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上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蜂窝板上胶线的制作方法

2022-04-10 00:06: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蜂窝板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蜂窝板上胶线。


背景技术:

2.蜂窝板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且成本低廉的新型绿色材料,它具有轻、强、稳、保温、隔热、防震等诸多优点。其中,铝蜂窝板作为蜂窝板中的一种,由于其无毒无害,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比如家具、门、装修吊板等。
3.铝蜂窝板是由若干厚度仅有几丝的铝片粘合而成的,任一铝片与相邻的两铝片之间于不同的位置进行粘合,待若干铝片堆叠粘合后形成铝板。使用时,只需将铝条沿堆叠方向拉伸,即可获得铝蜂窝板。
4.由于铝蜂窝板产品往往尺寸较大,单一的铝板拉伸后无法满足产品的尺寸大小,因此需要将若干铝板堆叠粘合。
5.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申请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为保证铝板侧边上胶均匀,通常采用人工上胶的方式在铝板上涂抹胶水,这就使铝板的上胶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改善铝板的上胶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胶装置及带有该装置的蜂窝板上胶线。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上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上胶装置,包括上胶机以及第一运输机构,所述第一运输机构包括进料端以及出料端,所述上胶机位于第一运输机构靠近进料端一端的侧面,所述第一运输机构上放置有铝板,所述上胶机与铝板靠近上胶机的一侧接触,所述第一运输机构远离上胶机的一侧设有辅助上胶机构,所述辅助上胶机构驱使铝板向上胶机靠近。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板于第一运输机构上移动的同时胶枪能够对铝板进行上胶,使铝板上胶效率大大提高,此外辅助上胶机构能够使铝板保持与上胶机接触,保证其上胶质量。
10.可选的,所述上胶机包括:
11.胶枪,所述胶枪于铝板靠近上胶机的一侧上胶;
12.其中,所述第一运输机构靠近上胶机的一侧开设有供胶枪伸入与铝板接触的让位口。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位口使胶枪能够对铝板全面上胶,提高了上胶机的上胶质量。
14.可选的,所述胶枪包括:
15.引胶片,所述引胶片位于胶枪靠近铝板的一端,且所述引胶片垂直于运输方向设置;
16.锁定块,所述锁定块将引胶片于胶枪上定位;
17.其中,所述引胶片覆盖胶枪的出胶位置,所述锁定块与胶枪螺纹连接,所述引胶片被夹紧于胶枪与锁定块之间,所述引胶片与胶枪之间存在开口朝向铝板的间隙,所述胶枪出胶后胶水从间隙流出。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胶片能够使胶枪出胶均匀,控制出胶量的同时避免胶水浪费,同时能够保证铝板上胶水涂抹均匀,提高了上胶质量。
19.可选的,所述胶枪还包括刮胶刀,所述刮胶刀位于引胶片与运输方向相反的一侧,且所述刮胶刀具有供多余胶水粘附的斜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胶刀能够将铝板上多余的胶水刮除,使铝板上胶均匀。
21.可选的,所述上胶机还包括:
22.机座,所述机座水平设置;
23.第一移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设置于机座上,且所述第一移动件可垂直于运输方向移动;
24.第二移动件,所述第二移动件设置于第一移动件上,且所述第一移动件可沿竖直方向移动;
25.其中,所述机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移动件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移动件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二移动件移动的第二驱动件,所述胶枪设置于第一移动件上。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胶枪能够进行位置调节,方便工作人员根据不同尺寸的铝板对胶枪的位置进行调节,使上胶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27.可选的,所述辅助上胶机构包括:
28.抵接件,所述抵接件位于辅助上胶机构靠近上胶机的一端;
29.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抵接件垂直于运输方向移动;
30.其中,所述抵接件与铝板远离让位口的一侧相抵。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驱动件驱使抵接件挤压铝板,使铝板能够与胶枪保持相抵,方便辅助上胶机构的使用。
32.可选的,所述辅助上胶机构还包括位置调节件,所述位置调节件设置于第一运输机构远离上胶机的一端,所述位置调节件与第一运输机构上的位置可调节移动,且所述第三驱动件设置于位置调节件上。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位置调节件对抵接件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辅助上胶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铝板进行使用。
34.可选的,所述抵接件与第三驱动件转动连接,且所述抵接件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件与铝板接触的过程中,抵接件将随铝板的运输移动而发生转动,从而减小抵接件对铝板两侧的磨损。
36.可选的,所述抵接件上设有与铝板相适配的定位槽,且所述抵接件于定位槽竖直方向上的两端设有引导槽,所述引导槽与定位槽相通。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用于与铝板相抵,引导槽能够减少铝板与抵接件接触时发生剐蹭而使铝板表面受损的情况发生。
3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蜂窝板上胶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9.一种蜂窝板上胶线,包括上述的一种上胶装置。
4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大大提高铝板的上胶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同时铝板的上胶效果也得到提高,从而使蜂窝板上胶线生产蜂窝板的效率提高,蜂窝板产品的质量也得到提高。
41.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42.1.运输铝板的同时能够对铝板完成上胶,提高了铝板的上胶效率,且铝板的上胶质量较好;
43.2.上胶机于辅助上胶机构配合,使铝板能够均匀上胶,提高了铝板的上胶质量;
附图说明
44.图1是一种上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5.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46.图3是一种蜂窝板上胶线的结构示意图;
47.图4是一种上胶装置的俯视图;
48.图5是粘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9.图6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50.图7是粘合装置的剖视图;
51.图8是图7中c处的放大图;
52.图9是定位机构的剖视图。
53.附图标记说明:1、机座;11、第一机座;12、第二机座;121、导向条;122、定位空间;2、运输装置;21、第一运输机构;211、第一运输机体;212、让位口;213、进料端;214、出料端;22、第二运输机构;221、第二运输机体;222、罩板;23、第四驱动件;24、运输辊;241、齿轮部;25、压紧机构;251、高度调节件;2511、第五驱动件;252、压紧辊;26、辅助上胶机构;261、位置调节件;262、第三驱动件;263、抵接件;2631、定位槽;2632、引导槽;27、拦截板;28、光感应件;3、上胶机;31、支撑体;32、第一驱动件;33、第一移动件;34、第二驱动件;35、第二移动件;36、胶枪;361、刮胶刀;362、引胶片;363、锁定块;4、导向装置;41、前端导向组件;411、支撑架;4111、支撑杆;412、导向轮;42、中间导向组件;421、固定导向件;422、活动导向件;423、竖直调节件;424、水平调节件;43、后端导向组件;431、支撑块;432、导向板;5、推动机构;51、动力组件;511、支撑柱;512、第六驱动件;513、抵接板;52、推动组件;521、推动板;522、推动块;6、定位机构;61、定位压板;611、连接部;6111、指示箭头;612、引导块;613、开口;62、支撑座;621、座体;6211、指示刻度;622、支撑板;63、第七驱动件;64、辅助定位组件;641、第八驱动件;642、横梁;643、定位板;65、调节杆;66、弹性件;7、控制台;8、控制箱;9、铝板。
具体实施方式
54.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5.实施例1:
5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上胶装置。
57.参照图1,上胶装置包括上胶机3以及第一运输机构21。
58.铝板9设置于第一运输机构21上,且铝板9的长度方向与运输方向平行。上胶机3设
置于第一运输机构21的一侧。
59.铝板9在第一运输机构21上移动的同时,上胶机3于铝板9一侧涂胶,导向装置4使铝板9的移动更加平稳,同时能够使上胶机3上胶均匀,大大提高了铝板9上胶的效率。
60.第一运输机构21包括第一运输机体211、运输组件以及为运输组件提供动力的第四驱动件23,运输组件设置于第一运输机体211内部,第四驱动件23设置于第一运输机体211的一侧。
61.运输组件包括运输辊24以及传动链条,运输辊24沿运输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运输辊24的两端均与第一运输机体211转动连接,且运输辊24垂直于运输方向设置。运输辊24与铝板9的下端面相切,且运输辊24远离上胶机3的一端具有与传动链条相适配的齿轮部241。第四驱动件23通过传动链条带动若干运输辊24同时转动,从而使第一运输机构21能够运输铝板9移动。
62.为使第一运输机构21展示更加清楚,附图中将传动链条省略。
63.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运输机构21也可以采用皮带传动、履带传动等方式进行。
64.为减少铝板9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卷边、翘边等现象,第一运输机构21上还设有压紧机构25。压紧机构25沿运输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本实施例中压紧机构25共设有三个。
65.压紧机构25包括压紧辊252以及用于调节压紧辊252位置的高度调节件251。压紧辊252平行于运输辊24设置,且压紧辊252位于铝板9的上方。
66.每个压紧机构25共设有两个高度调节件251,两高度调节件251分别设置于第一运输机体211上端面的两端。高度调节件251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长孔,且长孔沿压紧辊252的轴线方向贯穿高度调节件251。
67.高度调节件251上设有于长孔中滑动的滑动块以及用于控制滑动块滑动的第五驱动件2511。
68.运输辊24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滑动块转动连接,第五驱动件2511竖直设置,且第五驱动件2511贯穿高度调节件251,第五驱动件2511的下端与滑动块连接,且第五驱动件2511的上端穿出高度调节件251,第五驱动件2511远离滑动块的一端具有操作部。
69.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件2511优选为丝杆,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用气缸、齿链传动等方式进行。
70.通过第五驱动件2511调节滑动块的高度位置,从而对压紧辊252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使压紧辊252与铝板9的上端面相抵,从而降低铝板9运输过程中出现卷边、翘边的概率。
71.上胶机3包括支撑体31、第一移动件33以及第二移动件35。支撑体31水平设置,且支撑体31的一端与第一运输机体211的一侧连接。
72.第一移动件33设置于支撑体31上,上胶机3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移动件33垂直于运输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32。
73.支撑体31远离第一运输机体211的一端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有延伸部,第一移动件33位于延伸部靠近第一运输机体211的一侧,第一驱动件32穿设于延伸部且一端与第一移动件33连接,第一驱动件32远离第一移动件33的一端位于延伸部远离第一移动件33的一侧。
74.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优选为丝杆,且第一驱动件32远离第一移动件33的一
端具有方便工作人员转动丝杆的操作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32还可采用气缸推动、齿链配合带动的方式实现。
75.延伸部上于第一驱动件32水平方向的两侧还穿设有两导向杆,导向杆与第一驱动件32平行设置,且导向杆两端分别与延伸部以及第一移动件33连接。
76.第一移动件33上方还连接有两导向杆,导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导向杆远离第一移动件33的一端设有辅助板,辅助板的两端分别与两导向杆远离第一移动件33的一端连接。
77.第二移动件35位于辅助板与第一移动件33之间,上胶机3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移动件35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二驱动件34。
78.第二驱动件34同时穿设于辅助板以及第二移动件35,且第二驱动件34位于两导向杆之间。第二驱动件34竖直设置,且第二驱动件34一端与第一移动件33连接,第二驱动件34远离第一移动件33的一端位于辅助板的上方。两导向杆也穿设于第二移动件35中。
79.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34也优选为丝杆,且第二驱动件34远离第一移动件33的一端也为操作部。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驱动件34也可采用气缸推动、齿链配合带动的方式实现。
80.参照图2,第二移动件3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给铝板9上胶的胶枪36,胶枪36靠近铝板9的一端具有上胶部,上胶部包括引胶片362、刮胶刀361以及锁定块363。引胶片362垂直于运输方向放置,且引胶片362与上胶部的一侧连接。引胶片362安装后,引胶片362与上胶部之间存在间隙,且间隙的开口朝向铝板9,胶水流出后将沿引胶片362与上胶部之间的间隙流至上胶部靠近铝板9的一端,使得胶枪36出胶均匀。
81.刮胶刀361位于上胶部远离引胶片362的一侧,刮胶刀361具有供多余胶水粘附的斜面,使得胶枪36上胶于铝板9上涂抹均匀。
82.第一运输机体211上靠近上胶机3的一侧开设有供胶枪36伸入使上胶部与铝板9侧边接触的让位口212,工作人员可通过调节第一移动件33以及第二移动件35的位置对上胶部的位置进行调节。
83.为确保铝板9靠近上胶机3的一侧能够被充分上胶,上胶装置还包括有辅助上胶机构26。
84.参照图1和图2,辅助上胶机构26设置于第一运输机体211远离上胶机3的一端,且辅助上胶机构26包括位置调节件261、第三驱动件262以及抵接件263。
85.位置调节件261一端与第一运输机体211远离上胶机3的一侧连接,第三驱动件262与位置调节件261的另一端连接,位置调节件261用于调节抵接件263的位置,由于结构较为简单,在此对位置调节件261的位置调节原理不做赘述。
86.连接件611与第三驱动件262靠近上胶机3的一端连接,抵接件263设置于连接件611的下方,且抵接件263与让位口212于运输方向上位置相对。
87.抵接件263与连接件611转动连接,且抵接件263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第三驱动件262可驱动连接件611沿平行于运输辊24轴线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抵接件263与铝板9远离上胶机3的一侧相抵。
88.抵接件263为轮状结构,抵接件263于竖直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与铝板9相适配的定位槽2631,且抵接件263于定位槽2631竖直方向上的两端开设有引导槽2632,引导槽
2632与定位槽2631相通。当第三驱动件262驱动抵接件263朝铝板9远离上胶机3的一侧靠近时,引导槽2632可引导铝板9平滑进入定位槽2631中,减少抵接件263与铝板9抵接过程中碰撞而导致铝板9表面受损的情况。
89.辅助上胶机构26于上胶位置对铝板9朝靠近上胶机3的一侧施加抵接力,从而使铝板9能够被上胶机3充分上胶。
9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上胶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91.铝板9在第一运输机构21上运输,再控制胶枪36伸入让位口212中对铝板9的一侧进行上胶,同时通过辅助上胶机构26对铝板9施加水平方向的抵接力,使铝板9朝靠近上胶机3的一端贴近,使铝板9充分上胶,铝板9移动经过让位口212后即完成上胶。
92.实施例2:
9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实施例1中上胶装置的蜂窝板上胶线。
94.参照图3和图4,蜂窝板上胶线包括机座1、控制台7、控制箱8、上胶装置、运输装置2、导向装置4以及粘合装置。控制台7、上胶装置、运输装置2以及粘合装置均设置于机座1上,铝板9设置于运输装置2上,导向装置4设置于运输装置2上。工作人员于控制台7以及控制箱8进行操作,使运输装置2带动铝板9移动,铝板9在导向装置4的作用下保持位置稳定移动,铝板9移动过程中先后经过上胶装置以及粘合装置。上胶装置于铝板9靠近上胶装置的一侧进行上胶,粘合装置将上胶后的铝板9进行粘合,最终即可得到所需的铝蜂窝板。
95.机座1设置于地面上,运输装置2设置于机座1的一侧。运输装置2包括第一运输机构21以及第二运输机构22,第二运输机构22与第一运输机构21结构相似,且第二运输机构22的动力也由第一驱动件32提供。
96.参照图3、图4和图5,运输装置2包括运输机体,运输机体包括第一运输机体211以及第二运输机体221。运输机体远离机座1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将运输辊24上的齿轮部241遮盖的罩板222,罩板222靠近铝板9的一端也具有导向部。
97.其中,后端导向组件43位于第一运输机构21与第二运输机构22的交界处,使铝板9从第一运输机构21运输经过后能够保持其长度方向与运输方向平行。
98.参照图6和图7,机座1包括供控制台7以及上胶装置设置的第一机座11以及供粘合装置设置的第二机座12。第二机座12的高度位置高于第一机座11,且运输辊24上端的高度位置略高于第二机座12上端面的高度位置。
99.第二运输机构22远离第一运输机构2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使铝板9停止移动的拦截板27。拦截板27竖直设置,拦截板27垂直于运输方向设置,且拦截板27一端与第二运输机体221远离第二机座12的一端连接,拦截板27另一端与第二机座12连接。
100.拦截板27上还设有光感应件28,光感应件28朝靠近第一运输机构21的一端延伸。由于光感应件28为本领域公知常识,故本实施例中不对其原理详细介绍。
101.粘合装置包括推动机构5以及定位机构6,推动机构5位于第二运输机构22远离第二机座12的一侧,定位机构6位于第二机座12上。
102.当铝板9于运输装置2上移动至与拦截板27相抵时,光感应件28检测到铝板9后对推动机构5输出信号,推动机构5将运输装置2上的铝板9朝靠近定位机构6的方向推动,定位机构6将已粘合的若干铝板9或待粘合的铝板9定位于定位机构6与第二机座12之间,推动机构5将铝板9推动至最远距离时,铝板9与其他铝板9相抵粘合。
103.推动机构5包括推动组件52以及动力组件51,推动组件52由若干动力组件51提供动力,若干动力组件51沿运输方向等间距设置于第二运输机构22远离第二机座12的一侧。
104.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51共设置有四个。动力组件51包括支撑柱511以及第六驱动件512,支撑柱511的下端与地面连接,且支撑柱511靠近第二机座12的一侧延伸与第二机座12连接。
105.支撑柱511远离地面的一端具有水平设置的安装平台,第六驱动件512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本实施例中,第六驱动件512优选为气缸,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用丝杆、齿链传动等方式进行。
106.第六驱动件512靠近第二机座12的一端连接有抵接板513,抵接板513平行于运输方向设置,第六驱动件512驱动抵接板513沿平行于运输辊24轴线的方向移动。
107.第六驱动件512的两侧还设有导向杆,由于导向杆为简单结构,本实施例中不做详细描述。
108.推动组件52包括推动板521,推动板521远离第二机座12的一端与四个抵接部513连接,推动板521与抵接板513平行设置,且推动板521的下端面与运输辊24的上端齐平。
109.参照图7和图8,定位机构6包括用于将已粘合的若干铝板9或待粘合的铝板9进行压紧定位的定位压板61,定位压板61的下端面与第二机座1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供铝板9沿水平方向进入并定位的定位空间122。
110.推动板521靠近第二机座12的一端沿运输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推动块522,推动块522的下端面与运输辊24的上端齐平,且推动块522的下端面与靠近第二机座12一端面的交界处设有倒角,降低推动块522朝第二机座12靠近移动时与运输辊24发生剐蹭、干涉的概率。
111.第六驱动件512具有最大行程以及最小行程,当第六驱动件512为最大行程时,推动块522与定位压板61的侧面相抵;当第六驱动件512为最小行程时,推动块522位于运输辊24齿轮部241的上方。
112.定位压板61靠近推动机构5的一端沿运输方向等间距设置有引导块612,引导块612的下端面与定位压板61的下端面齐平。若干推动块522与若干引导块612于水平方向上位置交错,当推动块522移动至与定位压板61相抵时,若干推动块522与若干引导块612分别插入两引导块612之间的间距中以及两推动块522之间的间距中。
113.推动块522将铝板9完全推动进入定位空间122,引导块612的下端面与靠近推动组件52一端面的交界处开设有倒角,引导块612上的倒角使铝板9推动进入定位空间122的过程更加顺利。
114.同时,定位压板61的下端面与靠近推动组件52一端面的交界处也开设有倒角,减少铝板9推动进入定位空间122的过程中铝板9与定位压板61发生干涉。
115.定位机构6还包括支撑座62以及用于驱动定位压板61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第七驱动件63。支撑座62包括座体621,第二机座12上共设置有两个座体621,两座体621对称设置,且两座体621分别位于定位压板61上沿运输方向的两侧。
116.参照图6,第二机座12上靠近拦截板27的一端还设有导向条121,推动块522推动铝板9后,铝板9将沿导向条121的一侧进入定位空间122。导向条121平行于拦截板27设置,且导向条121靠近铝板9的一端面与拦截板27靠近铝板9的一端面齐平。导向条121靠近机座1
底部的一端与机座1底部相适配,且导向条121靠近拦截板27的一端开设有用于引导铝板9进入的倒角。
117.参照图7,支撑座62还包括供第七驱动件63设置的支撑板622,支撑板622设置于座体621的上端,支撑板622水平设置,第七驱动件63沿竖直方向穿设于支撑板622上。定位压板61靠近两座体621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611,第七驱动件63的下端与连接部611连接,且第七驱动件63的上端具有操纵部,操纵部位于支撑板622的上方。
118.本实施例中,第七驱动件63优选为丝杆,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用气缸、齿链传动等方式进行。
119.支撑板622与座体621底部之间设有导向杆,导向杆的一端与支撑板622连接,且导向杆的另一端与座体621的底部连接。每个座体621上共设置有两个导向杆,且两导向杆位于第七驱动件63的两侧。
120.参照图7和图9,支撑板622与座体621底部之间还设有调节杆65,调节杆65共设置有两个,调节杆65竖直设置,且调节杆65位于第七驱动件63与导向杆之间。
121.调节杆65的上端与支撑板622连接,调节杆65的下端与第二机座12的上端面之间存在间距。支撑杆4111与连接部611之间还设有弹性件66,弹性件66套设于调节杆65上。当进入定位空间122的铝板9于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存在加工误差时,此时定位压板61的位置将通过弹性件66发生细微变化,从而使定位空间122自动与铝板9相适配。
122.底座沿铝板9推动方向的一侧面上沿竖直方向具有指示刻度6211,连接部611上设置有指示箭头6111。可通过指示箭头6111于指示刻度6211上所指示的刻度得出定位压板61下端面与第二机座12上端面之间的距离。
123.定位机构6还包括用于将待粘合铝板9定位的辅助定位组件64,辅助定位组件64包括横梁642、第八驱动件641以及定位板643。
124.横梁642平行于运输方向设置,横梁642位于支撑板622上方,且横梁642的两端分别与两支撑板622靠近运输装置2的一端连接。
125.横梁642上沿其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第八驱动件641,本实施例中第八驱动件641共设有四个。第八驱动件641位于横梁642上方,第八驱动件641竖直设置。第八驱动件641穿设于横梁642上,且第八驱动件641的下端位于横梁642的下方。定位板643与第八驱动件641的下端连接,且定位板643水平设置。
126.定位压板61上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若干与定位板643相适配的开口613,开口613的数量与定位板643的数量一致,且开口613的位置与定位板643相对应。
127.第八驱动件641驱动定位板643于竖直方向上移动,本实施例中第八驱动件641优选为气缸,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选用丝杆、齿链传动等方向实现。
128.第八驱动件641的两侧还设有方便定位板643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导向杆。
12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蜂窝板上胶线的实施原理为:
130.铝板9经上胶装置上胶后,运输装置2将铝板9运输至与拦截板27相抵后,推动机构5将运输装置2上的铝板9朝定位机构6移动,定位机构6上于定位压板61与第二机座12之间压紧定位有已粘合的铝板9,第八驱动件641控制定位板643将已粘合铝板9靠近运输装置2的一端压紧定位,使运输装置2上铝板9进入定位空间122后能够与已粘合铝板9形成牢固的粘合,以此循环即可使若干铝板9粘合形成所需的铝蜂窝板产品。
13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