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FPC板的钢片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18 11: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fpc板的钢片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fpc板的钢片贴合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fpc板的钢片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2.又称为柔性印制电路板,或称软性印制电路板,是以印制的方式,在挠性基材上面进行线路图形的设计和制作的产品;挠性线路板的辅料贴合是其制作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制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产品需使用到钢片进行补强。
3.目前,fpc的钢片贴合通常是以人工的方式进行,具体是将已成型的钢片通过观看对位线的位置手动将钢片一片一片对准放置在挠性线路板上,对准后通过电烙铁机或熨斗点加热使其初步固定,待整片fpc上的钢片加热贴合完成后再进行整板fpc压合;这种通过人工贴合的方式非常耗时且容易出错,且刚片加热过程中容易造成导致钢片移动,从而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率及贴合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fpc板的钢片贴合装置,能自动对fpc板贴合钢片,能提高生产效率和贴合质量。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一种fpc板的钢片贴合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支撑架和用于运输fpc板和钢片的运输组件,所述运输组件上安装有用于定位和固定fpc与钢片的固定夹具,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位于运输组件上方。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截面为“冂”形机构,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铜条和用于控制加热铜条移动的控制气缸,所述控制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撑架顶端,控制气缸活塞杆竖直插入支撑架内、并与加热铜条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两内侧设有移动轨道,所述加热铜条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条移动轨道内。
7.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组件包括运输电机、丝杆、螺母座及固定座,所述丝杆一端与运输电机活塞杆固定连接,丝杆另一端穿过螺母座、并固定安装在固定座内,所述螺母座与固定夹具底端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运输轨道,所述运输轨道位于运输组件两侧,运输轨道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固定夹具底端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夹具投影面为方形结构,固定夹具端面四角处设有用于fpc板与钢片定位的l形限位块。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夹具定位的激光照射器,所述支撑架一侧还设有用于控制加热铜条温度的温控箱。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架和运输组件,并在支撑架上安装加热组件,在运输组
件上安装固定夹具,使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固定夹具对钢片和fpc板进行定位,随后通过运输组件运输至加热组件处,通过加热组件加热溶胶使fpc板与钢片贴合,实现自动对fpc板贴合钢片,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贴合质量。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
16.图3为本实施例固定夹具的底部视图。
17.图中:1、工作台;11、运输轨道;12、滑块;2、支撑架;21、移动轨道;3、运输组件;31、固定夹具;311、l形限位块;32、运输电机;33、丝杆;34、螺母座;35、固定座;4、加热组件;41、加热铜条;42、控制气缸;5、激光照射器;6、温控箱。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能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0.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结合图1至图3,一种fpc板的钢片贴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中,工作台1上设有支撑架2和运输组件3,支撑架2上设有加热组件4,且加热组件4位于运输组件3上方,本实施例通过运输组件3将紧贴在一起的钢片与fpc板运输至加热组件4处,并通过加热组件4对处于表面的钢片进行加热,使钢片与fpc板紧贴一面的胶融化,进而实现fpc板与钢片的贴合,实现了本实施例自动对fpc板贴合钢片的功能,能提高生产效率;运输组件3上安装有固定夹具31,本实施例将fpc板与钢片对齐后放置到固定夹具31中,通过固定夹具31定位和固定fpc与钢片,使加热组件4加热时,钢片与fpc板的位置能保持固定,防止加热过程中钢片或fpc板移动导致贴合失败;能提高fpc板与钢片的贴合质量。
22.如图1和图2所示,加热组件4包括加热铜条41和用于控制加热铜条41移动的控制气缸42,使加热铜条41能在控制气缸42的作用下移动;支撑架2的截面为“冂”形结构,便于加热组件4的安装,并且使运输组件3能安装在支撑架2下方,进而使固定夹具31能移动到支撑架2下方,并由加热组件4使fpc半与钢片贴合;本实施例通过将控制气缸42固定安装在支
撑架2顶端,并将控制气缸42活塞杆竖直插入支撑架2内、与安装在支撑架2内的加热铜条41顶端固定连接,使装载fpc板与钢片的固定夹具31在运输组件3的作用下移动至支撑架2下方时,控制气缸42能控制支撑架2内的加热铜条41下移、并与固定夹具31上方的钢片接触,进而加热钢片,实现fpc板与钢片的自动贴合;
23.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架2两内侧壁设有移动轨道21,其中,加热铜条41的两端分别插接在两条移动轨道21内,使加热铜条41的移动更加平稳、并且加热钢片时能完全与钢片端面接触,对钢片进行均匀加热,提高贴合质量,同时,还能对加热铜条41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止加热铜条41移动距离过大压坏fpc板。
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运输组件3包括运输电机32、丝杆33、螺母座34和固定座35,其中,丝杆33的一端固定在运输电机32输出轴上,丝杆33另一端穿过螺母座34并固定安装在固定座35中,使丝杆33在运输电机32的作用下转动时,螺母座34能在丝杆33上进行移动,通过将固定夹具31底端与螺母座34固定,进而实现固定夹具31的移动,进而使本实施例实现自动贴合的功能;
25.本实施例的工作台1上还设有运输轨道11,其中,运输轨道11数量为两条,并分别位于运输组件3两侧、及支撑架2内侧,同时,运输轨道11上还滑动安装有滑块12,通过将滑块12与固定夹具31底端固定连接,使固定夹具31在丝杆33和螺母座34的作用下移动时,能通过滑块12与运输轨道11使移动更加平稳,进而提高固定夹具31移动到加热组件4下方时的位置精度,使钢片加热时,加热铜条41能处于钢片的中间位置,进而使加热铜条41两侧的钢片能受热均匀,提高贴合精度。
2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固定夹具31投影面为方形结构,便于fpc板与钢片的放置安装,固定夹具31的四角处设有l形限位块311,使fpc板与钢片放置到固定夹具31上后,能通过四角处的l形限位块311进行定位,使固定夹具31在运输组件3的作用下移动时,fpc板与钢片能保持固定,放置fpc板或钢片偏移导致贴合失败。
27.本实施例的支撑架2上还设有用于对固定夹具31进行定位的激光照射器5,当装载fpc板与钢片的固定夹具31移动至支撑架2下方时,激光照射器5对固定架的位置进度照射定位,到达设置的位置时,使运输电机32停止转动,进而使固定夹具31静止在正确位置进行钢片与fpc板的加热贴合,能提高钢片与fpc板的贴合精度;本实施例的支撑架2一侧还设有温控箱6,使本实施例能通过温控箱6对加热铜条41进行加热并控制其温度,防止加热铜条41过热导致fpc板损坏。
2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将钢片与fpc板的贴合面紧贴,随后将紧贴的钢片与fpc板放置在固定夹具31中,并使钢片处于上方,随后启动运输组件3,运输电机32转动带动丝杆33转动,使螺母座34移动,进而使固定夹具31移动,固定夹具31移动至支撑架2下方时,激光照射器5对固定夹具31的位置进行定位,当固定夹具31处于正确位置后,控制运输电机32停止转动,进而使固定夹具31被固定在加热组件4下方,随后控制气缸42启动,控制加热铜条41下移并与固定夹具31上的钢片表面紧贴,随后,温控箱6对加热铜条41进行加热,使钢片与fpc板紧贴一面的胶融化,进而实现钢片与fpc板的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撑架2和运输组件3,并在支撑架2上安装加热组件4,在运输组件3上安装固定夹具31,使本实施例可通过固定夹具31对钢片和fpc板进行定位,并通过运输组件3运输至加热组件4处,通过加热组件4加热溶胶使fpc板与钢片贴合,实现了自动对fpc板的钢片进行贴
合,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贴合质量。
2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和修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