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3 07:35: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 mini led)背光模组(如,mini led灯板)是当下显示行业主流光源模式之一,包括mini led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拥有比传统的显示装置更高的峰值亮度、更长的寿命以及更低的功耗,采用mini led背光模组做背光源的电子设备不仅可以轻松提高屏幕亮度和画面清晰度,而且在功耗和寿命等方面又能够拥有更好的表现。然而,mini led背光模组虽然实现了对mini led灯珠密集分布的分区控制,但同时衍生出光晕的问题,从而影响mini led背光模组所应用的显示装置的显示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基板;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发光层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用于出射光线;光折射层,所述光折射层包括多个第一介质部及多个第二介质部,所述第一介质部覆盖于所述发光单元的表面,所述第二介质部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之间;所述第一介质部对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n1,所述第二介质部对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的折射率为第二折射率n2,其中,n1>n2。
4.其中,所述光折射层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具有透光面;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具有第一折射范围l及第二折射范围l',其中,所述第一折射范围l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经空气介质在所述透光面的发光范围的半径距离,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经所述覆盖所述发光单元的第一介质部及所述第二介质部折射在所述透光面的发光范围的半径距离,且所述第一折射范围l与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满足:l'< l。
5.其中,所述第二介质部与所述第一介质部之间具有第一交界面,所述第二介质部与另一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之间具有第二交界面,所述第一交界面、所述第二交界面与所述基板围设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第二介质部,且所述收容空间的横截面为楔形。
6.其中,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包括第一子折射范围l1、第二子折射范围l2、第三子折射范围l3,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介质部内的折射范围,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介质部内的折射范围,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内的折射范围,且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满足:l'= l1 l2 l3;
所述第一介质部具有高度h,所述高度h包括第一子高度h1、第二子高度h2、第三子高度h3,所述第一子高度h1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介质部内的折射高度,所述第二子高度h2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介质部内的折射高度,所述第三子高度h3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内的折射高度,且所述高度h满足:h= h1 h2 h3;所述第一子高度h1满足:;式中,a表示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相对于所述基板的出光角度,θ表示所述第二介质于背离所述基板的一端具有的端角,d表示所述第二介质的中心点与所述发光单元的距离;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满足:。
7.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折射至所述第一交界面处具有角度α1,其中,角度α1满足:;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交界面处还具有角度β1,其中,角度β1满足:;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交界面处还具有角度b,其中,角度b满足:;所述第二子高度h2满足:;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满足:。
8.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交界面处还具有角度α2,其中,角度α2满足:;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交界面处还具有角度β2,其中,角度β2满足:;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交界面处还具有角度c,其中所述角度c满足:
;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满足:。
9.其中,所述发光单元中相邻两者之间的中心点距离为p,所述中心点距离p满足:p ≤(l1 l2 l3)*2。
10.其中,所述光折射层还用于对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进行散热。
1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发光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12.其中,所述光折射层的出光面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光折射层还作为所述显示装置中的支持件。
13.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发光层及光折射层,所述光折射层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一介质部及第二介质部,所述第一介质部对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进行折射,所述第二介质部对所述第一介质部出射的光线进行折射,也就是所述光折射层对所述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进行两次折射,从而实现对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也称为光场)的收束,从而调整单个发光单元对应的发光区域的分布,进而协调多个发光区域之间的光场的耦合,进而针对性的减少光晕问题发生的可能,达到显示装置整体发光的均衡性,增加产品品质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16.图2是一实施方式中图1提供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提供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又一实施方式中图1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图2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组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1.图7是图1中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图1中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图1中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10是图1中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
diode,led)、迷你发光二极管(mini light emitting diode,mini led)等显示装置1中,所述背光模组10在所述显示装置1中起到提供面光源的作用。可以理解地,所述背光模组10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显示装置1中,所述背光模组10的应用场景不应当成为对本实施方式提供的背光模组10的限定。
32.所述基板11可以为在所述背光模组10中起到承载的作用,用于承载所述发光层12及所述光折射层13。所述基板1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 ,tft)基板,所述tft基板用于提供和传输电信号。所述基板1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多个子基板拼接而成的分体式基板或一体结构的基板。当所述基板11为多个子基板拼接而成的分体式基板时,所述子基板承载部分所述发光层12及所述光折射层13,从而便于进行所述mini led显示装置1实现分区控制,从而达到更加精良的显示效果。
33.所述发光层12可以为设置于所述基板11上,所述发光层12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贴合于所述基板11设置。所述发光层12可以为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发光单元121,所述发光单元121的间隔距离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相等或大致相等,从而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达到均匀的画面显示效果。
34.所述发光单元121可以为led发光单元或mini led发光单元。mini led发光单元的尺寸更小、间距更细密,mini led发光单元的晶粒尺寸在75μm-300μm之间。因此,所述发光单元121为mini led发光单元时,所述背光模组10所应用的显示面板的画面清晰度较高。
35.所述光折射层13可以为用于折射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从而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路径,进而调整所述发光单元121对应的发光区域的分布。所述光折射层13可以为贴合于所述基板11的表面及所述发光层12的表面进行设置。所述光折射层13可以为包括多个第一介质部131及多个第二介质部132。所述第一介质部131的数量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等同于所述发光单元121的数量进行设置,从而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进行全面的调整,进而使得所述背光模组10所应用的显示装置1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36.所述第一介质部131覆盖于所述发光单元121的表面,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可以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在各个方向出射的光线进行折射,从而实现对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分布区域的调整。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截面为倒梯形(参阅图2及图4)或近似为倒梯形(参阅图3)的结构。多个所述第一介质部131的形状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相同或大致相同,从而便于进行工艺流程的实现,以及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具有均匀的显示效果。所述第一介质部131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玻璃、有机玻璃、或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pv)材料或其他透明材料等,从而在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具有折射效果的同时,保障了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透光率,进而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达到良好的画面显示效果。
37.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可以为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之间,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可以为贴合于所述第一介质部131表面设置,从而达到更好的折射效果及更加均匀的显示效果。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截面为楔形(参阅图2)、或近似楔形(图3)、或梯形(参阅图4)、或近似于梯形的结构设计。多个所述第二介质部132的形状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相同或大致相同,从而便于工艺流程的实现,及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最终具有均匀的显示效果。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可以为折射率小于第一介质部131的透明材料,在本申
请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为空气为例进行示意,从而在低工艺成本的条件下,使得所述发光单元121的出射光线在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及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中实现双折射,从而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21的出射光线的折射路径,进而实现对所述发光层12的发光区域的调整。
38.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率为第一折射率,当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为玻璃时,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率约为1.5,当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为有机玻璃时,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率约为1.49,当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为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pv)材料时,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率约为1.52~1.55。
39.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率为第二折射率,当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为空气时,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率约为1。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也可以为除了空气之外的其他实体介质,比如,pv材料,有机玻璃等,只要满足第二介质部132的第二折射率n2小于所述第一介质部131的第一折射率n1即可。
40.综上所述,所述光折射层13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一介质部131及第二介质部132,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进行折射,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对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出射的光线进行折射,也就是所述光折射层13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进行两次折射,从而实现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发出的光线(也称为光场)的收束,从而调整单个发光单元121对应的发光区域的分布,进而协调多个发光区域之间的光场的耦合,进而针对性的减少光晕问题发生的可能,达到显示装置1整体发光的均衡性,增加产品品质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41.请参阅图2及图5,图5是图2中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5所示的局部放大图a即为图2中所示的a的范围。所述光折射层13在背离所述基板11的一侧具有透光面133。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具有第一折射范围l及第二折射范围l'。其中,所述第一折射范围l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经空气介质在所述透光面133的发光范围的半径距离。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经所述覆盖所述发光单元121的第一介质部131及所述第二介质部132折射在所述透光面133的发光范围的半径距离,且所述第一折射范围l与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满足:l'< l。
42.所述光折射层13在背离所述基板11的一侧具有透光面133。当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与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在背离所述基板11的一侧共面时,所述透光面133可以为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与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在背离所述基板11一侧的表面共同组成的平面。当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与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不共面时,所述透光面133可以为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于背离所述基板11的一侧的表面共同组成的平面。
43.所述第一折射范围l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经空气介质在所述透光面133的发光范围的半径距离,即所述发光单元121在表面没有设置光折射层13时,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经空气介质折射到所述透光面133的发光范围的半径距离。所述发光单元121在发光的过程中为向周侧出射光线,即在所述透光面133上投射成圆形或大致为圆形的发光范围,并定义其半径距离为所述第一折射范围l。
44.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经所述覆盖所述发光单元
121的第一介质部131及所述第二介质部132折射在所述透光面133的发光范围的半径距离。所述发光单元121在发光的过程中为向周侧出射光线,即在所述透光面133上投射成圆形或大致为圆形的发光范围,并定义其半径距离为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还可以为覆盖所述第一介质部131、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及另一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
45.所述第一折射范围l与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满足l'< l,由于所述第一介质部131的第一折射率n1大于所述第二介质部132的第二折射率n2,通过调整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及所述第二介质部132的结构设计,可最终使得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最终小于所述第一折射范围l,从而使得所述发光单元121的出射的光线实现向垂直方向靠拢的收束,相对于表面未设置所述光折射层13的发光单元121而言,可以减少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重叠,进而减少所述显示装置1中光晕的产生,进而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1正常运行及画面显示效果。
46.请再次参阅图2及图5。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与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之间具有第一交界面134。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与另一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之间具有第二交界面135。所述第一交界面134、所述第二交界面135与所述基板11围设成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且所述收容空间的横截面为楔形。
47.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与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之间具有第一交界面134,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可以为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与所述第一介质部131贴合设置时所共同形成的界面。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可以为平面或大致为平面,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第一交界面134为平面为例进行示意,从而便于工艺流程的实现及所述发光单元121的出射的光线的路径的设计及计算。
48.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与另一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之间具有第二交界面135,所述第二交界面135可以为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与另一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贴合设置时所共同形成的界面。所述第二交界面135可以为平面或大致为平面,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第二交界面135为平面为例进行示意,从而便于工艺流程的实现及所述发光单元121的出射的光线的路径的设计及计算。
49.所述第一交界面134、所述第二交界面135可以为与所述基板11共同围设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且所述收容空间的横截面为楔形,楔形的设计使得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及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具有更加稳固的结构效果。所述第二介质部132的横截面可以为楔形,在本实施方式的示意图中,以所述第二介质部132为横截面为楔形的空气结构为例进行示意,从而便于工艺流程的实现,使得所述背光模组10具有低的工艺成本,且便于进行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路径的设计和计算,从而实现减少所述显示装置1光晕问题的产生。
50.请再次参阅图5。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包括第一子折射范围l1、第二子折射范围l2、第三子折射范围l3。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范围。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内的折射范围。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范围,且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满足:l'= l1 l2 l3。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具有高度h,所述高度h包括第一子高度h1、第二子高度h2、第三子高度h3。所述第一子高度h1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高度。所述第二子
高度h2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内的折射高度。所述第三子高度h3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高度,且所述高度h满足:h= h1 h2 h3。所述第一子高度h1满足:。
51.式中,a表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相对于所述基板11的出光角度,θ表示所述第二介质于背离所述基板11的一端具有的端角,d表示所述第二介质的中心点与所述发光单元121的距离。
52.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满足:。
53.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可以为包括第一子折射范围l1、第二子折射范围l2、第三子折射范围l3。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与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可以为相互连接,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可以为与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背离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的一端相互连接。
54.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范围,即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范围在所述透光面133的投影的距离,且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单侧出射的光线的折射范围。
55.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内的折射范围,即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内的折射范围在所述透光面133的投影的距离,且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单侧出射的光线的折射范围。
56.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范围,即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范围在所述透光面133的投影的距离,且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单侧出射的光线的折射范围。
57.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满足:l'= l1 l2 l3,即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为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及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的总和。
58.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具有高度h,所述高度h可以为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在垂直于所述基板11的方向上的高度。所述高度h可以为包括第一子高度h1、第二子高度h2、第三子高度h3,所述第一子高度h1与所述第二子高度h2可以为相互连接,所述第三子高度h3可以为与所述第二子高度h2背离所述第一子高度h1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第一子高度h1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范围在垂直距离上的高度。所述第二子高度h2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内的折射范围在垂直距离上的高度。所述第三子高度h3可以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内的折射范围在垂直距离上的高度。
59.所述高度h满足:h= h1 h2 h3,即所述高度h为所述第一子高度h1、所述第二子高度h2及所述第三子高度h3的总和。
60.所述第一子高度h1可以为满足:。
61.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可以为满足:。
62.所述出光角度a表示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相对于所述基板11的出光角度,所述出光角度a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20
°
、或30
°
、或45
°
等。
63.所述端角θ表示所述第二介质于背离所述基板11的一端具有的端角,所述距离d表示所述第二介质的中心点与所述发光单元121的距离。当调整所述端角θ及所述距离d时,所述第一子高度h1及所述第一子折射范围l1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使得最终的所述高度h及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发生改变,从而可以调整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路径,实现对所述发光区域的调整,进而可以减少所述光晕问题的产生,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1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64.请再次参阅图5。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折射至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处具有角度α1。其中,角度α1满足:。
65.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处还具有角度β1。其中,角度β1满足:。
66.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处还具有角度b。其中,角度b满足:。
67.所述第二子高度h2满足:。
68.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满足:。
69.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折射至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处具有角度α1,当所述端角θ发生改变时,所述角度α1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处还具有角度β1,当所述角度α1发生改变时,所述角度β1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处还具有角度b,当所述端角θ及所述角度β1发生改变时,角度b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子高度h2及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发生相应的变化。
70.当调整所述端角θ及所述距离d时,所述第二子高度h2及所述第二子折射范围l2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使得最终的所述高度h及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发生改变,从而可以调整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路径,实现对所述发光区域的调整,进而可以减少光晕问题的产生,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1的正常运行及具有良好的画面显示效果。
71.请再次参阅图5。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交界面135处还具有角度α2,其中,角度α2满足:。
72.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交界面135处还具有角度β2。其中,角度β2满足:。
73.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交界面135处还具有角度c。其中所述角度c满足:。
74.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满足:。
75.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二交界面135处还具有角度α2,当所述端角θ发生改变时,所述角度α2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处还具有角度β2,当所述角度α2发生改变时,所述角度β2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在所述第一交界面134处还具有角度c,当所述端角θ及所述角度β2发生改变时,角度c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使得所述第三子高度h3及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发生相应的变化。
76.当调整所述端角θ及所述距离d时,所述第三子高度h3及所述第三子折射范围l3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进而使得最终的所述高度h及所述第二折射范围l'发生改变,从而可以调整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的折射路径,实现对所述发光区域的调整,进而可以减少所述光晕问题的产生,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1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77.请参阅图6,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所述发光单元121中相邻两者之间的中心点距离为p,所述中心点距离p满足:p ≤(l1 l2 l3)*2。
78.所述发光单元121中相邻两者之间的中心点距离可以为p,当所述中心点距离p小于(l1 l2 l3)*2时,通过对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及所述第二介质部132的结构的调整,即通过调整所述端角θ及所述距离d,使得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产生相对较少的重叠,进而在保障所述显示装置1不存在暗影的同时,有效减少所述显示装置1存在的光晕问题。
79.当所述中心点距离p等于(l1 l2 l3)*2时,通过对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及所述第二介质部132的结构的调整,即通过调整所述端角θ及所述距离d,使得所述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没有或几乎没有重叠的产生,进而消除所述显示装置1存在的光晕问题,使得所述显示装置1达到整体发光的均匀性,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1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进而增加其产品的品质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
80.请参阅图7及图8,图7是图1中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述光折射层13还用于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发出的光线进行散热。
81.所述背光模组10还包括反射板14、扩散板15及光学膜材16,所述反射板14用于将所述背光模组10照射至所述反射板14的光线朝向背光模组10所应用的显示装置1的显示面板20出射,所述扩散板15用于将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均匀地进行反射和散射,从而保证所述显示装置1的屏幕亮度的一致性,所述光学膜材16用于提升所述显示装置1的显示亮度及显示效果。
82.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贴合于所述反射板14进行设置,从而将所述发光单元121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反射板14进行散热,进而减少所述发光单元121因工作温度过高而产生的损坏,进而保障了所述背光模组10的正常运行。
83.所述显示装置1还包括背板30,所述反射板14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贴合于所述背板30进行设置,从而将热量直接传递至所述背板30进行散热,增强所述背光模组10的散热效果,保障了所述背光模组10的正常运行。
84.所述反射板14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与所述背板30之间设置有热传导件60。所述热传导件60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散热胶或其他散热材料,所述热传导件60可用于固定所述反射板14,且可将所述反射板14的热量传导至背板30进行散热,从而使得所述发光单元121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的散热,从而减少所述发光单元121因工作温度过高而产生的损坏,进而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1的正常工作及运行。
85.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所述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20及如前面任意实施方式所述的背光模组10,所述显示面板20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0的发光层12背离所述基板11的一侧。
86.所述显示装置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包括所述显示面板20及所述背光模组10,所述显示装置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还包括背板30、边框40及胶框50等。所述胶框50用于固定且承载所述显示面板20、所述光学膜材16及所述扩散板15,所述边框40用于固定所述显示面板20,所述背板30用于固定且承载所述背光模组10等。
87.所述背光模组10可以为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20提供面光源。所述显示面板20可以为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0的发光层12背离所述基板11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20可以为用于接收所述背光模组10发射的光线,并最终呈现出显示画面。所述背光模组10包括具有不同折射率的第一介质部131及第二介质部132,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进行折射,所述第二介质部132对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出射的光线进行折射,也就是所述光折射层13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进行两次折射,从而实现对所述发光单元121出射的光线(也称为光场)的收束,从而调整单个发光区域的分布,进而协调多个发光区域之间的光场的耦合,进而针对性的减少光晕问题发生的可能,使得所述显示面板20达到均匀且优良的显示效果。
88.请参阅图9及图10,图9是图1中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提供的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a线的截图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述光折射层13的透光面133与所述显示面板20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光折射
层13还作为所述显示装置1中的支持件。
89.所述光折射层13的透光面133可以为与所述显示面板20之间具有间隙,从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20在在受到外力按压时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进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20不易发生损坏。所述光折射层13可以为作为所述显示装置1中的支持件,相对于传统的光学支柱而言,传统的光学支柱在光学腔内会吸光和反光,一定程度影响光学显示效果,且传统的光学支柱一般需要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基板11上,容易从所述基板11上脱落,造成所述显示装置1的显示效果异常,且传统的光学支柱一般通过尖端支撑光学膜片,当对显示面板20按压时,尖端的支柱可能会损伤膜片。所述光折射层13作为所述显示装置1中的支持件,可在有效降低工艺成本的同时,使得所述显示面板20不易发生损坏。
90.所述相邻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依次高低间隔的设置,从而使得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与所述显示面板20之间具有高低不同的间隙,进而有效避免了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与所述显示面板20之间发生粘连,进而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1的正常工作及运行。
91.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设置于基板11中间部分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低于设置于基板11周侧部分的所述第一介质部131,由于所述显示面板20中间部分易发生凹陷形变,从而进而使得所述第一介质部131在支撑所述显示面板20的同时,为所述显示面板20的中间部分留出可容纳变形的空间,从而使得所述显示面板20在受到外力按压时不易发生损坏,进而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1正常的工作运行及具有稳定的画面显示效果。
92.在本技术中提及“实施例”“实施方式”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所述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此外,还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各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在相互之间不存在矛盾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又一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的实施例。
9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