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27 19:30: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原位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众所周知,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原位修复,是修复土壤的一种方法,此过程中,使用到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
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240352.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装置,其大致描述为,包括若干微孔渗压管、若干负压井、加压装置、过滤装置和循环水泵,所述若干微孔渗压管通过并联接入加压管路连接加压装置,所述若干负压井通过并联接入负压管路连接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由封闭水箱和过滤膜组成,过滤装置一端连接负压管路,另一端连接真空泵、并通过循环水泵连接至加压装置,其在使用时,实现对污染土体的原位处理,装置简单高效。
4.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实现对污染土体的原位处理,装置简单高效,但是其在使用时药物不便于充分的与土壤混合,从而导致土壤修复效果较差,使用灵活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其在使用时药物不便于充分的与土壤混合,从而导致土壤修复效果较差,使用灵活性较低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筒,所述底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顶部输出端贯穿底板并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与转动齿轮啮合,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龙门架,两个所述龙门架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齿轮,两个所述转轴的左右两端均贯穿龙门架并固定连接有转杆,多个所述转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两个所述龙门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多个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杆的左右两端,靠近右端的龙门架的右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靠近前端的一个搅拌齿轮啮合,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土系统。
9.优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顶端,两个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输送板,两个所述输送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输送轴,两个所述输送轴通过输送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输送板中靠近前端的一个输送板的
前端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与靠近右端的一个输送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输送板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铲刀。
10.进一步的,所述出土系统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出土板,所述出土板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杆,底板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缸,所述第一电缸的输出端与控制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和转动齿轮以及搅拌筒的连接处开设有出土孔。
11.再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架。
12.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移动板,每相邻的两个移动板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杆,两个所述移动杆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
13.作为本方案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输送板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左端。
14.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壳。
15.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多个所述搅拌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架。
16.(三)有益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的输送机构进行运动,从而对土壤进行输送操作,通过底板的底端安装的第一电机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动力齿轮与底板的顶端转动连接的转动齿轮进行啮合,从而带动扎运动齿轮的顶端固定连接的搅拌筒进行转动,并通过龙门架上安装的第二电机进行运动,并带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进行啮合,从而带动两个龙门架之间转动连接的搅拌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搅拌齿轮上固定连接的搅拌杆对土壤进行搅拌操作,并通过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的出土装置进行运动,从而对搅拌后的土壤进行出土操作,因此,该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便于充分的与土壤混合,从而提高土壤修复效果,使用灵活性较高。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电机、输送板和输送轴等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动齿轮、动力齿轮和龙门架等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出土板、控制杆和第一电缸等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底板;2、转动齿轮;3、搅拌筒;4、第一电机;5、动力齿轮;6、龙门架;7、搅拌齿轮;8、搅拌杆;9、支撑板;10、固定杆;11、第二电机;12、驱动齿轮;13、支撑杆;14、输送板;15、输送轴;16、输送带;17、第三电机;18、铲刀;19、出土板;20、控制杆;21、第一电缸;22、推动架;23、移动板;24、移动杆;25、移动轮;26、保护壳;27、搅拌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请参阅图1-5,一种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保护壳26,以便于防止转动齿轮2转动时伤害到工作人员,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多个移动板23,每相邻的两个移动板23之间均转动连接有移动杆24,两个移动杆24的前后两端均转动连接有移动轮25,以便于带动其进行移动操作,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推动架22,以便于通过推动架22推动其进行移动,底板1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齿轮2,转动齿轮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筒3,底板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机4,第一电机4的顶部输出端贯穿底板1并固定连接有动力齿轮5,动力齿轮5与转动齿轮2啮合,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龙门架6,两个龙门架6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齿轮7,两个转轴的左右两端均贯穿龙门架6并固定连接有转杆,多个转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杆8,多个搅拌杆8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架27,以便于对搅拌桶内的土壤进行均匀的搅拌,两个龙门架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9,两个支撑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0,多个搅拌杆8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固定杆10的左右两端,靠近右端的龙门架6的右端通过安装板安装有第二电机11,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12,驱动齿轮12与靠近前端的一个搅拌齿轮7啮合,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输送机构,输送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13,两个支撑杆13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顶端,两个支撑杆1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输送板14,两个输送板14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底板1的左端,以便于增加取其稳定性,两个输送板14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输送轴15,两个输送轴15通过输送带16传动连接,两个输送板14中靠近前端的一个输送板14的前端安装有第三电机17,第三电机17与靠近右端的一个输送轴15固定连接,两个输送板1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铲刀18,以便于对地面的土壤进行输进行输送操作,底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出土系统,出土系统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上转动连接有出土板19,出土板19上固定连接有控制杆20,底板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电缸21,第一电缸21的输出端与控制杆20固定连接,底板1和转动齿轮2以及搅拌筒3的连接处开设有出土孔,以便于对搅拌后的土壤进行出土操作。
28.还需进一步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1、第三电机17和第一电缸21均为市面上购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常规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型号的选用或进行定制,本专利中我们只是对其进行使用,并未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改进,其设定方式、安装方式和电性连接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只要按照其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调试操作即可,在此不再对其进行赘述,且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1、第三电机17和第一电缸21均设置有与其配套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安装位置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即可。
29.综上所述,该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该土壤原位修复处理装置放置在所需使用的地点,通过推动架22推动其进行移动,然后启动第一电机4、第二电机11、第三电机17和第一电缸21,通过第三电机17进行运动,并带动输送板14上转动连接的输送轴15进行转动,并通过输送带16传动连接,从而通过输送板14上固定连接的铲刀18对土壤进行输送操作,通过底板1的底端安装的第一电机4进行转动,并带动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动力齿轮5与底板1的顶端转动连接的转动齿轮2进行啮合,从而带动扎运动齿轮的顶端固定连接的搅拌筒3进行转动,并通过龙门架6上安装的第二电机11进行运动,并带
动第二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的驱动齿轮12进行啮合,从而带动两个龙门架6之间转动连接的搅拌齿轮7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搅拌齿轮7上固定连接的搅拌杆8对土壤进行搅拌操作,然后通过底板1的底端安装的第一电缸21进行运动,并带动底板1的底端转动连接的出土板19进行出土操作。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