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压往复泵用整体式箱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9 05:49: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往复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往复泵用整体式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2.柱塞式高压往复泵是重要加压装置,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对液体吸入与压出,其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压、大流量和流量需要调节的场合,还包括液压机、工程机械和船舶等设备当中;但是,现有的往复泵在使用时,长期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往复泵自润滑效果不好,散热效果不佳,持续使用会影响降低往复泵的工作效率,影响其正常使用,故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压往复泵用整体式箱体结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往复泵用整体式箱体结构,包括泵箱和设置于泵箱一端的箱盖,所述泵箱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往复泵的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所述泵箱上设置有润滑散热单元,所述润滑散热单元用于对容纳腔内的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进行强制润滑与散热,所述泵箱的另一端设置有泵头固定架,所述泵头固定架设置呈空腔结构。
5.进一步地,所述箱盖上均匀布设有多组散热片。
6.进一步地,所述泵箱上设置有曲轴端盖和驱动轴端盖,所述曲轴端盖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所述曲轴端盖分别设置于泵箱的两侧,所述驱动轴端盖相邻设置于其中一组曲轴端盖的旁侧,且该驱动轴端盖与曲轴端盖分别与润滑散热单元相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泵箱与曲轴端盖之间、所述泵箱与驱动轴端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8.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散热单元包括过滤器、输油管线、驱动轴润滑阀块和曲轴润滑阀块,所述泵箱的出油端连接有油泵,所述过滤器的进油端和油泵的出油端相连通,其出油端与输油管线的进油端相连通,所述驱动轴润滑阀块和曲轴润滑阀块分别设置于输油管线上,所述驱动轴润滑阀块与驱动轴端盖相连通,其用于对驱动轴部件进行供油,所述曲轴润滑阀块与曲轴端盖相连通,其用于对曲轴部件进行供油,所述输油管线的出油端和泵箱的进油端相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曲轴润滑阀块上设置有油压表,所述油压表用于监测润滑散热单元中的油压。
10.进一步地,所述泵箱的底部呈矩形布设有四组支撑座,每组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一组条形开口槽。
11.进一步地,所述泵箱的顶部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设置为两组。
12.进一步地,所述泵箱上设置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上设置有注油帽。
13.进一步地,所述泵头固定架上均匀开设有多组螺栓孔。
14.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过泵箱与箱盖之间的配合使用,便于对两者间进行拆装与检修;通过在泵箱上设置润滑散热单元,能够对泵箱内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的转动区域进行强制润滑,降低往复泵运转时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对泵箱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循环,能够带走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配合使用箱盖上设置有多组散热片,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通过在泵箱上设置呈空腔结构的泵头固定架,方便使用者对泵头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也便对高速运转的泵头部件进行散热;整个泵箱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故实用性较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时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18.图中:1、泵箱;2、箱盖;3、容纳腔;4、润滑散热单元;41、过滤器;42、输油管线;43、驱动轴润滑阀块;44、曲轴润滑阀块;5、泵头固定架;6、螺栓孔;7、散热片;8、曲轴端盖;9、驱动轴端盖;10、油压表;11、支撑座;12、条形开口槽;13、吊环;14、注油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20.如图1-图3所示,一种高压往复泵用整体式箱体结构,包括泵箱1和设置于泵箱1一端的箱盖2,泵箱1内设置有容纳腔3,容纳腔3用于容纳往复泵的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泵箱1上设置有润滑散热单元4,润滑散热单元4用于对容纳腔3内的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进行强制润滑与散热,泵箱1的另一端设置有泵头固定架5,泵头固定架5设置呈空腔结构,箱盖2上均匀布设有多组散热片7,增大箱盖2的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当中,可通过螺栓将箱盖2固定于泵箱1上,以便两者之间的拆卸与安装,方便对泵箱1内部进行检修与维护;且泵箱1上设置的润滑散热单元4能够对泵箱1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循环,并将润滑油输送至曲轴部件和驱动轴部件于泵箱1内的转动区域,对两者进行强制润滑,降低两者运转的损耗;由于容置腔内的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利用润滑油对两者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在通过润滑散热单元4对润滑油进行循环,在循环过程中将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当中,降低油温,以对曲轴部件和驱动轴部件进行散热;工作中的往复泵会通过曲轴部件带动连接泵头部件进行工作,通过将泵头固定架5设置呈空腔结构,便于对泵头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与监控,且曲轴部件带动泵头部件进行工作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便于对其进行散热。
21.如图1和图2所示,泵箱1上设置有曲轴端盖8和驱动轴端盖9,曲轴端盖8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曲轴端盖8分别设置于泵箱1的两侧,驱动轴端盖9相邻设置于其中一组曲轴端盖8的旁侧,且该驱动轴端盖9与曲轴端盖8分别与润滑散热单元4相连通,曲轴端盖8与泵箱1之间形成一空腔,为曲轴部件提供转动区域;同理,驱动轴端盖9与泵箱1之间形成一容置
腔,为驱动轴部件提供转动区域;泵箱1与曲轴端盖8之间、泵箱1与驱动轴端盖9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以使泵箱1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润滑散热单元4包括过滤器41、输油管线42、驱动轴润滑阀块43和曲轴润滑阀块44,泵箱1的出油端连接有油泵,过滤器41的进油端和油泵的出油端相连通,其出油端与输油管线42的进油端相连通,驱动轴润滑阀块43和曲轴润滑阀块44分别设置于输油管线42上,驱动轴润滑阀块43与驱动轴端盖9相连通,其用于对驱动轴部件进行供油,曲轴润滑阀块44与曲轴端盖8相连通,其用于对曲轴部件进行供油,输油管线42的出油端和泵箱1的进油端相连通;曲轴润滑阀块44上设置有油压表10,油压表10用于监测润滑散热单元4中的油压;利用润滑散热单元4对容纳腔3内的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进行散热和强制润滑,油泵将泵箱1内的润滑油从其内部抽出,经过过滤器41将润滑油输送至输油管线42内,并利用过滤器41对润滑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除去其中的杂质,保证润滑油的润滑效果,输油管线42会将一部分润滑油送回泵箱1当中,在循环过程中能够将其携带的热量传递到外界环境当中,另一部分润滑油会输送至曲轴润滑阀块44和驱动轴润滑阀块43当中,由于曲轴润滑阀块44与曲轴端盖8相连通,驱动轴润滑阀块43与驱动轴端盖9相连通,在油泵的作用下,润滑油被输送入到驱动轴部件的转动区域和曲轴部件的转动区域,以对两者进行强制润滑,降低往复泵运转时曲轴部件和驱动轴部件的磨损,使两者运转更加顺滑。
22.如图1和图2所示,泵箱1的底部呈矩形布设有四组支撑座11,确保泵箱1放置时的稳定,每组支撑座11上设置有一组条形开口槽12,可通过螺栓和螺母将本泵箱1进行固定,进一步提高其使用的稳定性;泵箱1的顶部设置有吊环13,吊环13设置为两组,以便对往复泵进行吊装和转移;泵箱1上设置有注油口,注油口上设置有注油帽14,在对泵箱1内部进行注油时,打开注油帽14,由注油口向泵箱1内部的容纳腔3中注入润滑油,以对润滑油进行补充;泵头固定架5上均匀开设有多组螺栓孔6,通过螺栓孔6和螺栓的配合使用,能够将泵头部件固定于泵头固定架5上。
23.另外,上述中的泵箱1与箱盖2之间、曲轴端盖8与泵箱1之间、驱动轴端盖9与泵箱1之间、泵头部件与泵头固定架5之间、驱动轴润滑阀块43与驱动轴端盖9之间、曲轴端盖8与曲轴润滑阀块44之间可采用栓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泵头固定架5与泵箱1之间、支撑座11与泵箱1之间、箱盖2与散热片7之间可采用焊接或铸造等一体成型的方式进行加工;其中曲轴部件、驱动轴部件、过滤器41、油压表10、油泵、泵头部件、吊环13和密封圈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均属于本技术领域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未对其进行改进,故不再赘述。
2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靠,通过泵箱1与箱盖2之间的配合使用,便于对两者间进行拆装与检修;通过在泵箱1上设置润滑散热单元4,能够对泵箱1内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的转动区域进行强制润滑,降低往复泵运转时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通过对泵箱1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循环,能够带走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运转时所产生的热量,配合使用箱盖2上设置有多组散热片7,提高设备的散热效果;通过在泵箱1上设置呈空腔结构的泵头固定架5,方便使用者对泵头部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也便对高速运转的泵头部件进行散热;整个泵箱1结构紧凑,布局合理,故实用性较好,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2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利用螺栓将设置于泵箱1底部的支撑座11固定于待安装区域,并通过螺栓将箱盖2固定于泵箱1上,以便两者拆装与维护;往复泵进行工作时,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会带动连接泵头部件进行工作,通过泵头固定架5上的空腔结构能够对往
复泵的工作状态进行观察与监控,并对泵头部件工作时所产生热量进行散失;同时,通过润滑散热单元4对容纳腔3内的驱动轴部件和曲轴部件进行散热和强制润滑,油泵将泵箱1内的润滑油从其内部抽出,通过过滤器41将润滑油输送至输油管线42内,利用过滤器41对润滑油中的杂质进行过滤,输油管线42会将一部分润滑油送回泵箱1当中,在循环过程中能够将润滑油中的热量散失到外界环境中,另一部分润滑油会输送至曲轴润滑阀块44和驱动轴润滑阀块43当中,在油泵泵压的作用下,润滑油被压入到驱动轴部件的转动区域和曲轴部件的转动区域,已对两者进行强制润滑,确保往复泵能够稳定工作。
2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