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速器后箱体的后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09-15 03:32: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变速器后箱体后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器后箱体的后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变速器后箱体的后处理包括使用清洗机对后箱体进行清洗、使用气密检测设备对箱体内油道进行气密性检测设备,具有以下缺点:1、不能对后箱体内的油道进行针对性清洗,从而无法保证油道的清洁度,进而影响后续变速箱装配后润滑系统;2、不能对后箱体的型腔进行气密性检测,从而无法保证位于后箱体内的润滑油不会出现泄漏的情况;3、通常清洗机和气密检测设备分开设置,在对后箱体进行后处理时,需要进行人工转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拟提供一种变速器后箱体的后处理方法,能有效对后箱体进行清洗和气密性检测,从而保证后箱体的质量。
4.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速器后箱体的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5.s1:上料,通过上料机器人将位于上料输送线上料工位处的后箱体进行抓取;
6.s2:清洗,上料机器人带着后箱体移动到清洗机位置处,将已经清洗完成的后箱体取出,同时将待处理的后箱体放入到清洗机内,使清洗机对后箱体上的油污、铝屑进行清洗;
7.s3:油道和孔系的清洗,上料机器人带着清洗完成的后箱体移动到高压清洗机位置处,将处理完成的后箱体取出,同时将待处理的后箱体放入到高压清洗机中对后箱体上的孔系和油道进行高压清洗;
8.s4:烘干,上料机器人将高压清洗完成的后箱体移动到烘干输送线上,使后箱体随着烘干输送线的移动被烘干和移动;
9.s5:毛刺检测,后箱体随着烘干输送线被烘干并继续移动到毛刺检测工位,通过工业内窥镜对后箱体上油道内的毛刺进行检测;
10.s6:拉铆,后箱体随着烘干输送线移动到拉铆工位,对后箱体上进出油位置处进行油管接头的拉铆;
11.s7:气密检测,通过下料机器人带着后箱体移动到用于检测型腔检测的第一气密检测设备处,将检测完成后的后箱体取出,同时将待检测的后箱体放置在第一气密检测设备上进行型腔气密检测,然后下料机器人带着完成后箱体移动到用于油道气密性检测的第二气密检测设备处,将完成油道气密检测的后箱体取出,同时将待检测的后箱体放置在第二气密检测设备上进行油道气密检测;
12.s8:产品检验,完成油道检测的后箱体随着输出输送线移动到第一产品检测工位
对后箱体上的孔系进行检测,再移动到第二产品检测工位,通过后箱体转动装置将后箱体夹紧举起后转动,从而对后箱体底面进行毛刺的检测,再移动到第三产品检测工位对后箱体表面的毛刺进行检测,完成后随着输出输送线移动到末端,对后箱体进行码垛。
13.作为上述方案中的优选,所述上料机器人和下料机器人上均设置有相同用于后箱体夹持的机器人夹具,所述机器人夹具包括左右延伸的夹具架,所述夹具架上侧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机器人连接的连接盘,所述夹具架的左右两端对应设置有左夹紧组件和右夹紧组件,所述左夹紧组件和右夹紧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连接盘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左夹紧组件和右夹紧组件均包括夹紧板,所述左夹紧组件和右夹紧组件的夹紧板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夹具架的左右两端的下侧,另一端延伸到夹具架外,所述夹紧板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变速器后箱体的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且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设置在变速器后箱体的不同侧,所述夹紧板的下侧设置有与变速器后箱体底面孔为对应的至少两个定位销。
14.进一步优选,还配备有用于输送气密检测不合格的不合格品输送线,所述不合格品输送线左右延伸地设置在下料机器人前方。
15.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料输送线、烘干输送线和输出输送线上均设置有用于后箱体放置的托盘,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后箱体的支撑座和两个伸入到后箱体底面孔内的定位座,所述托盘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限位缺槽,所有输送线上对应每个工位的位置处、起始端和末端均设置有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能上下伸缩的挡料气缸,所述挡料气缸的伸缩端铰接有挡料块,所述挡料块的前端铰接有挡料轮,所述挡料块的中部铰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下端铰接在固定设置在挡料气缸上的限位座上。
16.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在夹紧板上的夹紧气缸,所述夹紧气缸的伸缩端向下穿过夹紧板后铰接有压紧块,所述压紧块的中部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端铰接在固定设置在夹紧板上的连接座上,所述压紧块的另一端位于固定设置在夹紧板上的支撑座上方。
17.进一步优选,所述清洗机和高压清洗机左右相对间隔设置,且上料机器人设置在清洗机与高压清洗机之间,所述上料输送线左右延伸地设置在清洗机的前方,所述烘干输送线左右延伸地设置在高压清洗机的后方,所述工业内窥镜设置在烘干输送线靠近末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气密检测设备和第二气密检测设备左右间隔地设置在烘干输送线的末端,所述下料机器人设置在第一气密检测设备和第二气密检测设备的前方,所述输出输送线左右延伸地设置在第二气密检测设备的右方,所述后箱体转动装置设置在输出输送线中部靠右位置处的后方,所述上料机器人和下料机器人的四侧设置有防护网。
18.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料输送线、烘干输送线和输出输送线上对应每个工位处均设置有顶升装置,所述顶升装置包括顶升板,所述顶升板上呈矩形设置有四根顶升柱,所述托盘上对应顶升柱的位置处设对应置有供顶升柱伸入的顶升孔,所述顶升孔与托盘之间设置有安装在托盘上的顶升导套,所述顶升板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的伸缩端与顶升板之间设置有顶升套筒,所述顶升套筒的下端套装在顶升气缸的伸缩端外。
19.进一步优选,所述上料输送线、烘干输送线和输出输送线均包括出线段和回线段,所述上料输送线的出线段和回线段前后并排设置,且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能带动托盘前后移动的移动组件和推动组件;所述烘干输送线和输出输送线的出线段和回线段均上下重叠放
置,且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带动托盘升降的升降组件和推动装置。
20.进一步优选,所述后箱体转动装置包括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转动组件和转动夹紧组件,所述上下移动组件设置在前后移动组件上,所述上下移动组件包括上下移动块,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气缸,所述转动夹紧组件包括转动夹紧板,所述转动夹紧板的后端铰接在上下移动块的下端,所述转动气缸的固定端设置在上下移动块的前侧面上,所述转动气缸的伸缩端铰接在转动夹紧板的顶面上。
21.进一步优选,所述清洗机、高压清洗机、第一气密检测设备和第二气密检测设备上对应的夹具均设置在伸出组件上。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置有上料和下料机器人,并通过机器人实现后箱体的转运,从而提高转运效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针对后箱体上的孔系和油道设置有单独的高压清洗机进行清洗,同时还设置有工业内窥镜对油道内毛刺进行确认,使得孔系和油道内无毛刺,从而能有效防止因毛刺出现损坏后箱体内部零部件的情况出现;对于后箱体的型腔能进行气密检测,从而保证在使用时后箱体不会出现润滑油泄露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配备的后处理生产线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中机器人夹具的示意图一。
25.图3为本发明中机器人夹具的示意图二。
26.图4为本发明中第一夹紧组件的示意图。
27.图5为本发明中托盘的示意图。
28.图6为本发明中顶升装置的示意图。
29.图7为本发明中挡料装置的示意图。
30.图8为本发明中后箱体转动装置中转动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上料机器人、2-上料输送线、3-清洗机、4-高压清洗机、5-烘干输送线、6-工业内窥镜、7-下料机器人、8-第一气密检测设备、9-第二气密检测设备、10-输出输送线、11-后箱体转动装置、12-连接盘、13-夹具架、14-夹紧板、15-定位销、16-夹紧气缸、17-压紧块、18-连接块、19-连接座、20-支撑座、21-托盘、21a-限位缺槽、22-支撑底座、23-定位座、24-防护网、25-挡料气缸、26-挡料块、27-挡料轮、28-限位块、29-限位座、30-顶升板、31-顶升柱、32-顶升导套、33-顶升气缸、34-顶升套筒、35-上下移动块、36-转动气缸、37-转动夹紧板、38-缓冲块、39-到位传感器、40-不合格品输送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33.如图1-8所示,一种变速器后箱体的后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处理步骤:
34.第一步:上料,通过上料机器人1将位于上料输送线2上料工位处的后箱体进行抓取,后箱体在放置到上料输送线上时,可以通过辅助吊具完成移动过程。
35.第二步:清洗,上料机器人1带着后箱体移动到清洗机3位置处,先将位于清洗机3内已经清洗完成的后箱体取出,再将第一步中抓取的后箱体放入到清洗机3内,使清洗机3对后箱体上的油污、铝屑进行清洗。
36.第三步:油道和孔系的清洗,上料机器人1带着清洗完成的后箱体移动到高压清洗机4位置处,先将位于高压清洗机4内高压清洗完成的后箱体取出,再将第二步中取出的后箱体放入到高压清洗机4中对后箱体上的孔系和油道进行高压清洗,最好是在上料机器人外套设有防水布料,用于防止清洗液飞溅或滴落到上料机器人上。
37.第四步:烘干,上料机器人1带着高压清洗完成的后箱体移动到烘干输送线5的起始端,并将后箱体放置在烘干输送线5上,使后箱体随着烘干输送线5的移动被烘干和移动。
38.第五步:毛刺检测,后箱体随着烘干输送线5被烘干并继续移动到毛刺检测工位,通过工业内窥镜6对后箱体上油道内的毛刺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合格的后箱体随着烘干输送线5继续移动,不合品重新回到第一步中进行清洗和烘干,或者人工单独处理。
39.第六步:拉铆,后箱体随着烘干输送线5移动到拉铆工位,对后箱体上进出油位置处进行油管接头的拉铆,拉铆完成后,让后箱体随着烘干输送线5继续移动到末端,在拉铆时,先采用高压吹头对后箱体上孔系和油道进行吹干,保证拉铆时油道上不含清洗液。
40.第七步:气密检测,通过下料机器人7将位于烘干输送线5末端的后箱体抓取,再移动到用于检测型腔检测的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处,将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检测完成后的后箱体取出,再将从烘干输送线5抓取的后箱体放置在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上,然后下料机器人7带着完成型腔检测的后箱体移动到用于油道气密性检测的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处,将完成油道气密检测的后箱体取出,同时将完成型腔检测的后箱体放置在第二气密检测设备上进行油道气密检测,下料机器人7再将完成油道气密检测的后箱体放置到输出输送线10上。最好是,下料机器人7上罩设有防水布料。
41.第八步:产品检验,完成油道检测的后箱体随着输出输送线10移动到第一产品检测工位对后箱体上的孔系进行检测,再随着输出输送线10移动到第二产品检测工位,通过后箱体转动装置11将后箱体夹紧举起后转动,从而对后箱体底面进行毛刺的检测,检测完成后,后箱体转动装置11将后箱体放置到输出输送线10上,再随着输出输送线10移动到第三产品检测工位对后箱体表面的毛刺进行检测,完成后随着输出输送线10移动到末端,对后箱体进行码垛,在检测前,可通过高压吹头对后箱体上带有清洗液渍的部分进行吹干,当发现外观上有毛刺等存在时,可采用锉刀进行打磨,但是打磨后一定要采用高压吹头将铝屑吹走。
42.为实现上料机器人和下料机器人在实现取出处理完成的后箱体时能同时放入待处理的后箱体,在上料机器人1和下料机器人7上均设置有相同用于后箱体夹持的机器人夹具。机器人夹具的具体结构包括左右延伸的夹具架13,在夹具架13的上侧中部设置有用于与机器人连接的连接盘12,在连接盘12左右两侧的夹具架13上对应设置有左夹紧组件和右夹紧组件,且左夹紧组件和右夹紧组件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连接盘12的轴线对称设置。左夹紧组件和右夹紧组件均包括设置在夹具架13上的夹紧板14,且夹紧板14的一端固定在夹具架13对应侧的下方,另一端延伸到夹具架13外,在夹紧板14上设置有用于夹紧变速器后箱体的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且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设置在变速器后箱体的不同侧,为方便夹紧时的定位,在夹紧板14的顶面设置有与变速器后箱体底面孔为对应的至少两个定位销15。
43.本处理方法在后处理生产线上进行,后处理生产线主要由上料机器人1、上料输送线2、清洗机3、高压清洗机4、烘干输送线5、工业内窥镜6、下料机器人7、第一气密检测设备
8、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输出输送线10和后箱体转动装置11组成,其中上料机器人1、清洗机3、高压清洗机4、工业内窥镜6、下料机器人7、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和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均采用现有技术。上述设备或装置的位置关系为清洗机3、高压清洗机4左右相对间隔设置,且上料机器人1设置在清洗机3与高压清洗机4之间,上料输送线2左右延伸地设置在清洗机3的前方,烘干输送线5左右延伸地设置在高压清洗机4的后方,工业内窥镜6设置在烘干输送线5靠近末端的位置处,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和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左右间隔地设置在烘干输送线5的末端,下料机器人7设置在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和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的前方,输出输送线10左右延伸地设置在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的右方,后箱体转动装置11设置在输出输送线10中部靠右位置处的后方。
44.为方便各个输送线带动后箱体进行移动,在输送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后箱体的托盘,在托盘21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支撑后箱体的支撑底座22和两个伸入到后箱体底面孔内的定位座23,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底座22和定位座23均设置有两个,且均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
45.为实现托盘在每个工位上能停止移动,在所有输送线上对应每个工位的位置处、起始端和末端均设置有挡料装置,同时在托盘21的左右两侧还设置有限位缺槽21a,挡料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能上下伸缩且固定在输送线上的挡料气缸25,在挡料气缸25的伸缩端铰接有挡料块26,在挡料块26的前端铰接有挡料轮27,同时在挡料块26的中部铰接有限位块28,且限位块28的下端铰接在固定设置在挡料气缸26上的限位座29上,当托盘需要停止移动时,挡料气缸26向下移动,使挡料轮27向上移动,刚好卡在限位缺槽21a上,当托盘需要停止移动时,挡料气缸26向上移动,使挡料轮27向下移动,从而使挡料轮27不与托盘接触。最好是,在上料工位、毛刺检测工位和第一产品检测工位前也设置有挡料装置,其能有效保证上料工位、毛刺检测工位和第一产品检测工位上只停留有一个托盘。
46.同时为进一步保证托盘能准确停在对应工位上,在上料输送线2、烘干输送线5和输出输送线10上对应每个工位处均设置有顶升装置,顶升装置用于将托盘向上顶出对应输送线,顶升装置的具体结构包括顶升板30,在顶升板30上呈矩形设置有四根顶升柱31,同时在托盘21上对应顶升柱31的位置处设对应置有供顶升柱31伸入的顶升孔,且顶升孔与托盘21之间设置有安装在托盘上的顶升导套32,在顶升板30的下方设置有顶升气缸33,且顶升气缸33的伸缩端与顶升板30之间设置有顶升套筒34,顶升套筒34的下端套装在顶升气缸33的伸缩端外,当顶升气缸33的伸缩端向上伸出时,能推动顶升板30向上移动,至顶升柱31伸入到对应的顶升孔内,然后顶升气缸33的伸缩端继续向上伸出,带动托盘21托盘向上运动并离开输送线,当顶升气缸33的伸缩端向下收回时,带动托盘21托盘向下运动至托盘被对应的输送线支撑,然后顶升气缸33的伸缩端继续向下收回,带动顶升板30向下移动,至顶升柱31离开到对应的顶升孔。
47.为保证各个输送线上托盘实现循环,每条输送线均包括出线段和回线段,上料输送线2的出线段和回线段前后并排设置,且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能带动托盘前后移动的移动装置,在上料输送线2的左端托盘由后向前移动,且对应出线段设置有方向向右的推动装置,在上料输送线2的右端托盘由前向后移动,且对应回线段设置有方向向左的推动装置。烘干输送线5和输出输送线9的出线段和回线段均上下重叠放置,在烘干输送线5和输出输送线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带动托盘升降的升降装置,且在左端对应出线段设置有方向向右
的推动装置,在右端对应回线段设置有方向向左的推动装置,其中移动装置采用常见的丝杆螺母机构或齿轮齿条结构或直线电机,推动装置和升降装置均采用伸缩气缸。
48.为保证后箱体的烘干效果,在烘干输送线5的出线段上,位于烘干设备内的输送线即左段出线段采用前后延伸且左右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滚轴式输送线,其余烘干输送线、上料输送线和输出输送线采用前后间隔设置的两条链条套链轮式的输送带。
49.为防止干扰上料机器人1和下料机器人7的工作,在每个机器人的四侧均对应设置有防护网24,具体地,上料机器人1的左右两侧被清洗机和高压清洗机围住,前后两侧设置的是防护网,下料机器人7的后侧被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和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围住,左右两侧和前侧设置有防护网。为方便抓取机器人进行上下料,上料输送线4的回线段部分位于第一个抓取机器人的防护网内,烘干输送线5左右两端均对应设置在对应的防护网24内,输出输送线9的左端设置在下料机器人7的防护网内。
50.在后处理生产线上还配备有用于输送气密检测不合格的不合格品输送线40,不合格品输送线40左右延伸设置,且不用放置托盘,不合格品输送线40的右端伸入到第二个抓取机器人的防护网内。
51.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的结构相同,具体结构均包括固定在夹紧板14上的夹紧气缸16,且夹紧气缸16的伸缩端向下穿过夹紧气缸16后铰接有压紧块17,在压紧块17的中部铰接有连接块18,且连接块18的上端铰接在固定设置在夹紧板14上的连接座19上,压紧块17的另一端位于固定设置在夹紧板14上的支撑座20上方。当支撑座20的上端与后箱体顶面接触时,夹紧气缸16开始工作,使压紧块17的一端向下移动,由于压紧块的中部铰接有连接块18,且连接块铰接在固定设置的连接座上,使得压紧块的另一端向上移动,从而将后箱体压紧。
52.第一夹紧组件、第二夹紧组件和第三夹紧组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固定在夹紧板14上的夹紧气缸16,且夹紧气缸16的伸缩端向下穿过夹紧板14后铰接有压紧块17,在压紧块17的中部铰接有连接块18,在连接块18的上端铰接在固定设置在夹紧板14上的连接座19上,在压紧块17的另一端位于固定设置在夹紧板14上的支撑座20上方。当夹紧气缸16向下移动时,带动压紧块17的一端向下移动,由于压紧块17的中部铰接有连接块18,因此压紧块的另一端向上移动,从而与支撑座20一起将后箱体夹紧。
53.为防止机器人夹具下降与后箱体接触时,损伤后箱体,在支撑座20上设置有具有缓冲作用的缓冲块38。
54.为方便进行压紧动作,在夹紧板14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到位传感器39,且到位传感器39位于变速箱箱体最远两端的下方对应位置处,其能用于确认夹具与后箱体的相对位置准确。在本实施例中,到位传感器39设置有两个,且位于后箱体的相对侧上。
55.为减轻整个夹具的重量,在夹紧板14和夹具架13上均设置有减重孔,且减重孔也左右对称设置。在托盘上也设置有减重孔。
56.在本实施例中,清洗机3、高压清洗机4、工业内窥镜6、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上的夹具与左夹紧组件或右夹紧组件相类似,均采用三点夹紧的方式进行夹紧。为方把机器人进行后箱体的取出和放置,位于清洗机3、高压清洗机4、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和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上的夹具均设置在伸出组件上,伸出组件能带动各自的夹具前后或左右或上下移动,伸出组件采用齿轮齿条机构或丝杆螺母机构,具体地清洗机3、高压清
洗机4上的伸出组件带动对应的夹具左右移动,工业内窥镜6上的伸出组件带动对应的夹具上下移动,第一气密检测设备8、第二气密检测设备9的伸出组件带动对应的夹具前后移动。
57.后箱体转动装置11的具体结构包括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转动组件和转动夹紧组件,其中上下移动组件设置在前后移动组件上,前后移动组件、上下移动组件的结构相类似均采用丝杆螺母机构或齿轮齿条机构,上下移动组件包括上下移动块35,转动组件包括转动气缸36,转动夹紧组件的结构与左夹紧组件或右夹紧组件结构相同,在转动夹紧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各个夹紧气缸安装的转动夹紧板37,且转动夹紧板37的后端铰接在上下移动块35的下端,同时转动气缸36的固定端设置在上下移动块35的前侧面上,转动气缸36的伸缩端铰接在转动夹紧板37的顶面上,当转动气缸收缩时,使转动夹紧板37的前端向上转动,当后箱体的底面被翻起时,完成转动,当转动气缸伸出时,使转动夹紧板37的前端向下转动,使回到水平状态。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