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刀具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7 17:24: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具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具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刀具在对工件进行加工之前,往往需要对刀具进行检测,以确保刀具加工的准确性,检测方式通常为通过对刀仪对刀具进行z向即刀长的检测。然而,这种方式的检测功能比较单一,仅能对刀具的刀长或是否断刀进行检测,无法对刀具的直径及侧刃是否损坏进行检测,易造成工件未铣到位或过铣,导致工件的加工质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刀具检测装置,以解决如何提高刀具加工质量这一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刀具检测装置,用于对刀具进行检测,包括对刀仪,所述对刀仪设有对刀面,用于与所述刀具的端面接触以检测所述刀具的第一尺寸,所述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
5.承载座,所述对刀仪设于所述承载座;
6.支撑件,连接所述承载座且与所述对刀仪设于所述承载座的同侧;
7.检测件,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所述检测件的一端抵持所述对刀面,所述检测件的另一端用于接触所述刀具的侧面以检测刀具的第二尺寸。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件包括:
9.抵持部,所述抵持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承载座的一端,所述抵持部的另一端抵持所述对刀面;
10.检测部,连接所述抵持部,用于接触所述刀具的侧面以对所述刀具的第二尺寸进行检测。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检测部的延伸方向。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部远离所述抵持部的一端设有避位槽且所述避位槽的开口背离所述对刀仪,用于避让所述刀具。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包括:
14.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件;
15.凸起部,连接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且所述凸起部凸设于所述主体部朝向所述对刀仪的表面。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对刀面的表面为弧形面。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承载座的一端开设有凹槽,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凸起部的一端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销轴件,所述销轴件穿设所述支撑件及所述主体部,且所述销轴件与所述主体部转动连接。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
19.限位件,连接所述支撑件,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对刀仪分别位于所述支撑件的相对两侧;
20.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限位件及所述检测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朝向所述检测部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检测部朝向所述限位件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开口端相对设置,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置槽,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容置槽。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开设有限位通孔,所述支撑件还设有螺纹孔,所述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限位通孔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以将所述限位件固定于所述支撑件上。
23.上述刀具检测装置检测刀具时,首先,驱动刀具在竖直方向上朝向对刀面移动并抵持对刀面,使得对刀仪获取第一信息,并以此计算出刀具的第一尺寸信息,然后,驱动刀具移动至检测件背离对刀面的一侧并与检测件间隔设置的位置,刀具的侧面抵持检测件远离对刀面的一端并带动检测件转动,检测件的另一端抵持对刀面,对刀仪获取第二信息,以此计算出刀具的第二尺寸信息,最后,通过多次转动刀具并重复上述步骤,以此获得刀具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当刀具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相同时,则刀具侧刃无损坏,当刀具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不完全相同时,则刀具侧刃损坏。
24.如此,通过将所测刀具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分别与标准刀具的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进行对比,实现对刀具的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的检测,通过将多组第二尺寸信息进行对比,以此检测刀具的侧刃是否损坏,从而实现刀具的多功能检测,进而提高了刀具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25.图1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刀具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图2中刀具检测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图3中检测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图4中限位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1.刀具检测装置
ꢀꢀꢀꢀꢀꢀꢀꢀꢀꢀꢀꢀꢀꢀꢀꢀꢀꢀꢀ
10
32.对刀仪
ꢀꢀꢀꢀꢀꢀꢀꢀꢀꢀꢀꢀꢀꢀꢀꢀꢀꢀꢀꢀꢀꢀꢀꢀꢀ
11
33.对刀面
ꢀꢀꢀꢀꢀꢀꢀꢀꢀꢀꢀꢀꢀꢀꢀꢀꢀꢀꢀꢀꢀꢀꢀꢀꢀ
12
34.承载座
ꢀꢀꢀꢀꢀꢀꢀꢀꢀꢀꢀꢀꢀꢀꢀꢀꢀꢀꢀꢀꢀꢀꢀꢀꢀ
13
35.支撑件
ꢀꢀꢀꢀꢀꢀꢀꢀꢀꢀꢀꢀꢀꢀꢀꢀꢀꢀꢀꢀꢀꢀꢀꢀꢀ
14
36.检测件
ꢀꢀꢀꢀꢀꢀꢀꢀꢀꢀꢀꢀꢀꢀꢀꢀꢀꢀꢀꢀꢀꢀꢀꢀꢀ
15
37.抵持部
ꢀꢀꢀꢀꢀꢀꢀꢀꢀꢀꢀꢀꢀꢀꢀꢀꢀꢀꢀꢀꢀꢀꢀꢀꢀ
151
38.主体部
ꢀꢀꢀꢀꢀꢀꢀꢀꢀꢀꢀꢀꢀꢀꢀꢀꢀꢀꢀꢀꢀꢀꢀꢀꢀ
1511
39.凸起部
ꢀꢀꢀꢀꢀꢀꢀꢀꢀꢀꢀꢀꢀꢀꢀꢀꢀꢀꢀꢀꢀꢀꢀꢀꢀ
1512
40.弧形面
ꢀꢀꢀꢀꢀꢀꢀꢀꢀꢀꢀꢀꢀꢀꢀꢀꢀꢀꢀꢀꢀꢀꢀꢀꢀ
1513
41.检测部
ꢀꢀꢀꢀꢀꢀꢀꢀꢀꢀꢀꢀꢀꢀꢀꢀꢀꢀꢀꢀꢀꢀꢀꢀꢀ
152
42.避位槽
ꢀꢀꢀꢀꢀꢀꢀꢀꢀꢀꢀꢀꢀꢀꢀꢀꢀꢀꢀꢀꢀꢀꢀꢀꢀ
16
43.凹槽
ꢀꢀꢀꢀꢀꢀꢀꢀꢀꢀꢀꢀꢀꢀꢀꢀꢀꢀꢀꢀꢀꢀꢀꢀꢀꢀꢀ
17
44.销轴件
ꢀꢀꢀꢀꢀꢀꢀꢀꢀꢀꢀꢀꢀꢀꢀꢀꢀꢀꢀꢀꢀꢀꢀꢀꢀ
18
45.限位件
ꢀꢀꢀꢀꢀꢀꢀꢀꢀꢀꢀꢀꢀꢀꢀꢀꢀꢀꢀꢀꢀꢀꢀꢀꢀ
19
46.弹性件
ꢀꢀꢀꢀꢀꢀꢀꢀꢀꢀꢀꢀꢀꢀꢀꢀꢀꢀꢀꢀꢀꢀꢀꢀꢀ
20
47.第一容置槽
ꢀꢀꢀꢀꢀꢀꢀꢀꢀꢀꢀꢀꢀꢀꢀꢀꢀꢀꢀꢀꢀ
21
48.第二容置槽
ꢀꢀꢀꢀꢀꢀꢀꢀꢀꢀꢀꢀꢀꢀꢀꢀꢀꢀꢀꢀꢀ
22
49.限位通孔
ꢀꢀꢀꢀꢀꢀꢀꢀꢀꢀꢀꢀꢀꢀꢀꢀꢀꢀꢀꢀꢀꢀꢀ
23
50.螺纹孔
ꢀꢀꢀꢀꢀꢀꢀꢀꢀꢀꢀꢀꢀꢀꢀꢀꢀꢀꢀꢀꢀꢀꢀꢀꢀ
24
51.紧固件
ꢀꢀꢀꢀꢀꢀꢀꢀꢀꢀꢀꢀꢀꢀꢀꢀꢀꢀꢀꢀꢀꢀꢀꢀꢀ
25
52.刀具
ꢀꢀꢀꢀꢀꢀꢀꢀꢀꢀꢀꢀꢀꢀꢀꢀꢀꢀꢀꢀꢀꢀꢀꢀꢀꢀꢀ
26
53.刀柄
ꢀꢀꢀꢀꢀꢀꢀꢀꢀꢀꢀꢀꢀꢀꢀꢀꢀꢀꢀꢀꢀꢀꢀꢀꢀꢀꢀ
261
54.刀头
ꢀꢀꢀꢀꢀꢀꢀꢀꢀꢀꢀꢀꢀꢀꢀꢀꢀꢀꢀꢀꢀꢀꢀꢀꢀꢀꢀ
262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刀具检测装置,用于对刀具进行检测,包括对刀仪,对刀仪设有对刀面,用于与所述刀具的端面接触以检测刀具的第一尺寸,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承载座、支撑件及检测件,检测件用于检测刀具的第二尺寸,对刀仪设于承载座,支撑件连接承载座且与对刀仪设于承载座的同侧,检测件转动连接支撑件,检测件的一端抵持对刀面,检测件的另一端用于接触刀具的侧面以检测刀具的第二尺寸。
59.上述刀具检测装置检测刀具时,首先,驱动刀具在竖直方向上朝向对刀面移动并使刀具的端面抵持对刀面,使得对刀仪获取第一信息,并以此计算出刀具的第一尺寸信息,然后,驱动刀具移动至检测件背离对刀面的一侧并与检测件间隔设置的位置,刀具的侧面抵持检测件远离对刀面的一端并带动检测件转动,检测件的另一端抵持对刀面,对刀仪获取第二信息,以此计算出刀具的第二尺寸信息,最后,通过多次转动刀具并重复上述步骤,以此获得刀具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当刀具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相同时,则刀具侧刃无损坏,当刀具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不完全相同时,则刀具侧刃损坏。
60.如此,通过将所测刀具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分别与标准刀具的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进行对比,实现对刀具的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的检测,通过将多组第二尺寸信息进行对比,以此检测刀具的侧刃是否损坏,从而实现刀具的多功能检测,进而提高了刀具的加工质量。
61.以下结合附图,对上述本案的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62.请参见图1,图1为刀具26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刀具26包括刀柄261和连接于刀柄261的刀头262,且刀具26整体呈圆柱状,刀具26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记为d1,即为第一尺寸,刀头262的径向长度记为d2,即为第二尺寸。示例性地,刀具26可以为铣刀。
63.请一并参见图2及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刀具检测装置10包括对刀仪11,对刀仪11设有对刀面12,用于与所述刀具26的端面接触以检测刀具26的第一尺寸,刀具检测装置还包括承载座13、支撑件14及检测件15,对刀仪11设于承载座13,支撑件14连接承载座13且与对刀仪11设于承载座13的同侧,检测件15转动连接支撑件14,检测件15的一端抵持对刀面12,检测件15的另一端用于接触刀具26的侧面以检测刀具26的第二尺寸。
64.上述刀具检测装置10检测刀具26时,首先,驱动刀具26在竖直方向上朝向对刀面12移动并使刀具26的端面抵持对刀面12,使得对刀仪11获取第一信息,并以此计算出刀具26的第一尺寸信息,然后,驱动刀具26移动至检测件15背离对刀面12的一侧并与检测件15间隔设置的位置,刀具26的侧面抵持检测件15远离对刀面12的一端并带动检测件15转动,检测件15的另一端抵持对刀面12,对刀仪11获取第二信息,以此计算出刀具26的第二尺寸信息,最后,通过多次转动刀具26并重复上述步骤,以此获得刀具26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当刀具26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相同时,则刀具26侧刃无损坏,当刀具26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不完全相同时,则刀具26侧刃损坏。
6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是,对刀仪11的对刀面12需要一定的预设压力方能触发对刀仪11的检测功能,因此在本技术在利用刀具26的端面抵持对刀面12以检测刀具26的第一尺寸信息时,刀具26的端面对对刀面12的力必然不小于上述预设压力;而当刀具26的侧面未接触检测件15时,仅靠检测件15对对刀面12的抵持力则达不到上述预设压力因此不足以触发对刀仪11的检测功能,而当刀具26的侧面抵持检测件15并通过检测件15抵持对刀仪11时,对刀面12收到的压力则不小于上述预设压力,以获得刀具26的第二尺寸信息。
66.如此,通过将所测刀具26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分别与标准刀具26的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进行对比,实现对刀具26的第一尺寸及第二尺寸的检测,通过将多组第二尺寸信息进行对比,以此检测刀具26的侧刃是否损坏,从而实现刀具26的多功能检测,进而提高了刀具26的加工质量。
67.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件15包括抵持部151和检测部152,抵持部151的
一端转动连接支撑件14远离承载座13的一端,抵持部151的另一端抵持对刀面12,检测部152连接抵持部151,用于接触刀具26以对刀具26的第二尺寸进行检测。
68.如此,当刀具26的侧面抵持并推动检测部152时,检测部152将以与支撑件14的连接处为轴心旋转,检测部152旋转的过程中,检测部152抵持并推动对刀面12,以此通过将刀具26移动的信息转化成对刀面12在竖直方向移动的信息,以使对刀仪11采集刀具26的第二尺寸的信息,使得刀具26第二尺寸的信息的采集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刀具26第二尺寸的检测效率。
69.为便于说明,在图3及图4中分别增加三维坐标系,具体地,三维坐标系中,x方向为抵持部151的延伸方向,z方向为检测部152的延伸方向,y方向垂直于x方向和z方向。
70.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持部15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检测部152的延伸方向,如此,抵持部151和检测部152相互垂直,且抵持部151水平设置,检测部152竖直设置,刀具26在检测第一尺寸时位于检测部152朝向对刀仪11的一侧,刀具26在检测第二尺寸时位于检测部152背离对刀仪11的一侧,因此通过将检测部152竖直设置,用以提供刀具26检测第一尺寸及检测第二尺寸的运动空间,以此,优化了刀具检测装置10空间结构。
71.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部152远离抵持部151的一端设有避位槽16且避位槽16的开口背离对刀仪11,用于避让刀具26。
72.如此,在对沿刀具26延伸方向上的刀头262直径变化的刀具26进行检测时,刀头262抵持检测部152位于避位槽16上侧的位置,刀头262的非检测部位正对避位槽16,以使避位槽16对刀具26的非检测部位进行避位,以使刀具检测装置10适用于沿刀具26延伸方向上刀头262具有变化直径的刀具26,提高了刀具检测装置10的适用范围,使得刀具检测装置10的实用性更好。
73.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抵持部151包括主体部1511及凸起部1512,主体部1511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件14,且主体部1511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检测部152的延伸方向,凸起部1512连接于主体部1511远离支撑件14的一端,且凸起部1512凸设于主体部1511朝向对刀仪11的表面。
74.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部1512朝向对刀面12的表面为弧形面,并记为1513。如此,凸起部1512通过弧形面1513抵持对刀面12,对刀面12随着主体部1511转动时,弧形面1513与对刀面12实现连续性接触,避免刮伤对刀面12,以此降低了凸起部1512对对刀面12的磨损。
75.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14远离承载座13的一端开设有凹槽17,主体部1511远离凸起部1512的一端设于凹槽17内,刀具检测装置10还包括销轴件18,销轴件18沿y方向穿设支撑件14及主体部1511,且销轴件18与主体部1511转动连接。
76.如此,将主体部1511的一端设置在凹槽17内,销轴件18穿过支撑件14及主体部1511用以支撑主体部1511的旋转,以使主体部1511绕销轴件18旋转,通过凹槽17及销轴件18实现主体部1511与支撑件14之间的转动连接,以此简化了刀具检测装置10的结构。
77.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刀具检测装置10还包括限位件19和弹性件20,限位件19连接支撑件14,且限位件19与对刀仪11分别位于支撑件14的相对两侧,弹性件20的两端分别连接限位件19及检测部152,示例性地,弹性件20可以为弹簧。
78.如此,弹性件20的两端分别连接限位件19及检测部152,可以使得检测件15稳定抵
持在对刀面12的表面,防止检测件15围绕销轴件18随意转动,进而影响刀具检测装置10的正常检测功能。
7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的是,虽然设置有弹性件20,但在刀具26的侧面未抵持检测件15时,检测件15对对刀面12的抵持力则达不到对刀仪的预设压力因此不足以触发对刀仪11的检测功能,直至刀具26的侧面抵持检测件15时方可触发对刀仪的检测功能。
80.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9朝向检测部152的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置槽21,检测部152朝向限位件19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容置槽22,第一容置槽21的开口端与第二容置槽22的开口端相对设置,弹性件20的一端抵接于第一容置槽21,弹性件20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容置槽22。
81.如此,弹性件20的相对两端分别盛放于第一容置槽21内及第二容置槽22内,使得弹性件20在限位件19和检测部152上的抵持更加稳定,不易从限位件19和检测部152上脱落,从而提高了刀具检测装置10的实用性。
82.请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9还开设有限位通孔23,支撑件14还设有螺纹孔24,刀具检测装置10还包括紧固件25,紧固件25沿x方向穿过限位通孔23并螺纹连接螺纹孔24,以将限位件19固定于支撑件14上。示例性地,紧固件25可以为螺栓。
83.如此,紧固件25穿过限位通孔23后拧紧紧固件25,便可将限位件19固定到支撑件14上,固定效果好且操作方便快捷。
84.上述刀具检测装置10的作业过程大致如下:
85.首先,通过外部设备(例如:机床)中的驱动机构驱动刀具26由初始位置沿竖直方向朝向对刀面12移动预设距离,使得刀头262的端面抵持对刀面12,此时,对刀仪11获得第一信息,基于第一信息、刀具26的初始位置及刀具26的移动距离获得刀具26的第一尺寸的信息,第一信息、刀具26的初始位置及刀具26的移动距离可直接通过外部设备获得;
86.然后,通过外部设备中的驱动机构驱动刀具26移动至弹性件20的上方,并与检测部152间隔设置,记录此时刀具26的位置为原始位置,通过外部设备中的驱动机构驱动刀具26朝向检测部152移动预设距离,以使刀头262的侧面抵持检测部152并施加一定的压力,检测部152带动抵持部151抵持对刀面12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对刀仪11获得第二信息,基于第二信息、刀具26的原始位置及刀具26移动的预设距离获得刀具26的第一组第二尺寸信息,第二信息、刀具26的原始位置及刀具26移动的预设距离可直接通过外部设备获得;最后,通过外部设备的驱动机构驱动刀具26复位并带动刀具26旋转一角度,通过外部设备中的驱动机构驱动刀具26朝向检测部152移动预设距离,以使刀头262的不同角度的侧面抵持检测部152,检测部152带动抵持部151抵持对刀面12,对刀仪11获得第二信息,基于第二信息、刀具26的原始位置及刀头262的移动距离获得刀头262的第二组第二尺寸信息,重复上述动作至刀头262旋转360度,并以此获得刀头262的多组第二尺寸信息,当刀头262的每一组的第二尺寸信息相同时,则说明刀头262的侧刃无损坏,当刀头262的任意两组的第二尺寸信息不完全相同时,则刀头262的侧刃损坏。
8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
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8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