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野外防蛇吊床

2022-08-30 20:25: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野外防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野外防蛇吊床。


背景技术:

2.吊床是野外活动中轻便且易于携带的卧具,通常将制作吊床的材料拴在树上。依据制造的材料分为布吊床和绳网吊床等。布吊床通常用薄帆布或尼龙布缝制而成,绳网吊床通常用棉绳或尼龙绳编制而成。绳网吊床在热带丛林和炎热夏季尤为适用,而布吊床适用范围更广泛,除严寒地区和冬季不宜使用,其他季节均可使用。吊床主要用于人们旅行或者休闲时刻的睡觉工具。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有很多的缺点,如有很多爬行昆虫会沿着吊床绳爬向吊床,会惊扰到在里面休息的人,影响到人们外出休闲的心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野外防蛇吊床,通过吊绳上设置2片喇叭状圆盘,来阻止昆虫沿着吊绳爬向吊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野外防蛇吊床,包括第一吊绳,所述第一吊绳一端设有铁环,所述铁环卡接与第一吊绳一端,所述第一吊绳另一端设有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卡接于第一吊绳点领另一端,所述第一吊绳另一端设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设置为手镯状,所述第一圆环一侧设有第二吊绳,所述第二吊绳一端设有吊床布,所述吊床布顶部一侧设有第一钢圈,所述第一钢圈设置为圆型,所述第一钢圈一侧设有第一拉链,所述第一拉链齿条一端设有第一拉链公头,所述第一拉链公头一侧,侧设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二拉链一侧设有防蚊帐,所述第二拉链另一侧设有吊床布,所述吊床布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拉链母头,所述第一拉链母头一侧设有设有第二钢圈,所述第二钢圈一侧设有吊床布,所述吊床布一侧设有第三吊绳,所述第三吊绳一端设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一侧设有第四吊绳,所述第四吊绳一端设有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卡接第四吊绳一端,所述第四吊绳另一端设有第二铁环,所述第二铁环与第四吊绳另一端卡接。
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盘设置为喇叭状,所述第二圆盘设置为喇叭状。
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盘设置为光滑面,所述第二圆盘设置为光滑面。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环设置为手镯状,第二圆环设置为手镯状。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吊绳另一端设有第二圆环。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圆盘内部固定设置倒扣,所述第二圆盘内部固定设置倒扣。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拉链公头设置为双向拉头。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吊绳、第二吊绳、第三吊绳、第四吊绳为尼龙绳制成。
12.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置圆盘卡接于吊绳,这样圆盘于吊绳很好的连接,做到无缝隙,可以防止很小昆虫从吊绳和圆盘之间缝隙爬向吊床,圆盘为喇叭状,并且表明很光滑,这样的设计可以防止昆虫通过圆盘表面爬向吊床;2、通过设置第一吊绳另一端设有第一圆环;第四吊绳另一端设有第二圆环, 由于在圆盘内部设有倒扣结构,吊绳为尼龙绳,质地较软,无法穿过倒扣,通过设置圆环,增加尼龙绳绳头的硬度,可以很好的穿过圆盘倒扣。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圆盘与吊绳卡接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的吊绳与铁环卡接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为:1、第一吊绳;2、第一铁环;3、第一圆盘;4、第一圆环;5、第二吊绳;6、吊床布;7、第一钢圈;8、第一拉链公头;9、第二拉链;10、防蚊帐;11、第一拉链母头;12、第二钢圈;13、第三吊绳;14、第二圆环;15、第四吊绳;16、第二圆盘;17、第二铁环。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8.1、如附图1-3所示的一种野外防蛇吊床,所述第一吊绳(1)一端设有第一铁环(2),所述第一铁环(2)与第一吊绳(1)卡接,所述第一吊绳(1)另一端设有第一圆盘(3),所述第一圆盘(3)卡接于第一吊绳(1)另一端,所述第一吊绳(1)另一端设有第一圆环(4),所述第一圆环(4)一侧设有第二吊绳(5),所述第二吊绳(5)一端设有吊床布(6),所述吊床布(6)顶部一侧设有第一钢圈(7),所述第一钢圈(7)设置为圆型,所述第一钢圈(7)一侧设有第一拉链公头(8),所述第一拉链公头(8)一侧设有第二拉链(9),所述第二拉链(9)一侧设有防蚊帐(10),所述第二拉链(9)另一侧设有吊床布(6),所述吊床布(6)顶部另一侧设有第一拉链母头(11),所述第一拉链母头(11)一侧设有设有第二钢圈(12),所述第二钢圈(12)一侧设有吊床布(6),所述吊床布(6)一侧设有第三吊绳(13),所述第三吊绳(13)一端设有第二圆环(14),所述第二圆环(14)一侧设有第四吊绳(15),所述第四吊绳(15)一端设有第二圆盘(16),所述第二圆盘(16)卡接第四吊绳(15)一端,所述第四吊绳(15)另一端设有第二铁环(17),所述第二铁环(17)与第四吊绳(15)另一端卡接。
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防蛇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3)设置为喇叭状,所述第二圆盘(16)设置为喇叭状。
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防蛇吊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盘(3)设置为光滑面,所述第二圆盘(16)设置为光滑面。
21.实施方式具体为:野外防蛇吊床,在没有打开时,所有吊床使用物件都可以放在由吊床布(6)和第一拉链所形成的收纳袋里,在使用时,打开第一拉链,取出收纳袋里物品,然后把第一吊绳(1)一端穿过第一圆盘(3)中间倒扣位置,并且沿着第一吊绳(1)一端调节到第一吊绳(1)另一端适中位置,第一吊绳(1)另一端连接第一圆环(4),防蚊帐(10)与吊床布(6)之间设有第二拉链(9),防蚊帐(10)通过第二拉链(9)进行连接,第四吊绳(15)另一端穿过第二圆盘(16)中间倒扣位置,并且沿着第四吊绳(15)调节到第四吊绳(15)一端适中位置,第四吊绳(15)一端连接第二圆环(14),第一吊绳(1)一端与第四吊绳(15)另一端分别系于树干上,使用者躺上吊床上后,封闭第二拉链(9)。
22.如附图1—3所示的一种野外防蛇吊床,所述第一圆盘(3)设置为喇叭状,所述第二圆盘(16)设置为喇叭状。
23.所述第一圆盘(3)设置为光滑面,所述第二圆盘(16)设置为光滑面。
24.所述第一圆环(4)设置为手镯状。
25.所述第四吊绳(15)另一端设有第二圆环(14)。
26.所述第一圆盘(3)内部固定设置倒扣,所述第二圆盘(16)内部固定设置倒扣。
27.所述第一拉链公头(9)设置为双向拉头。
28.所述第一吊绳(1)、第二吊绳(5)、第三吊绳(13)、第四吊绳(15)均为尼龙绳制成。
29.实施方式具体为:第一吊绳(1)一端穿过第一圆盘(3)中间倒扣位置,并且沿着第一吊绳(1)一端调节到第一吊绳(1)另一端适中位置,第一吊绳(1)另一端连接第一圆环(4),第四吊绳(15)另一端穿过第二圆盘(16)中间倒扣位置,并且沿着第四吊绳(15)调节到第四吊绳(15)一端适中位置,第四吊绳(15)一端连接第二圆环(14)。
30.本发明工作原理:第一吊绳(1)一端穿过第一圆盘(3)中间倒扣位置,并且沿着第一吊绳(1)一端调节到第一吊绳(1)另一端适中位置,第一吊绳(1)另一端连接第一圆环(4),防蚊帐(10)与吊床布(6)之间设有第二拉链(9),防蚊帐(10)通过第二拉链(9)进行连接,第四吊绳(15)另一端穿过第二圆盘(16)中间倒扣位置,并且沿着第四吊绳(15)调节到第四吊绳(15)一端适中位置,第四吊绳(15)一端连接第二圆环(14),第一吊绳(1)一端与第四吊绳(15)另一端分别系于树干上,使用者躺上吊床上后,封闭第二拉链(9)。
31.参照说明书附图1-3,野外防蛇吊床,在没有打开时,所有吊床使用物件都可以放在由吊床布(6)和第一拉链所形成的收纳袋里,在使用时,打开第一拉链,取出收纳袋里物品,然后把第一吊绳(1)一端穿过第一圆盘(3)中间倒扣位置,并且沿着第一吊绳(1)一端调节到第一吊绳(1)另一端适中位置,第一吊绳(1)另一端连接第一圆环(4),防蚊帐(10)与吊床布(6)之间设有第二拉链(9),防蚊帐(10)通过第二拉链(9)进行连接,第四吊绳(15)另一端穿过第二圆盘(16)中间倒扣位置,并且沿着第四吊绳(15)调节到第四吊绳(15)一端适中位置,第四吊绳(15)一端连接第二圆环(14),第一吊绳(1)一端与第四吊绳(15)另一端分别系于树干上,使用者躺上吊床上后,封闭第二拉链(9);参照说明书附图2,第一圆盘(3),第二圆盘(16)中设有倒扣,可以减少第一圆盘(3)、第二圆盘(16)与第一吊绳(1)、第四吊绳(15)之间的缝隙,可以很好的调节距离,以及固定位置。
32.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
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