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2022-10-13 06:5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2.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它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污染着越来越多的湖泊、流动河道,目前多采用药剂投放等方式改善水库、湖泊、河流等的水质,但药剂只是将有机物转换成其他物质,不能彻底消除,且水质净化功能不能持续,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方法;该用于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装置及方法是专为流动水体水质净化设计而成,本方案利用菌种彻底消化有机物,可实现对水体长效、不间断的改良净化,成本也比较低。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装置,包括浮标以及与浮标连接的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菌群层、内网桶、营养层以及外网桶;所述菌群层包括菌种以及培养基,所述营养层包括带有网窝的麦饭石颗粒。
6.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内网桶包括内底网以及周向焊接于内底网上的若干根棱柱。
7.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内网桶的制造。
8.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外网桶包括外底网以及与周向焊接于外底网上的外网片。
9.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外网桶的制造。
10.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内底网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穿过外底网螺纹连接有螺母。
11.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内网桶、外网桶的连接。
12.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浮标连接有绳索,绳索与净化机构连接。
13.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净化机构悬浮在水体中。
14.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外网桶焊接有连接环,连接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置有绳索孔,绳索孔连接有副绳索,副绳索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与绳索连接。
15.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绳索与净化机构的连接。
16.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密封盖包括与外网桶顶部盖接的外盖以及设置在外盖内且与内网桶顶部盖接的内盖;所述外盖的底部焊接有凸缘,凸缘与连接环螺纹连接。
17.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防止净化机构放置不正时,菌群层和营养层从上
方大量倾斜倒出。
18.本发明进一步改进中,上述内网桶顶部套接有橡胶密封圈,橡胶密封圈与内盖连接。
19.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内网桶盖接严实。
20.一种利用所述用于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装置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1.(1)将发酵完成的菌种及培养基装填至净化机构的内网桶内,在内网桶与外网桶之间装填带有网窝的麦饭石颗粒;
22.(2)利用浮标和绳索将净化机构悬浮在水体内;
23.(3)内网桶里的菌种遇水后大量增殖,并向外层浸润,带有网窝的麦饭石颗粒既可吸附菌种,又能吸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及植物,为菌种提供二次营养源,并控制菌种持续、稳定向水体扩散;
24.(4)每两个月更新一次菌种及培养基。
25.通过上述设计,本方案可更便于实施。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7.本发明是专为流动水体水质净化设计而成,本方案利用菌种彻底消化有机物,可实现对水体长效、不间断的改良净化,成本也比较低。
附图说明
28.为更清楚地说明背景技术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29.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外网桶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内网桶结构示意图。
32.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内网桶俯视结构示意图。
33.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密封盖打开示意图。
34.图中所示:1-外网桶;2-连接环;3-内网桶;4-棱柱;5-内底网;6-连接柱;7-外盖;8-内盖;9-凸缘;10-绳索孔;11-副绳索;12-连接块;13-绳索;14-浮标;15-橡胶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37.同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8.如图1-图5所示,一种用于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装置,包括浮标14以及与浮标14连接的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菌群层、内网桶3、营养层以及外网桶1;所述菌群层包括菌种以及培养基,所述营养层包括带有网窝的麦饭石颗粒。
39.目前多采用药剂投放等方式改善水库、湖泊、河流等的水质,但药剂只是将有机物转换成其他物质,不能彻底消除,且水质净化功能不能持续,处理成本较高。
40.因此,本技术摈弃药剂处理,而采用生物治理,彻底消除有机物,且可持续净化水质,成本也比较低。
41.其中,所述内网桶3包括内底网5以及周向焊接于内底网5上的若干根棱柱4;使用时,直接将棱柱4周向焊接在内底网5即可。
42.其中,所述外网桶1包括外底网以及与周向焊接于外底网上的外网片;使用时,直接将外网片弯成桶装并周向焊接在外底网上即可。
43.其中,所述内底网5的底部焊接有连接柱6,连接柱6穿过外底网螺纹连接有螺母;使用时,外底网上开设连接孔,连接柱6穿过连接孔与螺母连接,外网桶1与内网桶3安装完毕。
44.其中,所述浮标14连接有绳索13,绳索13与净化机构连接;浮标14与绳索13可以很好的将净化机构悬浮在水体内,净化水质。
45.其中,所述外网桶焊接有连接环2,连接环2螺纹连接有密封盖,密封盖上周向设置有至少四个绳索孔10,绳索孔10连接有副绳索11,副绳索11连接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与绳索13连接;四根副绳索11的设置可更利于净化机构放置稳定,使用时,连接块12底部设置有四个通孔,与四根副绳索11一一相系,连接块12的顶部设置一个通孔,与绳索13连接。
46.其中,所述密封盖包括与外网桶1顶部盖接的外盖7以及设置在外盖7内且与内网桶3顶部盖接的内盖8;所述外盖7的底部焊接有凸缘9,凸缘9与连接环2螺纹连接;外盖7和内盖8均采用圆桶结构,内盖8焊接在外盖7内侧,使用时,将外盖7盖在外网桶1上,此时内盖8也盖在了内网桶3上,然后用螺栓将外盖凸缘9与连接环2连接即可。
47.其中,所述内网桶3顶部套接有橡胶密封圈15,橡胶密封圈15与内盖8连接;橡胶密封圈15的设计,可更便于内盖8盖接严实。
48.一种利用所述用于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装置的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9.(1)将发酵完成的菌种及培养基装填至净化机构的内网桶3内,在内网桶3与外网桶1之间装填带有网窝的麦饭石颗粒;
50.(2)利用浮标14和绳索13将净化机构悬浮在水体内;
51.(3)内网桶3里的菌种遇水后大量增殖,并向外层浸润,带有网窝的麦饭石颗粒既可吸附菌种,又能吸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及植物,为菌种提供二次营养源,并控制菌种持续、稳定向水体扩散;
52.(4)每两个月更新一次菌种及培养基。
53.本发明旨在通过可固定、可连续使用的微生物培养装置,来有效解决流动水体的水质净化难题,为湖泊、流动河道的水质净化处理提供了操作性极强的方案。
54.原理:本装置采用套接的双网桶设计,套壁为直径2mm的不锈钢网片,内网桶内装填发酵完成的浓缩菌种及培养基(培养基为水溶性较差的植物类原料),外网桶内装填网窝丰富的麦饭石颗粒。
55.上方采用绳索与标志性浮标相连(可根据水深及水温调整柱体在水体中的悬浮深度),内网桶的微生物(菌种)遇水后大量增殖,并向外层浸润,外网桶内的网窝状麦饭石颗粒既可吸附微生物,同时又能吸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及植物,为微生物提供二次营养源,并控制微生物持续、稳定向水体扩散,实现对水体长效、不间断的改良净化。
56.本方案的优点:
57.1、本装置为不锈钢材质放置于水体中使用寿命长,节省人力成本及耗材消耗,利于水体治理的常态化、长效治理机制。
58.2、内网桶内的培养基为水溶性较慢的植物性原料,它可持续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营养源,防止菌群快速被水流带走。
59.3、外网桶内的网窝状颗粒不仅可吸附微生物,而且还可吸附水体中的浮游生物、植物,为从内网桶溢出来的微生物提供二次营养供给,确保微生物的活性状态持续更久。
60.4、内网桶里添加的微生物以厌氧菌群为主导(乳酸菌、酵母菌),辅以好氧菌确保在较深水位,水体溶解氧缺乏的情况下,里面的微生物也能正常生长,达到持续净化水体的效果。
61.5、本装置底部也采取网孔设计,使溢出来的微生物对水体底部的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实现对所净化水体的立体全方位净化目的。
62.6、本装置上部连接浮标,可根据水体深度调节连接绳索,以达到对不同深度水体的生物净化。
63.7、经试用,本装置可净化水体的面积为7000平方米水面。
64.8、每两个月加注一次微生物菌种及培养基,实用性及操作性较高。
65.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发明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