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3-01-06 01:40: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偏光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液晶显示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更便捷,如手机、电脑、电视等很多电子产品上都有液晶显示装置,而决定液晶显示装置使用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偏光片。偏光片可消除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元件层因电极基质施加的电场发生改变,产生了通过液晶显示元件层的光学衬比,导致了液晶显示装置上出现的偏振光。现有技术中,市面上的偏光片大都只能消除窄范围视角的偏振光问题,无法解决宽视角的问题,从而降低使用者的交互式体验。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用户视觉体验,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层、第一偏光片层、压敏胶层、第二偏光片层及第二相位差膜层;
6.所述第一偏光片层通过压敏胶层与第二偏光片层复合粘接,所述第一偏光片层远离第二偏光片层的一侧复合有第一相位差膜层,所述第二偏光片远离第一偏光片层的一侧复合有第二相位差膜层,所述第一偏光片层与第二偏光片层的吸收轴相互垂直;
7.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的慢轴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层的吸收轴之间形成30~35
°
的夹角,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的面内相位差re1为470~480nm,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的慢轴与所述第二偏光片层的吸收轴之间形成55~60
°
的夹角,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的面内相位差re2为λ/4;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及第二相位差膜层的面内相位差re满足以下公式:
8.re=(nx-ny)
×
d;其中,面内相位差re指的是在23℃下,使用波长λ为590nm的光测定的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值,nx和ny分别表示590nm波长下慢轴方向和快轴方向的膜层的折射率,d(nm)表示膜层的厚度。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层为聚乙烯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层为碘系偏光片。
10.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中,所述第一偏光片层包括pva膜层及复合在所述pva膜层上下表面的tac膜层。
11.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中,所述压敏胶层的厚度为4~12μm。
12.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中,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的厚度为20~30μm,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的厚度为30~40μm。
13.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中,还包括有离型膜层,所述离型膜层分别复合在第一相位差膜层及第二相位差膜层的外表面。
14.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装设在显示模组中,由于采用双偏光片层及双相位差膜层结构的设置,第二偏光片层与第一偏光片层的吸收轴垂直设置,第一偏光片可将显示模组发出的背光转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通过第二偏光片时发生折射,且偏光片层上复合有相位差膜层,可使得线偏振光通过上偏光片时的折射角增加,使用者可从不同方向均可看清显示图像,从而达到增加偏光片可视角度,优化终端产品显示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偏光片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19.实施例1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层10、第一偏光片层20、压敏胶层30、第二偏光片层40及第二相位差膜层50。
21.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通过压敏胶层30与第二偏光片层40复合粘接,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远离第二偏光片层40的一侧复合有第一相位差膜层10,所述第二偏光片远离第一偏光片层20的一侧复合有第二相位差膜层50,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与第二偏光片层40的吸收轴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装设在显示模组上,第一偏光片层20及第二偏光片层40可对显示模组发出的光线起到滤光显现的作用。
22.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10的慢轴c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的吸收轴a之间形成30
°
的夹角,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10的面内相位差re1为470nm,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慢轴d与所述第二偏光片层40的吸收轴b之间形成60
°
的夹角,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面内相位差re2为λ/4;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10及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面内相位差re满足以下公式:
23.re=(nx-ny)
×
d;其中,面内相位差re指的是在23℃下,使用波长λ为590nm的光测定的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值,nx和ny分别表示590nm波长下慢轴方向和快轴方向的膜层的折射率,d(nm)表示膜层的厚度。
24.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偏光片层及双相位差膜层结构的设置,第二偏光片层40与第一偏光片层20的吸收轴垂直设置,第一偏光片层20可将显示模组发出的背光转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通过第二偏光片层40时发生折射,且偏光片层上复合有相位差膜层,可使得线偏振光通过上偏光片时的折射角增加,使用者可从不同方向均可看清显示图像,从而达到增加偏光片可视角度,优化终端产品显示效果的目的。
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为聚乙烯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层40为碘系偏光片。
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包括pva膜层201及复合在所述pva膜层201上下表面的tac膜层202。本实施例中,tac膜层202为三醋酸纤维素膜,pva膜层201为聚乙醇膜。需
要说明的是,第一偏光片层20中起偏振作用的核心膜材是pva膜层201,pva膜层201决定了第一偏光片层20的偏光性能、透过率、色调等关键光学指标。tac膜层202作为pva膜层201的支撑体,可保护pva膜层201不受水汽、紫外线及其他外界物质的损害,保证了第一偏光片层20的环境耐候性。
27.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层30的厚度为4μm。
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10的厚度为20μm,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厚度为30μm。
29.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离型膜层60,所述离型膜层60分别复合在第一相位差膜层10及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外表面。本实施例中,离型膜层60的设置,可有效保护本实用新型不受外力损伤。
30.实施例2
3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增大可视角度的复合偏光片结构,包括第一相位差膜层10、第一偏光片层20、压敏胶层30、第二偏光片层40及第二相位差膜层50。
32.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通过压敏胶层30与第二偏光片层40复合粘接,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远离第二偏光片层40的一侧复合有第一相位差膜层10,所述第二偏光片远离第一偏光片层20的一侧复合有第二相位差膜层50,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与第二偏光片层40的吸收轴相互垂直。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装设在显示模组上,第一偏光片层20及第二偏光片层40可对显示模组发出的光线起到滤光显现的作用。
33.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10的慢轴c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的吸收轴a之间形成35
°
的夹角,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10的面内相位差re1为480nm,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慢轴d与所述第二偏光片层40的吸收轴b之间形成55
°
的夹角,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面内相位差re2为λ/4;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10及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面内相位差re满足以下公式:
34.re=(nx-ny)
×
d;其中,面内相位差re指的是在23℃下,使用波长λ为590nm的光测定的膜层的面内相位差值,nx和ny分别表示590nm波长下慢轴方向和快轴方向的膜层的折射率,d(nm)表示膜层的厚度。
35.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偏光片层及双相位差膜层结构的设置,第二偏光片层40与第一偏光片层20的吸收轴垂直设置,第一偏光片层20可将显示模组发出的背光转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通过第二偏光片层40时发生折射,且偏光片层上复合有相位差膜层,可使得线偏振光通过上偏光片时的折射角增加,使用者可从不同方向均可看清显示图像,从而达到增加偏光片可视角度,优化终端产品显示效果的目的。
3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光片层20为聚乙烯偏光片,所述第二偏光片层40为碘系偏光片。
37.进一步的,所述压敏胶层30的厚度为12μm。
3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相位差膜层10的厚度为30μm,所述第二相位差膜层50的厚度为40μm。
39.本实用新型可装设在显示模组中,由于采用双偏光片层及双相位差膜层结构的设置,第二偏光片层与第一偏光片层的吸收轴垂直设置,第一偏光片可将显示模组发出的背光转为线偏振光,线偏振光通过第二偏光片时发生折射,且偏光片层上复合有相位差膜层,可使得线偏振光通过上偏光片时的折射角增加,使用者可从不同方向均可看清显示图像,
从而达到增加偏光片可视角度,优化终端产品显示效果的目的。
4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