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农用提拉型电动采茶机

2022-05-01 09:12: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茶装置,具体为农用提拉型电动采茶机。


背景技术:

2.采茶机的工作方式是从茶叶的树枝最前端通过刀片的反复切割把顶端鲜嫩的叶梢采摘下来。国内目前大多数采茶机都是依照大型的设计模式,操作起来较为笨重,对于新鲜茶叶的采摘收集很难做到高效。
3.通过对市面上的采茶机的调研,结果显示重量普遍超过1.5kg,而且都为单手剐蹭式作业,机体本身不附带装茶叶的袋子,需要同时拿机器和收获袋,这样的运作模式对于茶农的惯用作业手负担大,因为很难长时间单臂举着1.5kg以上的机械进行作业,需要对机器的使用方式进行改进设计,能让机器在作业的同时可以将茶叶收纳进收容袋中。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采茶机结构,通过使用本方案提供的采茶机达到方便人们使用和提高采茶效率的目的。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方案如下:
6.农用提拉型电动采茶机,包括采茶部和提拉部,所述采茶部包括
7.壳体,具有圆弧状的采茶面;所述采茶面上开设有多个独立的收割口,在所述壳体上与每个所述收割口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凸起的空包,所述空包用于容纳所述裁剪装置采集的茶叶;
8.裁剪装置,分布设置在每个所述收割口内;所述裁剪装置用于裁剪茶叶;
9.所述提拉部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端面用于提供着力点。
10.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收割口的顶端均设置有拦叶网。
11.进一步的,所述裁剪装置包括呈双层往复式设计的刀片,所述刀片设置在所述收割口的底部。
12.进一步的,所述裁剪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收割口内的第一旋叶扇和第二旋叶扇,所述第一旋叶扇靠近所述收割口的顶端,所述第二旋叶扇靠近所述刀片,所述第一旋叶扇与所述第二旋叶扇并排独立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提拉部包括转接段和握把段,所述握把段通过所述转接段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握把段与所述转接段通过一旋钮固定,使得所述握把段相对于所述转接段能绕所述旋钮旋转。
14.进一步的,所述转接段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转接臂,两个所述转接臂之间通过加强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转接臂靠近所述握把段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握把段上固定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对应的第二连接板,所述旋钮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15.进一步的,所述转接臂为伸缩臂。
16.进一步的,所述握把段内设置有软橡胶材料制成的凹槽握痕。
17.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8.本方案通过对采茶机的结构做全新的设计,并对其中的壳体设置专用的采茶面,以便于配合茶树多为矮圆形的特点,圆弧状的采茶面能贴合茶树的外部造型进行削皮式收割,保证采摘的效率;同时设置收割口,每一个收割口都有一套独立的收纳空包,方便于同时采摘收集。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方案的提拉型电动采茶机立体结构图。
20.图2为提拉型电动采茶机主视结构图。
21.图3为提拉型电动采茶机俯视结构图。
22.图4为提拉型电动采茶机侧视结构图。
23.图5为提拉部处于伸长状态的侧视结构图。
24.其中:10壳体、11采茶面、12收割口、13空包、14拦叶网、20提拉部、21转接段、22握把段、31刀片、32第一旋叶扇、33第二旋叶扇、100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农用提拉型电动采茶机,通过对其结构的全新设计,使得本方案摒弃了传统的单手剐蹭式作业的方式,同时将容纳茶叶的袋子(空包)集成设置在壳体上,以方便人们的使用。
27.具体的,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农用提拉型电动采茶机包括采茶部和提拉部20,这里的采茶部主要用于实现对茶叶的采集,而提拉部20主要便于茶农的使用,通过操作提拉部20控制采茶部的采茶作业。
28.所述采茶部包括壳体10,为了配合茶树的具体形态特征,在壳体10上设置有圆弧状的采茶面11以形成采茶口,圆弧状设计能贴合茶树的外部造型进行削皮式收割,与现实中削土豆皮的操作极为相似,通过以上设计,操作简单并且在采摘茶叶的时候更加高效;采茶面11上开设有多个独立的收割口12,并且在壳体10上与每个收割口12对应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凸起的空包13,空包13用于容纳裁剪装置采集的茶叶;这里描述的裁剪装置分布设置在每个收割口12内;裁剪装置用于裁剪茶叶。
29.可以理解为,在具体的采茶操作中,茶农通过手持提拉部20,利用固定设置在壳体10上端面提拉部20提供的着力点操纵整个采茶部,使得弧形结构的采茶口靠近茶树,在裁剪装置的裁剪作用下,将采集的茶叶收纳到空包13中;将收集作用的空包13集成设置在壳体10中,相比于传统需要额外拿着收获袋的方式,本方案更加方便操作和使用,有利于同时采摘和收集。
30.可选的,本方案中设计的收割口12一共有三个,每个收割口12连接一个独立的空包13,并且在每个收割口12中单独设置有一个裁剪装置实现对茶叶的裁剪。
31.本方案中,每个收割口12的顶端均设置有拦叶网14,这里的拦叶网14主要起到防
护作用,防止采茶过程中因为裁剪装置采摘的茶叶飞溅而丢失部分新鲜茶叶,即通过该拦叶网14防止茶叶飞溅,从而保证采摘过程中获得量的充足。
32.本方案中,提供的裁剪装置包括呈双层往复式设计的刀片31和旋叶扇,其中刀片31设置在收割口12的底部;旋叶扇包括设置在收割口12内的第一旋叶扇32和第二旋叶扇33,第一旋叶扇32靠近收割口12的顶端,第二旋叶扇33靠近刀片31,并且第一旋叶扇32与第二旋叶扇33并排独立设置。
33.通过在采茶口(收割口12)处设计了双层的旋叶扇(第一旋叶扇32和第二旋叶扇33);双层对比单层的优势体现在于,相同的收割口12面积下,双层的旋叶扇的每层页面小,不容易拍飞采摘下来的茶叶,能更好把茶叶收容起来,并且第一旋叶扇32能收集到顶部拦叶网14上的茶叶,收集范围更加扩大。
34.本方案中,参见图1、图5,考虑到不同茶农的弯腰使用状态,这里对提拉部20的结构也做出了进一步的设计;本方案中,提拉部20包括转接段21和握把段22,其中握把段22通过转接段21与壳体10连接;握把段22与转接段21通过一旋钮100固定,使得握把段22相对于转接段能绕旋钮100旋转。
35.通过设置可以旋转转动调节的握把段22,茶农双手可根据实际的需要任意改变角度,能够加快采摘收割的效率。
36.具体的,转接段2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转接臂,两个转接臂之间通过加强杆固定连接;两个转接臂靠近握把段22的端面上固定有第一连接板;握把段22上固定有与第一连接板对应的第二连接板,旋钮100连接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旋钮100的配合连接,实现了握把段22的可翻转设计。
37.可选的,转接臂为伸缩臂,即茶农可根据需要适当的延长或者缩短整个提拉部的长度。
38.可选的,握把段22内设置有软橡胶材料制成的凹槽握痕,符合人体力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39.本技术方案的电动采茶机将“剪茶、拦茶、纳茶、存茶”这四个采茶步骤融合为一体,增加了采茶的效率,将往日市场上大型的采茶机的功能缩小在一台精巧的机器上,解决了操作不便和茶叶收割质量差等问题。
40.其中,机体(壳体10)背部的空包13是储存茶叶的地方,底部有椭圆形的收容装置接口,侧面有电机设置及充电的插座,只需要按动机器电源按钮,机体前端的切刀就会依着茶叶的长势正向推进。
41.设置可伸缩旋转的握把段22,茶农不需要弯腰,双手可轻松拿住,并且任意改变角度,能够加快采摘收割的效率;通过对采茶机的结构做全新的设计,并对其中的壳体设置专用的采茶面,以便于配合茶树多为矮圆形的特点,方便于同时采摘收集。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