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测温光纤辅助接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4 14:03: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测温光纤辅助接线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光纤通讯系统在当今社会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并有取代传统导线进行数据传递的趋势,使用量十分巨大。
3.在利用光缆进行通信时,常用到交接箱设备实现光纤信号的分流汇总等连接结点施工,由于当前交接箱结构等原因,当前光缆在进行交接箱内接线操作时,往往需要制备大量的跳线,并通过跳线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这种操作虽然可以满足光纤线路建设的需要,但极大的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降低了施工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针对现有的光纤线路建设施工难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测温光纤辅助接线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测温光纤辅助接线装置,包括箱体、线缆托盘、隔板组件、光分配器以及多个配线轮;其中,
6.所述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以及第三隔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内,且所述第一隔板将所述箱体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以及散热腔,所述第二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内,且所述第二隔板将所述上腔体分隔为熔配腔以及右腔体,所述第三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腔内,且所述第三隔板将所述右腔体分隔为绕线腔以及光分配腔,所述第一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以及所述第三隔板上均设置有便于光纤线缆穿过的导线槽;
7.所述线缆托盘设置在所述熔配腔内,多个所述配线轮通过旋转轴安装在所述绕线腔内,所述光分配器设置在所述光分配腔内。
8.可选的,所述散热腔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引流板以及第二引流板;
9.所述第一引流板和所述第二引流板将所述散热腔分隔为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
10.所述第一引流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引流板的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第二通道以及所述第三通道连通;
11.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在所述箱体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三通道的远离进风口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
12.可选的,所述箱体上且靠近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处安装有散热片组件。
13.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组件包括连接部以及多个散热片,多个所述散热片均匀分布在所述连接部上,所述箱体上开设有与多个散热片相匹配的多个安装孔,每个所述散热片
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分别插入一个安装孔后并位于所述箱体的外部。
14.可选的,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把手。
15.可选的,所述散热片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端部为尖刺部。
16.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内部安装有正压风机。
17.可选的,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过滤组件。
18.可选的,所述配线轮上设置有布线槽。
19.可选的,所述箱体的内腔、散热腔、绕线腔、熔配腔以及光分配腔的腔壁均设置有电磁隔离层。
20.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光纤辅助接线装置,通过将线缆托盘上的光纤线缆通过第二隔板上的导线槽进入到绕线腔中,并依据布线要求剥线分成多束后分别绕设在多个配线轮上,绕设在配线轮上的线束穿过第三隔板上的导线槽,无需采用跳线连接光纤线路,使得本装置光纤线缆布局清晰,且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提高光纤连接施工的工作效率,并避免交接箱内布线混乱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简化光纤交接箱接线施工对设备及施工场地环境等条件的要求,从而有助于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和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测温光纤辅助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右视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测温光纤辅助接线装置中散热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箱体;11、安装孔;12、第一引流板;13、第二引流板;14、电磁隔离层;
26.2、隔板组件;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23、第三隔板;
27.3、散热片组件;31、把手;32、连接部;33、散热片;
28.4、绕线腔;41、配线轮;42、旋转轴;43、布线槽;
29.5、光分配腔;51、光分配器;52、尾纤固定模块;
30.61、第一通孔;62、出风口;63、第三通道;64、第二通孔;65、第二通道;66、第一通道;67、正压风机;68、进风口;
31.7、熔配腔;71、线缆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4.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
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5.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6.请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温光纤辅助接线装置,包括箱体1、线缆托盘71、隔板组件2、光分配器51以及多个配线轮41;其中,隔板组件2包括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以及第三隔板23,第一隔板21设置在箱体1的内腔内,且第一隔板21将箱体1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以及散热腔,第二隔板22设置在箱体1的内腔内,且第二隔板22将上腔体分隔为熔配腔7以及右腔体,第三隔板23设置在箱体1的内腔内,且第一隔板23将右腔体分隔为绕线腔4以及光分配腔5,第一隔板21、第二隔板22以及第三隔板23上均设置有便于光纤线缆穿过的导线槽;线缆托盘71设置在熔配腔7内,多个配线轮41通过旋转轴42安装在绕线腔4内,光分配器51设置在光分配腔5内。
37.如上方案,在进行箱体1内的光纤线缆接线时,将线缆托盘71上的光纤线缆通过第二隔板22上的导线槽进入到绕线腔4中,并依据布线要求剥线分成多束后分别绕设在多个配线轮41上,绕设在配线轮41上的线束再穿过第三隔板23上的导线槽,在光分配腔5中还设置有尾纤固定模块52,以固定暂时未使用的尾纤,尾纤固定模块52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限定。
38.现有技术的光纤线缆在进行箱体1内的接线操作时,往往需要制备大量的跳线,并通过跳线实现光纤线路的连接,这种操作虽然可以满足光纤线路建设的需要,但极大的增加了施工的难度,降低了施工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大大的增加了光纤线路建设成本和日常维护成本,且大量的跳线还导致了交接箱内布线环境恶劣,不利于后期维护及检修工作的开展。
39.本方案无需采用跳线连接光纤线路,使得本装置光纤线缆布局清晰,且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一方面可提高光纤连接施工的工作效率,并避免交接箱内布线混乱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可简化光纤交接箱接线施工对设备及施工场地环境等条件的要求,从而有助于提高施工的灵活性和降低施工成本。
40.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散热腔内部设置有散热结构,散热结构包括第一引流板12以及第二引流板13;第一引流板12和第二引流板13将散热腔分隔为从上至下依次分布的第一通道66、第二通道65以及第三通道63;第一引流板12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61,第一通孔61将第一通道66和第二通道65连通,第二引流板13的远离第一通孔6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通孔64,第二通孔64将第二通道65以及第三通道63连通;在箱体1的侧壁上且位于第一通道66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68,在箱体1的侧壁上且位于第三通道63的远离进风口68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62。
41.如上方案,在散热腔内部设置散热结构,向进风口68鼓风,鼓入的风依次经过第一通道66、第一通孔61、第二通道65、第二通孔64以及第三通道63后,从出风口62排出,进入的风带着箱体1内部产生的热气从出风口62中排出箱体1外,从而降低箱体1内部的温度。
42.在现有的交接箱中不具备必要的通风降温功能,因此导致了交接箱内光纤线缆的运行环境温度波动极大,从而也会对光纤线缆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方案通过设置散热结构使得箱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结构排出,保证率光纤线缆的运行环境。
43.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箱体1上且靠近第一通孔61和第二通孔64处安装有散热片组件3。
44.如上方案,在本装置中,散热片组件3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散热片,还可以是下述方案中的结构,在带着热气的风经过第一通孔61以及第二通孔64时,部分的热气会预先通过散热片组件3排出箱体1外。
45.本方案通过设置散热片组件3以进一步提高散热结构的散热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光纤线缆的正常运行环境。
46.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散热片组件3包括连接部32以及多个散热片33,多个散热片33均匀分布在连接部32上,箱体1上开设有与多个散热片33相匹配的多个安装孔11,每个散热片33的远离连接部32的端部分别插入一个安装孔11后并位于箱体1的外部。
47.如上方案,本方案将单独的多个散热片33通过连接部32连接,并与多个安装孔11相互配合,仅需操作人员以手持连接部32,并向安装孔11外按压或拉出,即能实现安装和拆卸散热片组件3,非常方便。
48.作为可选的实施例,连接部32上设置有把手31。
49.如上方案,设置了把手31进一步便于安装和拆卸散热片组件3。
50.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散热片33的远离连接部32的端部为尖刺部。
51.如上方案,设置了尖刺部,在将散热片组件3安装至安装孔11中时,便于将散热片组件3插入至安装孔11中。
52.作为可选的实施例,进风口68内部安装有正压风机67。
53.如上方案,通过正压风机67向进风口68内部鼓风,可以保持持续地给箱体1内部散热,保证散热的效果。
54.作为可选的实施例,进风口68处设置有过滤组件。
55.如上方案,在进风口68设置过滤组件以过滤灰尘,避免灰尘从进风口68进入箱体1内影响光纤线缆的运行环境。其中过滤组件包括滤网和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可以是活性炭或硅胶。
56.作为可选的实施例,配线轮41上设置有布线槽43。
57.如上方案,在配线轮41上设置布线槽43,在将光纤线缆缠绕在配线轮41上时更加方便,同时可以减少缠绕在配线轮41上的光纤线缆从配线轮41上脱落的情况,保证了布线的有序性。
58.作为可选的实施例,箱体1的内腔、散热腔、绕线腔4、熔配腔7以及光分配腔5的腔壁均设置有电磁隔离层14。
59.如上方案,设置了电磁隔离层14,能防止各个腔体之间的产生的电磁干扰,提高了电磁兼容性。
60.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