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附着点位可调节的一体化工具式三角斜撑的制作方法

2022-05-11 23:48: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属于一种附着点位可调节的一体化工具式三角斜撑。


背景技术:

2.传统工具式附墙三脚斜撑,整体结构形式固定,上下两处附墙点位间距固定,角度不可调节。在工程应用中,由于墙面情况复杂,附墙点位处往往会遇到孔洞等情况,导致三角斜撑无法在设计位置进行安装,需调整安装位置或采购新规格的三角斜撑或者现场临时拼接斜撑。同时在狭窄区域或门窗洞口梁的位置,现有结构面高度小于传统工具式三角斜撑上下附墙点间距,导致无法使用三角斜撑,往往需要架设额外支架。以上问题均会导致施工难度加大,安全风险加剧,同时会延误工期,造成材料浪费等负面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附着点位可调节的一体化工具式三角斜撑,要解决现有技术三角支撑角度不可调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附着点位可调节的一体化工具式三角斜撑,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杆和连接在水平杆与结构墙体之间的至少一根斜撑杆,所述水平杆通过上支座与结构墙体固定,所述斜撑杆一端铰接连接有移动套箍,另一端与设于结构墙体上的下支座铰接连接,所述移动套箍套设在水平杆上。
6.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移动套箍为倒扣在水平杆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底板与水平杆之间填塞有楔形块,u型结构两侧板上设有穿孔,螺杆穿过两侧侧板及斜撑杆将斜撑杆与移动套箍铰接连接。
7.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支座和下支座均与墙体通过螺栓连接,均包括底板和两侧等腰梯形侧板,所述水平杆与底板垂直焊接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上支座为l型角板,所述水平杆同时与l型角板两侧板焊接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斜撑杆的两侧铰接部包括上倾斜面、下倾斜面和两侧互相平行的侧面,所述上倾斜面和下倾斜斜面夹角为90
°
,上倾斜面、下倾斜面和两侧侧面形成的直角角部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焊接有钢管,所述下支座包括底板和两侧侧板,所述侧板上设有用于钢管穿过的穿孔。
10.进一步地,所述下支座通过螺栓与结构墙体固定,包括l型角板,l型角板的横部和竖部之间设有两块加劲肋板,所述加劲肋板上设有穿孔。
11.此外,所述水平杆与斜撑杆之间设有附加杆,所述附加杆两端分别与设于水平杆与斜撑杆上的附件杆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附件杆连接件与附加杆插接连接或者通过扣件连接。
12.更加优选地,所述水平杆上设有架体连接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无需现场拼接,附墙点位置可调整,内部角度可调节。三角斜撑水平杆与上支座焊接连接,斜撑杆通过移动套箍与水平杆连接,移动套箍在水平杆上可滑动,同时斜撑杆与移动套箍及下支座均为铰接连接,在不改变结构组成的前提下,实现三角斜撑上下附墙点位可调、内部角度可调。同时调整上下支座节点形式,最大限度减少上下支座固定所需间距。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附着点位可调节的一体化工具式三角斜撑的结构示意图一;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移动套箍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斜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铰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下支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平杆与上支座的连接示意图一;
22.图8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水平杆与上支座的连接示意图二;
23.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附着点位可调节的一体化工具式三角斜撑的结构示意图二;
24.附图标记:1-水平杆;2-斜撑杆;3-移动套箍;4-下支座;5-钢管;6-附加杆;7-架体连接件;8-附件杆连接件;9-上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6.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及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27.一种附着点位可调节的一体化工具式三角斜撑,如图1和9所示,包括水平杆1和连接在水平杆1与结构墙体之间的至少一根斜撑杆2,水平杆1通过上支座9与结构墙体固定,斜撑杆2一端铰接连接有移动套箍3,另一端与设于结构墙体上的下支座4铰接连接,移动套箍3套设在水平杆1上。
2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移动套箍3为倒扣在水平杆1的u型结构,u型结构的底板与水平杆1之间填塞有楔形块,u型结构两侧板上设有穿孔,螺杆穿过两侧侧板及斜撑杆2将斜撑杆2与移动套箍3铰接连接,钢板折成u型,开口向下扣在水平杆上,套箍宽度略大于水平杆宽度,便于套箍在水平杆上移动。套箍下部两面对应位置开孔,通过螺杆穿过孔洞及斜撑杆上的焊接钢管,将套箍与斜撑杆连接,形成铰连接。
2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上支座9与墙体通过螺栓连接,包括底板和两侧等腰梯形侧板,水平杆1与底板垂直焊接连接,具体地,采用槽钢,槽钢两侧边切割坡口,切至水平杆上下表面处。槽钢上下开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于墙面。水平杆插入槽钢中,位于上下两螺栓孔间,水平杆与槽钢接触面全部焊接。
3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上支座9为l型角板,水平杆1同时与l型角板两侧板焊接固定,具体地,采用不等边角钢,角钢长边两侧开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于墙面。角钢短边在上,水平杆放置在两螺栓孔间,水平杆上表面与角钢短边紧贴,所有接触面均焊接。
3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3和4所示,斜撑杆2的两侧铰接部包括上倾斜面、下倾斜面和两侧互相平行的侧面,所述上倾斜面和下倾斜斜面夹角为90
°
,上倾斜面、下倾斜面和两侧侧面形成的直角角部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焊接有钢管5,如图5所示,下支座4包括底板和两侧侧板,侧板上设有用于钢管5穿过的穿孔,具体地,采用方钢管;方钢管立面两端头位置,从中间位置斜向上、斜向下45度切割,切除立面部分,保留上下面结构。在尖角部切割弧形缺口,焊接钢管,同时上下面保留结构弯折压盖,形成密闭结构。接口处全部焊接。下支座采用槽钢,处理方式同上支座,在槽钢两侧面对应位置开孔,通过螺杆穿过孔洞及斜撑杆上的焊接钢管,将下支座与斜撑杆连接,形成铰连接。
3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下支座4通过螺栓与结构墙体固定,包括l型角板,l型角板的横部和竖部之间设有两块加劲肋板,所述加劲肋板上设有穿孔,采用不等边角钢;角钢长边端部开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于墙面。角钢短边在下,角钢长短边间设置两道加劲肋板,加劲肋板间距略大于斜撑杆宽度,加劲肋板中间位置开孔,通过螺杆穿过孔洞及斜撑杆上的焊接钢管,将下支座与斜撑杆连接,形成铰连接。
3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水平杆1与斜撑杆2之间设有附加杆6,附加杆6两端分别与设于水平杆1与斜撑杆2上的附件杆连接件8连接固定,附件杆连接件8与附加杆6插接连接或者通过扣件连接。
34.作为本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水平杆1上设有架体连接件7,架体连接件7为垂直设于水平杆1上的插杆。
35.施工方法:
36.1、三角斜撑为整体工厂加工,水平杆与上支座等所有焊接部位已全部加工完成,下支座、斜撑杆、移动套箍组件可在工厂组拼完成,也可在现场进行组拼。运输时水平杆与斜撑杆贴紧,夹角为零,占用空间小,便于运输。
37.2、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上支座附着点位置,固定上支座。
38.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移动套箍位置,从而调节下支座附着点位置,固定。
39.4、上下支座附着点位置固定后,拧紧斜撑杆与下支座、斜撑杆与移动套箍之间的连接杆件。
40.5、视情况是否添加附加杆。
41.6、三角斜撑安装完成。
42.7、水平杆与斜撑杆间夹角存在最佳范围,根据水平杆与斜撑杆长度确认。以1500mm长水平杆与斜撑杆为例,最佳使用角度为16-45度。
43.8、根据实际情况可加长三角斜撑,同时增设斜撑杆,增大使用长度及范围。需强调
加长区域内架体连接件间连接横杆,架体竖杆支设在移动套箍上,这样可形成节点受力,此时水平杆仅受拉力。
44.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4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6.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