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与流程

2022-09-15 06:16: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现有的显示屏中除了平面显示屏之外,还包括折叠显示屏、曲面显示屏等多种需要对屏体进行形变的显示屏。而在此过程中,屏体部分区域会因整体的形变而受到弯折、拉伸或产生褶皱,由此对屏体内部的电路走线、电子元件等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可能会导致屏体内部走线接触不良、断裂,或者,可能会使得某些易受腐蚀的电路部分暴露在外,使得屏体本身可能会出现的不良放大,最终导致显示屏出现显示异常,严重影响了显示屏的可靠性。
3.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改善弯折、拉伸等形变后屏体可靠性下降问题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能够使得显示模组具有形变余量,降低在显示模组发生形变时其中的电子元件损坏的可能性,最终得到可靠性高的显示模组。
5.第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
6.在屏体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连接转移层;
7.对转移层进行预处理,转移层形变并带动屏体形变,以使得屏体具有形变余量;
8.将屏体背离转移层的一侧与支撑层连接设置;
9.将转移层剥离。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屏体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连接转移层的步骤包括:提供待处理的屏体;提供转移层,将转接层粘接贴合于屏体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侧表面。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对转移层进行预处理包括:使得转移层收缩,带动屏体收缩以在自身厚度方向形成凹凸表面;或者,对转移层进行预处理包括:使得转移层拉伸,带动屏体拉伸并增加在屏体厚度方向上的正投影面积。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对转移层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将转移层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并持续预设时间,以使得转移层收缩或拉伸。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将转移层由屏体剥离的步骤之后,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在屏体背离支撑层的一侧设置功能层。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屏体背离支撑层的一侧设置功能层包括:在屏体背离支撑层的一侧设置偏光片和盖板,偏光片设置于屏体与盖板之间。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屏体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侧连接转移层的步骤之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提供屏体;将屏体连接于基板。
1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对转移层进行预处理的步骤之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将基板剥离。
17.第二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具有形变状态和复位状态且能够在形变状态以及复位状态间切换,显示模组包括:支撑层;屏体,与支撑层层叠设置;在形变状态下,支撑层对屏体提供支撑力使屏体具有形变余量;在复位状态下,支撑层与屏体折弯设置,屏体利用形变余量消除自身所承受的至少部分应力。
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体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形变状态下,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为凹凸表面;在复位状态下,屏体的形变余量减小。
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形变状态下,屏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凹凸形状相同。
2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在形变状态下,支撑层靠近屏体的一侧表面与第一表面的形状相匹配。
2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体包括主体部以及围绕主体部形成的边缘部,在形变状态下,屏体沿着同一平面延伸,且由主体部指向边缘部的方向被拉伸形成形变余量;在复位状态下,边缘部相对于主体部折弯设置,以形成多个围绕主体部并依次首尾连接的折弯部,相邻的两个折弯部至少部分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收缩,形变余量减小。
22.第三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二方面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屏体在显示模组组装前进行了预拉伸或预收缩处理,使得加工得到的显示模组中的屏体能够在显示模组整体进行折叠或曲面加工时提供相应的形变余量,从而减小屏体内部的电子元件的形变程度,改善电路因屏体形变而受损的问题,提高显示模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4.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26.图2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1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2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3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4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形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图6所示的显示模组在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在形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形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0是图9所示的显示模组在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
37.1000-显示装置;
38.100-显示模组;
39.10-屏体;20-转移层;30-支撑层;40-功能层;50-基板;60-粘接层;
40.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主体部;14-边缘部;15-折弯部;41-偏光片;42-盖板;
41.x-厚度方向。
42.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
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5.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46.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47.随着显示技术的的发展,为了提供更优秀且更加多元化的显示效果,同时也为了使得显示面板适应更多不同的使用环境,市场中显示面板的形态也逐渐增多,例如:折叠屏、曲面屏、伸缩屏等。在折叠屏和曲面屏等非平面显示屏中,通常需要先在平面基板上制造出沿平面延伸的屏体,再对屏体进行进一步的贴合、塑形等处理工序,使屏体能够进行折叠或形成曲面显示。
48.在此基础上,发明人发现,以折叠屏为例,在对显示装置进行折叠时,屏体在折痕处受到弯折和拉伸,可能会导致屏体内部的走线、元件等在此过程中受损、断裂,同时也可能会导致电路中较易受到腐蚀的部分暴露在外,最终影响屏体显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相类似地,在四曲面的矩形屏中,当四边向同一方向弯曲以形成曲面显示时,在屏体的四角处,形成该角的两条边缘的屏体之间会相互推挤并形成褶皱,同样可能会导致线路出现损伤甚至断裂,影响显示装置的可靠性。
49.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显示模组和显
示装置,其中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包括在加工形成显示模组的过程中借助转移层对屏体进行预拉伸或预收缩,使得屏体具有一定的形变余量,在对预处理过的屏体进行弯折或形成曲面时,能够首先通过消耗形变余量抵消应力作用,减小形变对屏体本身造成的影响。
50.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以下的实施例仅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为折叠屏或四曲面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也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进行折叠或形成褶皱的显示模组中。
5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11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52.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1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2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3对应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4对应的结构示意图。
53.第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100的制造方法,包括:
54.s1、在屏体10自身厚度方向x的一侧连接转移层20。
55.s2、对转移层20进行预处理,转移层20形变并带动屏体10形变,以使得屏体10具有形变余量。
56.s3、将屏体10背离转移层20的一侧与支撑层30连接设置。
57.s4、将转移层剥离。
58.可选地,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100的制造方法,其中的步骤s1中首先提供待处理的屏体10,并在屏体10的自身厚度方向x上连接设置转移层20,该连接方法可以为粘接、嵌合、夹持等多种连接方式,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
59.可选地,转移层20可以为能够在预设条件下发生形变的层结构,具体地,前述形变指的是转移层20能够在自身所在平面内进行拉伸或收缩,在拉伸时,屏体10和转移层20的厚度可以为相应减小,在收缩时,屏体10和转移层20可以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其具体形变趋势和形变程度可以通过改变预设条件中的各项参数来进行调整。
60.可选地,如图3所示,在步骤s2中,可以将转移层20设置于预设条件下,使得转移层20发生相应的形变,前述使得转移层20发生形变的预设条件可以为采用施加持续预设时间的光照、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持续预设时间、直接施加预设大小的物理作用力等方式,具体可以根据转移层20的材料及显示模组100的设计需求自行选择,只需能够使得转移层20发生所需大小的形变,并通过连接关系带动屏体10进行形变,最终形成形变余量即可。
61.具体地,步骤s2中的预处理可以为将转移层20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并持续预设时间,通过改变转移层20的材质能够相应地调整转移层20膨胀系数的正负值以及绝对值大小,即通过不同的转移层材料搭配不同的加热时长、加热温度,就能够使得转移层20产生不同程度的热收缩或热膨胀。进一步地,受热膨胀的材质较为常见,例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等,当转移层20采用此类材料制成时,即可通过将转移层20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持续预设时间来使其膨胀、拉伸至预设程度。
62.相对应地,当转移层20采用负热膨胀系数的材料(例如:铋镧镍氧化物、稀土钨酸盐、热收缩性高分子材料等)制成时,可以通过加热转移层20使其收缩。在这些作为示例的热收缩材料中,稀土钨酸盐材料能够通过将负热膨胀材料与常规的正热膨胀材料按一定配
比和/或一定的方式制备得到热膨胀系数可以精确控制的复合材料,最终根据转移层20的应用需要制成膨胀系数为正值、负值或零的材料。而热收缩性高分子材料可以为热收缩性薄膜(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酯等)或者热收缩性硅橡胶(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苯基硅树脂等),收缩率大,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便于调整转移层20收缩的程度。
63.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光致变形材料来制作转移层20,与受热形变材料相类似地,此时可以通过采用预设强度、预设时长的光照来使得转移层20收缩或拉伸,具体材质及方法可以根据设计需求以及成本自行选择,本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64.进一步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转移层20能够在预设条件下发生形变,带动与转移层20连接固定的屏体10一同发生形变,并且转移层20需要能够在形变结束、离开预设条件中的环境之后保持在形变状态,即保持在预拉伸/预收缩的状态,使其具有形变余量。
65.可选地,以折叠屏以及四曲面屏为例,在显示模组100在加工成型平面屏体10之后需要进行折叠以形成折叠屏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得转移层20能够在预设条件下收缩,带动屏体10预收缩,由此能够在进行折叠时,使得折痕处的屏体10形变余量减小,由收缩状态回到复位状态,改善对屏体10在复位状态下进行拉伸导致的走线及元件损伤问题。
66.相对应地,在显示模组100加工成型平面屏体10之后需要弯折形成四曲面屏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得转移层20能够在预设条件下拉伸,带动屏体10预拉伸,由此能够在四曲面屏的四角相互推挤、堆叠的位置使得屏体10的形变余量减小,即随着两侧边处屏体10的推挤,位于四角处的屏体10由拉伸扩大的状态回到复位状态,从而使得四角处不会产生褶皱或使得褶皱减小。即可以为根据屏体10后续需要进行的具体弯折情况来决定采用预拉伸或预收缩的处理方法。
67.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步骤s2中的预设条件需要限定在不会对屏体10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内,即经过预设条件使得屏体10和转移层20一同发生形变后,仍需保证屏体10能够具有正常的显示功能,不会在形变过程中受到损伤。
68.可选地,如图4所示,在步骤s3中,将形变过后的屏体10背离转移层20的一侧表面与支撑层30相连接设置,支撑层30用于为处于预拉伸或预收缩状态下的屏体10提供支撑固定,使其能够未受外界应力弯折之前保持在预拉伸或预收缩的状态,而不会自然回弹至未进行预处理之前的状态,以便于为后续需要弯折的工序提供形变余量。
69.可选地,如图5所示,在步骤s4中,可以将转移层20从屏体10上剥离,此时屏体10的一侧表面与支撑层30连接固定,因此可以通过支撑层30为屏体10提供支撑固定,避免屏体10回复未进行预处理之前的形态,即使在转移层20剥离后也能够保持在预拉伸/预收缩的形态中。
7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能够通过简便的工艺步骤加工得到经过预拉伸/预收缩的、具有形变余量的显示模组100,使得显示模组100在后续进行弯折以加工成为折叠屏或曲面屏等非平面显示装置时能够使用形变余量抵消一部分弯折应力,改善显示模组100在弯折后可靠性下降的问题。
7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屏体10自身厚度方向x的一侧连接转移层20的步骤包括:
72.提供待处理的屏体10。
73.提供转移层20,将转接层20粘接贴合于屏体10在厚度方向x上的一侧表面。
74.如前所述地,屏体10与转移层20的连接可以为通过粘接胶直接贴合连接,即通过显示技术领域常用且便于在后续工艺中去除的粘接胶将屏体10与转移层20整面贴合,以使得转移层20能够较为均匀地对屏体10施加作用力,从而形成均匀变化的拉伸或收缩,最大程度减小形成形变余量对显示效果的影响。
7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转移层20进行预处理包括:使得转移层20收缩,带动屏体10收缩以在自身厚度方向x上形成凹凸表面;
76.或者,对转移层20进行预处理包括:使得转移层20拉伸,带动屏体10拉伸并增加在屏体厚度方向x上的正投影面积。
77.与前述步骤s2相对应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中根据后续具体的弯折类型决定对屏体10进行预拉伸或者预收缩,基于此,在使得转移层20预收缩的实施例中,转移层20在预设条件下均匀收缩,使得转移层20在厚度方向x上相对设置的两侧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由此缩小转移层在厚度方向x上的正投影面积,进而带动屏体10产生相同的凹凸表面,由此使得屏体10在厚度方向x上的正投影面积减小,形成在自身所在平面内的形变余量。
78.相对应地,在使得转移层20预拉伸的实施例中,转移层20带动屏体10在自身所在平面内向外均匀拉伸,由此使得二者在厚度方向x上的正投影面积增大,且保持沿平面向外延伸。
7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对转移层20进行预处理的步骤包括:对转移层20进行光照,以使得转移层20收缩;或者,将转移层20置于预设温度环境中并持续第一预设时间,以使得转移层20拉伸。
80.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趋势转移层20拉伸或收缩的条件可以根据所需的形变程度以及转移层20的材料进行设计,可选地,前述预设条件可以为施加一定强度的光照,或者在第一预设时间内保持一定温度,直至转移层20达到所需的大小。
81.可选地,根据转移层20脱离使其形变的预设条件环境后的保持性,可以在转移层20与屏体10完成形变后对转移层20做辅助固化处理,增强其保持在形变后状态的能力,以使得屏体10能够顺利在预拉伸或预收缩的状态下与支撑层30进行连接,改善屏体10受内部应力驱动而恢复预处理前的状态的问题。
8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将转移层20由屏体10剥离的步骤之后,显示模组100的制造方法还包括:
83.在屏体10背离支撑层20的一侧设置功能层40。
8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包括向显示模组100中添加功能层40的步骤,其中,功能层40可以为触控层、偏光层、防氧化层等辅助功能性的层结构,即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制造方法所制备出的显示模组10在具有基础的显示功能之外,还可以集成其他辅助功能,例如:触控、防反光等。该功能层40可以在剥离转移层20后设置于屏体10背离支撑层30的一侧,也即设置于屏体10出光面的一侧,与原有的转移层10处于相同的位置。
8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屏体10背离支撑层30的一侧设置功能层40可以包括:在屏体10背离支撑层30的一侧设置偏光片41和盖板42,偏光片41设置于屏体10与盖板42之
间。
86.可选地,在原转移层20所在的位置上可以设置有具有辅助显示功能的层结构,例如可以为偏光片41和盖板42,此时显示模组100中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30、屏体10、偏光片41以及盖板42,其中支撑层30用于为屏体10保持拉伸/压缩状态提供支撑固定,屏体10用于进行显示,偏光片41用于防止环境光反射影响显示模组100的显示效果,盖板42用于对偏光片41和屏体10提供保护,由此能够形成较为完整的显示模组100。
87.可以理解的是,在屏体10进行了预拉伸/预收缩、具有形变余量的前提下,设置于屏体10背离支撑层30一侧的其它层结构也能相应地为屏体10提供助力,辅助屏体10保持相应的形变余量,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100的可靠性。
8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屏体10自身厚度方向x的一侧连接转移层的步骤之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还包括:提供屏体10;将屏体10连接于基板50。
8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的制造方法中,步骤s1还可以包括提供屏体10,并将其与基板50相连接。使用基板50为屏体10提供支撑能够便于将转移层20与屏体10相连接,且能够使得连接层架均匀可靠。
90.可以理解的是,与提供屏体10并将屏体10与基板50相连接这一步骤相对应地,该步骤还可以替换为提供基板50,在基板50上制备屏体10。即可以将基板50作为底部支撑,在其上首先加工出屏体10,再对屏体10进行后续的加工工艺,同样能够达成前述技术效果,因此,这两种实现方法可以为根据生产条件自行选择,本技术对此不作特定的限定。
9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对转移层20进行预处理的步骤之前,显示模组的制造方法还包括:将基板50剥离。
92.现有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基板50通常具有一定的硬度,例如,在基板50为玻璃基板的实施例中,受到不能够产生形变且与屏体10相连接的基板50的限制,屏体10无法顺畅地随着转移层20一同产生形变,此时需要先将基板50剥离,再对屏体10和转移层20进行预拉伸/预收缩处理。
93.可以理解的是,基板50也可以为柔性基板,即能够弯折的基板,但此类基板依旧会出于柔韧度及厚度的原因对屏体10的收缩和拉伸造成阻碍,基于此,为了使得屏体10的形变更加简单、均匀,可以在对转移层20和屏体10进行预处理之前将基板50剥离。
94.将基板50从屏体10上剥离的方法可以根据基板50的材质等参数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采用常用的激光剥离等方法,本技术对此不作特定的限定。
95.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10,图6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形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所示的显示模组在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屏体在形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形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显示模组在复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96.第二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模组100,显示模组100具有形变状态和复位状态且能够在形变状态以及复位状态间切换,显示模组100包括:支撑层30和屏体10,屏体10与支撑层30层叠设置;在形变状态下,支撑层30对屏体10提供支撑力使屏体10具有形变余量;在复位状态下,支撑层30与屏体10折弯设置,屏体10利用形变余量消除自身所承受的至少部分应力。
97.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相应的显示模组100,可以为采用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
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00的制造方法制备得到。显示模组100中包括层叠设置的支撑层30和屏体10,且显示模组100能够在形变状态与复位状态中间切换,其中形变状态指的是经过预拉伸/预收缩后的屏体10即支撑层30未进行弯折的状态,也即屏体10具有最大的形变余量的状态;相对应地,复位状态指的是在将显示模组100加工成折叠屏、曲面屏等具有弯折区的状态后,形变余量减小且使用该形变余量抵消弯折对屏体10自身的影响的状态。由形变状态转变为复位状态的过程即为对屏体10和支撑层30进行折弯的过程,该“折弯”包括将显示模组100从中部对折以使其能够形成折叠屏,同时还包括将显示模组100的四个边缘向同一方向弯折以使其能够形成四曲面屏等形式。
98.可以理解的是,在与折叠屏相类似的需要对显示模组100进行折叠、拉伸的显示装置中,可以将屏体10设置为经过预收缩,由此能够在折叠或拉伸时将收缩形成的形变余量与屏体10自身的形变相抵消,减小形变对屏体10中的走线或元件的影响;在与四曲面屏相类似的需要对显示模组100进行压缩、形成褶皱的显示装置中,可以将屏体10设置为经过预拉伸,由此能够在压缩时将拉伸形成的形变余量与屏体10自身的形变相抵消,减少屏体10所产生的褶皱,及提高屏体10整体的可褶皱量,提高显示模组100的可靠性。
99.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0还包括偏光片41和盖板42,偏光片41设置于屏体10与盖板42之间。
100.可选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中还可以包括偏光片41和盖板42,二者分别用于减少环境光的反射、提高显示质量以及为屏体10提供保护、减少损伤。此时显示模组100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支撑层30、屏体10、偏光片41、粘接层60和盖板42,形成较为完整的显示模组100,其中粘接层8可以为采用显示领域较为常用的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透明胶)或ocr(optical clear resin,光学透明树脂)。
10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屏体10具有沿厚度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在形变状态下,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为凹凸表面;在复位状态下,屏体10的形变余量减小。
102.如图6和图7所示,在本技术对屏体10进行预收缩的实施例中,屏体10具有在厚度方向x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在对屏体10进行预收缩处理之后,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均可以为均匀变化的凹凸表面,通过形成凹凸表面来减小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的面积,即减小屏体10在厚度方向x上的正投影。
103.随后,对显示模组100进行折叠或拉伸时,具有凹凸形态的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的凹凸程度减小、表面面积增大、形变余量减小,通过凹凸表面的还原来抵消折叠及拉伸所需的表面扩大,最终达到复位状态。
10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形变状态下,屏体10的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的凹凸形状相同。
105.在对屏体10进行预收缩处理后,即在形变状态下,第一表面11与第二表面12的凹凸形状可以为均匀且相同,由此能够使得屏体10处于均匀的压缩状态下,进而将预收缩处理对屏体10显示效果的影响降至最低,且能够提高屏体10在伸展时的扩展均匀性,使得形变余量能够最大限度地抵消折叠、拉伸类形变对屏体10的影响。
10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形变状态下,支撑层30靠近屏体10的一侧表面与第一表面11的形状相匹配。
107.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层30可以为具有与预收缩后的屏体10的第一表面11相匹配的凹凸表面,使得屏体10与支撑层30的结合更加牢固,且也能够更便于保持屏体10的预收缩状态,进一步减小折叠、拉伸对屏体10内部走线及元件等的影响。
108.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支撑层30还可以为利用粘接胶的流动性将屏体10的第一表面11所具有的凹凸形状流平,使得支撑层30与屏体10能够牢固地粘结贴合。
109.如图8至图10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屏体10包括主体部13以及围绕主体部13形成的边缘部14,在形变状态下,屏体10沿着同一平面延伸,且在由主体部13指向边缘部14的方向上被拉伸形成形变余量;在复位状态下,边缘部14相对于主体部13折弯设置,以形成多个围绕主体部13并依次首尾连接的折弯部15,相邻的两个折弯部15至少部分向远离彼此的方向收缩,形变余量减小。
110.以屏体10为矩形显示屏为例进行说明,现有矩形显示屏在加工形成四曲面屏时,在显示屏的四个角落处,与相邻两个边缘对应的部分区域在折弯后会向靠近彼此的方向推挤,最终在四角形成褶皱,导致矩形显示屏在四角处的显示质量下降。
111.在此基础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屏体10具有主体部13和环绕主体部13的边缘部14,且屏体10经过预拉伸处理,在由主体部13指向边缘部14的方向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拉伸,形成了相应的形变余量。随后,在使用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模组100成型四曲面显示屏的过程中,即将屏体10由形变状态转换为复位状态的过程中,边缘部14向主体部13的同一方向弯折,形成与主体部13之间具有一定角度且同样为环状的折弯部15。此时,由于屏体10经过预拉伸处理具有相应的形变余量,在屏体10的四角处可以通过形变余量的减小来消除相邻折弯部15相互推挤形成的褶皱,即屏体10在受到压缩力时会首先由拉伸状态回到复位状态,从而抵消至少部分的收缩进程,减少褶皱的产生。由此,本实施例中的屏体10能够有效改善四曲面屏在四角处的显示质量。
112.请参阅图11,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0,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
113.本技术另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0,包括上述的显示模组100,该显示装置10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框、电子纸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具有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100的所有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模组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114.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说明和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