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2022-09-15 02:45: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上部结构分总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2.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或货物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车辆被广泛的使用。在车辆技术领域中,车身侧围后部结构是影响碰撞性能、扭转刚度、耐久强度、nvh等的主要零部件。现有技术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具有减小车内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身侧围后部结构,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具有减小车内空间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后减震器支座板、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和轮罩连接板,所述后减震器支座板、所述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和所述轮罩连接板均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外侧壁连接;所述后减震器支座板的上端位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侧端处,所述后减震器支座板的下端与所述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的上端连接;所述轮罩连接板的上端位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侧端处,且位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侧端与所述后减震器支座板的上端连接位置的下侧,所述轮罩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的下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包括第一侧边、中部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中部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依次连接呈n型结构,所述轮罩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侧边的下端连接,所述中部侧边的上端与所述后减震器支座板的下端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c柱加强板和c柱内板,所述c柱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c柱内板连接,所述c柱加强板的下侧端与所述后轮罩内板和所述后减震器支座板连接,所述c柱加强板的下侧端的下侧与所述轮罩连接板的上端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侧端连接的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所述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的下端连接,所述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还与所述轮罩连接板的上端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后轮罩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内侧壁连接,所述后轮罩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c柱内板的下端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d柱总成和c柱加强板下段,所述c柱内板呈倾斜的∧型,所述c柱内板的侧端与所述d柱总成的上端连接,c柱加强板下段的上端与所述d柱总成连接,所述c柱加强板下段的下端与所述后轮罩内板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d柱总成包括d柱内板上段、d柱内板中段、d柱加强板上段和d柱加强板下段,所述d柱内板上段和所述d柱内板中段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上段和所述d柱加强板下段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上段与所述d柱内板上段和d柱内板中段的上端连接,所述d柱
加强板下段与所述d柱内板中段的下端连接;所述d柱加强板上段与所述c柱加强板下段的上端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cd柱内板连接板,所述cd柱内板连接板的上端与所述d柱加强板下段连接,所述cd柱内板连接板的下端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侧端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后侧窗内板,所述后侧窗内板的上端与所述d柱内板上段和所述d柱内板中段连接,所述后侧窗内板的下端与所述后轮罩内板的上端连接,所述后侧窗内板的第一侧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下段连接,所述后侧窗内板的与所述第一侧端相对的第二侧端与所述c柱加强板的侧端和所述c柱内板的下端连接。
14.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15.本实用新型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后减震器支座板、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和轮罩连接板均与后轮罩内板的外侧壁连接,以及后减震器支座板、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和轮罩连接板的位置和连接关系,能够有效的增加后轮罩内板的结构强度,提高车身侧围后部结构的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且由于后轮罩内板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在后轮罩内板的内侧壁的中部可以不设置加强结构,从而有效的增大了车内空间。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车辆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具有减小车内空间的问题。
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8.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
19.所述车辆与上述车身侧围后部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所示车身侧围后部结构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所示车身侧围后部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1中所示车身侧围后部结构的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c柱加强板;2-c柱内板;3-后轮罩内板;4-后减震器支座板;5-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6-轮罩连接板;7-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8-后轮罩加强板;9-c柱加强板下段;10-d柱内板上段;11-d柱内板中段;12-d柱加强板上段;13-d柱加强板下段;14-cd柱内板连接板;15-后侧窗内板;16-d柱内板下段。
具体实施方式
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前、后,是指相对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前方和后方。
29.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0.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包括后轮罩内板3、后减震器支座板4、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和轮罩连接板6,后减震器支座板4、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和轮罩连接板6均与后轮罩内板3的外侧壁连接;后减震器支座板4的上端位于后轮罩内板3的侧端处,后减震器支座板4的下端与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的上端连接;轮罩连接板6的上端位于后轮罩内板3的侧端处,且位于后轮罩内板3的侧端与后减震器支座板4的上端连接位置的下侧,轮罩连接板6的下端与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的下端连接。
31.参照图1所示,后轮罩内板3的外侧壁为y负方向的侧壁,后轮罩内板3的内侧壁为y正方向的侧壁。
32.后减震器支座板4用于与后减震器连接,后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后减震器会受到力的作用,并将该力传递给后减震器支座板4,由于后减震器支座板4与后轮罩内板3的外侧壁连接,后减震器支座板4也会将力传递给后轮罩内板3。
33.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后减震器支座板4、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和轮罩连接板6均与后轮罩内板3的外侧壁连接,以及后减震器支座板4、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和轮罩连接板6的位置和连接关系,能够有效的增加后轮罩内板3的结构强度,提高车身侧围后部结构的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由于后轮罩内板3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在后轮罩内板3的内侧壁的中部可以不设置加强结构,从而有效的增大了车内空间。
34.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包括第一侧边、中部侧边和第二侧边,第一侧边、中部侧边和第二侧边依次连接呈n型结构,轮罩连接板6的下端与第一侧边的下端连接,中部侧边的上端与后减震器支座板4的下端连接。
35.参照图2所示,后减震器支座板4的下端与中部侧边的上端连接,以及第一侧边、中部侧边和第二侧边依次连接呈n型结构,使得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和后减震器支座板4连接后呈a型结构,a型结构能够增加后轮罩内板3的强度。
36.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c柱加强板1和c柱内板2,c柱加强板1的上端与c柱内板2连接,c柱加强板1的下侧端与后轮罩内板3和后减震器支座板4连接,c柱加强板1的下侧端的下侧与轮罩连接板6的上端连接。
37.具体而言,参照图2所示,c柱加强板1包括上侧端和下侧端,上侧端和下侧端均位于c柱加强板1的右侧,其中,c柱加强板1的下侧端与后轮罩内板3的左侧端的上侧连接,c柱加强板1的下侧端的上侧与后减震器支座板4的上端连接,后减震器支座板4的上端位于后轮罩内板3的左侧端的上侧处。
38.车身侧围后部结构中后减震器支座板4与后轮罩内板3和c柱加强板1的下侧端连接,c柱加强板1的上端与c柱内板2连接,后减震器支座板4、c柱加强板1和c柱内板2形成第一条传力路径,后减震器支座板4和后轮罩内板3受力后,作用力会沿着第一条传力路径传递到顶盖,有效地缓解了后轮罩区域的受力,提高了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同时,第一条传力路径沿着图2中所示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向下延伸,第一条传力路径在后减震器支座板4和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处形成a型的传力路径,更进一步的提高
了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
39.车身侧围后部结构中,轮罩连接板6、c柱加强板1、后减震器支座板4和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连接后形成四边形的第二条传力路径,作用力在环形的第二条传力路径上传导,有效的形成连贯的力传递路径,有利于提高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增强结构刚度。
40.参照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与后轮罩内板3的侧端连接的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7,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7的上端与c柱加强板1的下端连接,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7还与轮罩连接板6的上端连接。
41.轮罩连接板6、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7、c柱加强板1和c柱内板2形成第三条传力路径,在后轮罩内板3受力后,作用力会通过第三条传力路径传递到顶盖,有效地缓解了后轮罩区域的受力,提高了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
42.其中,参照图2所示,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7与后轮罩内板3的左侧端的下侧连接。所述轮罩连接板6的上端的上侧与所述c柱加强板1的下侧端的下侧连接,所述轮罩连接板6的上端的下侧与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7连接,也即轮罩连接板6的上端同时与c柱加强板1和后轮罩外板上连接板7连接。
43.参照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后轮罩加强板8,后轮罩加强板8的下端与后轮罩内板3的内侧壁连接,后轮罩加强板8的上端与c柱内板2的下端连接。
44.后轮罩加强板8、轮罩连接板6、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和后减震器支座板4均与后轮罩内板3连接,能够有效的增加后轮罩内板3的结构强度,且在保证后轮罩内板3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在后轮罩内板3的内侧壁的中部不设置加强结构,从而增大了车内空间。
45.后轮罩加强板8与c柱内板2和后轮罩内板3连接,增加了c柱内板2和后轮罩内板3连接的结构强度,在后轮罩内板3受力后,作用力会有效的通过c柱内板2传递到顶盖,有效地缓解了后轮罩区域的受力,提高了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
46.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d柱总成和c柱加强板下段9,c柱内板2呈倾斜的∧型,c柱内板2的侧端与d柱总成的上端连接,c柱加强板下段9的上端与d柱总成连接,c柱加强板下段9的下端与后轮罩内板3连接。
47.参照图2所示,c柱内板2呈倾斜的∧型,c柱内板2的上端用于与顶盖连接,c柱内板2的上端与顶盖的具体连接结构可以采用现有技术。c柱内板2的外侧下端与c柱加强板1连接,c柱内板2的内侧下端与后轮罩加强板8连接。c柱内板2的侧端位于如图2所示c柱内板2的右侧,c柱内板2的侧端与d柱总成的上端连接。后轮罩内板3、c柱加强板下段9和d柱总成形成第四条传力路径,后轮罩内板3受力后,作用力通过第四条传力路径传递到顶盖,有效地缓解了后轮罩区域的受力,提高了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
48.参照图2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d柱总成的内侧包括依次连接的d柱内板上段10、d柱内板中段11和d柱内板下段16;d柱总成的外侧包括依次连接的d柱加强板上段12和d柱加强板下段13。其中,d柱加强板上段12与d柱内板上段10和d柱内板中段11的上端连接,d柱加强板下段13与d柱内板中段11的下端和d柱内板下段16连接;d柱加强板上段12与c柱加强板下段9的上端连接。
49.d柱总成包括d柱内板上段10、d柱内板中段11、d柱内板下段16、d柱加强板上段12和d柱加强板下段13的连接结构可以有效的增加d柱总成的结构强度。
50.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cd柱内板连接
板14,cd柱内板连接板14的上端与d柱加强板下段13连接,cd柱内板连接板14的下端与后轮罩内板3的侧端连接。
51.具体而言,参照图2所示,cd柱内板连接板14的上端与d柱加强板下段13的中部连接,cd柱内板连接板14的下端与后轮罩内板3的右侧的侧端连接。
52.后轮罩内板3、cd柱内板连接板14和d柱加强板下段13连接形成第五条传力路径,在后轮罩内板3受力后,作用力通过第五条传力路径传递到顶盖,有效地缓解了后轮罩区域的受力,提高了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
53.参照图1、图2和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身侧围后部结构还包括后侧窗内板15,后侧窗内板15的上端与d柱内板上段10和d柱内板中段11连接,后侧窗内板15的下端与后轮罩内板3的上端连接,后侧窗内板15的第一侧端与c柱加强板下段9连接,后侧窗内板15的与第一侧端相对的第二侧端与c柱加强板1的上侧端和c柱内板2的下端连接。
54.参照图2所示,后侧窗内板15的左侧上端与c柱内板2和d柱加强板上段12围成三角形的第六条传力路径,作用力在环形的第六条传力路径上传导,有效的形成连贯的力传递路径,有利于提高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增强结构刚度。
55.参照图2所示,后侧窗内板15的右侧上端与d柱内板上段10和d柱内板中段11的上端连接,后侧窗内板15、d柱内板上段10和d柱内板中段11、c柱加强板下段9、后轮罩内板3和c柱加强板1共同围成五边形的第七条传力路径,作用力在环形的第七条传力路径上传导,有效的形成连贯的力传递路径,有利于提高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增强结构刚度。
56.参照图2所示,d柱加强板上段12和d柱加强板下段13、c柱加强板下段9、后轮罩内板3的右端、以及cd柱内板连接板14还形成a型的第八条传力路径,作用力在第八条传力路径上传导同样能够提高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
5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后轮罩加强板8、轮罩连接板6、后轮罩内板下加强板5和后减震器支座板4的设置,有效的增加后轮罩内板3的结构强度,并通过在后轮罩内板3的内侧壁的中部不设置加强结构,增大了车内空间。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形成有第一条传力路径至第八条传力路径,且第一条传力路径至第八条传力路径包括环形路径、a形路径、线性路径的多种形状路径,能够分散受力,保证车身侧围后部结构的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
5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体可以包括上述车身侧围后部结构。
59.由于车身侧围后部结构具有碰撞性能和扭转刚度好的优点,能够提升车辆的减震器稳定性,以及提高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特性,提高用户满意度。
6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