转到其空闲位置,表盘可以容易地与机板30分离。
[0051]
有利地,由于锁销10的特征,特别是由于卡圈14的形状,同一个表盘脚20可以多次附接到机板30和与机板30分离。
[0052]
此外,本发明允许对锁销10的旋转度数并因此对卡圈14插入到表盘脚20中的程度
进行非常精细的管理。
[0053]
管理锁销10的旋转度数对于实现表盘脚20的最佳附接至关重要,因为过大的旋转会在表盘脚20上产生机械应变和不必要的材料变形,而过小的旋转会导致卡圈14在表盘脚20中的插入不足,从而导致不充分附接,这可能引起表盘的意外分离。
[0054]
尤其是根据制造表盘脚20的材料、其硬度和直径以及表盘的重量,实现最佳附接所需的旋转度数是可变的,因此管理锁销10的旋转度数更加重要。
[0055]
此外,根据制造表盘的材料,有必要精细地控制锁销10的旋转度数以避免裂纹或可见变形。当表盘由例如珍珠母、蓝宝石、陶瓷等易碎材料制成时,或者当它很薄时,尤其会遇到这种情况。
[0056]
最后,还需要根据表盘所经历的附接/分离循环的次数来调节锁销10的旋转度数。这是因为,在附接/分离循环之后,通过锁销10的角运动来实现表盘脚20的附接,该角运动大于前一次附接所实施的角运动,以达到与在所述前一次附接期间存在的夹紧力水平相同的夹紧力水平。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