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具有解锁机构的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烹饪 器具 解锁 食物 特别


1.本发明涉及食物烹饪器具类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具有解锁机构的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2.压力锅具是生活常见的食物烹饪器具,压力锅是在锅内密封状态下加热水和食物,水和食物被加热后产生大量水蒸汽,随着水蒸气不断增加从而使锅内的压力升高,在锅内的高温与高压力作用下,食物可以实现快速烹煮,大大缩短食物的烹煮时间。但所述压力锅内的压力非常大,为避免压力锅在高压烹饪状态下锅盖意外打开对使用者造成伤害,需要对所述锅盖与底座进行锁定。常见的锅盖与底座锁定方式有锅牙旋合式锁定,在锅盖的锅外沿上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上旋锅牙,在锅底座的顶部设置与所述上旋锅牙匹配设置的下旋锅牙,所述锅盖通过所述上旋锅牙与所述下旋锅牙之间的旋接结合紧紧地锁定到锅底座上。但这种传统的压力锅盖限制了压力锅盖的盖合动作必须是先把压力锅盖盖合到锅底座上,然后再旋动所述锅盖让所述上旋锅牙与所述下旋锅牙结合锁定,此操作较为繁琐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
3.另外一种锅盖与内锅的锁定方式为卡钳式锁定,如申请号为201910517645.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持结构的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锅底座、放置在锅底座上的内锅和可翻转地铰接在锅底座后端部位上的锅盖,内锅具有向外凸出的刚性锅沿,锅盖包括外盖、刚性构件,在外盖上设置有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滑动设置在外盖上的至少一对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具有夹口的刚性夹持器,刚性夹持器用于夹持刚性构件和内锅的刚性锅沿;还包括两端分别连接在一对左右布置的所述支撑架上的拉力弹簧,所述拉力弹簧能够驱动一对所述支撑架向所述外盖的中心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上锁;还包括移动设置在外盖上的中间过渡臂体,中间过渡臂体正向移动时能够驱动支撑架向外盖的外侧方向移动进而让刚性夹持器脱离刚性构件和内锅的刚性锅沿实现解锁;还包括解锁保持机构,所述解锁保持机构包括活动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臂体上的移动定位柱、设置在所述中间过渡臂体与所述移动定位柱之间并能够驱动所述移动定位柱向下移动的保持弹簧、设置在所述外盖上的用于接纳所述移动定位柱的一个端部的接纳孔,当所述中间过渡臂体正向移动完成解锁时,所述移动定位柱不仅移动到所述接纳孔的上方而且在所述保持弹簧的驱动下随之重新插入到所述接纳孔中让所述中间过渡臂体保持在解锁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专利201910517645.5中的卡钳式烹饪器具,所述锅盖在解锁保持机构零件较多,结构关系复杂,所述移动定位柱与接纳孔配合锁定方式容易因配合不到位而造成所述解锁保持机构失效,进而会影响所述锅盖的正常盖合。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具有解锁机构的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底座、锅盖、设置于所述底座内的内锅,所述内锅具有向外凸起的钢性锅沿,所述锅盖铰接于所述底座上并能开合运动,所述锅盖包括盖体与安装在所述盖体下方的刚性件;
所述盖体上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支架与锁爪,所述支架活动布置在所述盖体上,所述锁爪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并能随所述支架移动,所述锁爪用于当所述支架及锁爪向所述盖体的中心方向移动完成时锁紧所述刚性件与所述内锅的钢性锅沿从而实现第一重锁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用于向所述支架施加能够驱动所述支架沿解锁方向移动的驱动力;所述解锁机构包括移动设置在所述盖体上的第一解锁块和第二解锁块,所述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槽和能够伸入到所述缓冲槽中的传动柱子,所述缓冲槽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所述缓冲槽、传动柱子分置在所述第一解锁块或第二解锁块上,所述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之间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解锁块与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弹簧,所述第二解锁块与所述盖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驱动弹簧,所述第一驱动弹簧用于向所述第一解锁块提供向后方向的第一正向推动力f1,所述第二驱动弹簧用于向所述第二解锁块提供向前方向的第二反向推动力f2,并且所述第一驱动弹簧用于提供第一正向推动力f1能够克服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从而向所述支架提供沿解锁方向移动的驱动力,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
6.其中,所述第一重锁定,是指所述锁爪向所述盖体的中心方向移动完成时锁紧所述刚性件与所述内锅的钢性锅沿从而把所述刚性件与所述内锅进行锁定,因为所述钢性件安装在所述盖体上,故在第一重锁定完成时,所述内锅是通过所述刚性件与所述锅盖连接在一起。
7.其中,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槽和能够伸入到所述缓冲槽中的传动柱子,所述传动柱子能够在所述缓冲槽中沿前后方向移动,所述缓冲槽、传动柱子分置在所述第一解锁块或第二解锁块上;所述缓冲结构有包括两种基本的实施方式: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缓冲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解锁块上,所述传动柱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上;另一种实施方式为,所述传动柱设置在所述第一解锁块上,所述缓冲槽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上。
8.其中,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是指由所述第二驱动弹簧所产生的第二反向推动力f2通过所述第二解锁块向所述第一解锁块所传递的阻碍所述第一解锁块向后方向移动的阻碍作用力,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与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可能存在不相等的情况;例如,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方向与所述第一解锁块的移动方向不在同一轴线方向时,则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为所述第一解锁块的移动方向轴线上的一个分力,此时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小于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所述解锁机构第一解锁块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弹簧所提供第一正向推动力f1使能够驱使所述支架以及所述锁爪向解锁方向移动,这样,只需通过所述第一解锁块与第一驱动弹簧就能达到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的目的,所述解锁机构结构简单实用;另外,在所述第一驱动弹簧所提供的第一正向推动力f1作用下,所述第一解锁块能够在所述锅盖打开的状态下一直保持驱动所述支架与所述锁爪在解锁状态,并且所述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也无需通过额外的限位结构限定所述第一解锁块的解锁位置,从而通过简单的所述解锁机构有效地把所述锁紧机构保持在解锁状态,大大减少所述解锁机构的解锁失效情况的发生,同时降低所述锅盖与所述底座盖合过程中所述锁爪与所述内锅的钢性锅沿发生碰撞的机率,能够给使用者很好的使用体验。
10.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或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第一解锁块上设置有第一结合臂部,在所述第二解锁块上设置有第二结合臂部,所述第二结合臂部与所述第一结合臂部一前一后地布置并且具有间隔空间;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锁钩,所述锁钩包括顶端、转轴端和位于所述顶端和转轴端之间的腰部,所述顶端以所述转轴端为基础摆动,所述锁钩的顶端具有呈钩状的钩臂并且所述钩臂向前方向伸出;在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按钮,所述按钮位于所述锁钩的前方并且所述按钮上设置有向后伸出的按钮顶杆,所述按钮顶杆用于向所述锁钩传递向后方向的按钮推力f3,在所述锁钩的腰部与所述底座之间还设置有按钮反制弹簧,所述按钮反制弹簧用于向所述锁钩提供向前方向的反制推力f4;当所述锅盖盖合到所述底座上时,所述钩臂插入到所述间隔空间中,此时所述钩臂顶压住所述第一结合臂部用于将所述按钮反制弹簧的反制推力f4提供给所述第一结合臂部,所述按钮反制弹簧用于提供反制推力f4再叠加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克服所述第一正向推动力f1的阻力从而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解锁块向前移动进而能够驱使所述支架及锁爪向所述盖体的中心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重锁定;反之,当按压所述按钮通过所述按钮顶杆推动所述锁钩朝后方偏转时,所述钩臂不再顶压所述第一结合臂部而是顶压所述第二结合部,让所述解锁机构解除所述锁紧机构的第一重锁定。这样,在所述锅盖盖合到所述底座的过程中,所述锁钩的钩臂能够顶压所述第一结合臂从而驱动所述第一解锁块向前移动,而所述第一解锁块驱使所述支架及锁爪向所述盖体的中心方向移动从而实现所述刚性件与所述内锅的锁定,实现所述第一重锁定只需通过盖合所述锅盖,操作十分简单;而在打开所述锅盖时,只需通过按压所述按钮就能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从而实现所述刚性件与所述内锅的分离,极大的提升了所述第一重锁定的实现或解除的操作便捷度,这给使用者很好的使用体验。
11.为了提高所述烹饪器具的安全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一折弯部,所述折弯部用于与所述钩臂结合实现所述锅盖与所述底座之间的第二重锁定;所述折弯部布置在所述第一结合臂部的下方,当所述锅盖盖合到所述底座上时,所述折弯部沿所述钩臂的斜面滑动而首先顶推所述钩臂向后方向摆动,当所述锅盖完全盖合到位时,所述钩臂伸入到所述折弯部内,不仅顶推所述第一结合臂部而且还钩住所述折弯部从而让所述第一重锁定的完成时间至少不会早于所述第二重锁定完成的时间;反之当按压所述按钮通过所述按钮顶杆推动所述锁钩朝后方偏转时,所述钩臂首先不再顶压所述第一结合臂部而是顶压所述第二结合臂部,让所述解锁机构首先解除所述锁紧机构的第一重锁定后,在所述钩臂向后摆动足够角度后才能脱离所述折弯部实现解除第二重锁定。其中,所述第二重锁定,是指通过所述钩臂与所述折弯部的结合从而把所述锅盖与所述底座进行锁定,其作用在于把所述锅盖扣合到所述底座上;其中,所述第一重锁定的完成时间,是指在所述锅盖盖合到所述底座的过程中所述锁爪在所述盖体外缘方向位置移动到所述盖体中心方向位置并锁紧所述刚性件与所述内锅的钢性锅沿所需要的时间;其中,所述第二重锁定完成的时间,是指在所述锅盖盖合到所述底座的过程中所述钩臂与所述折弯部从分离到结合完成所需的时间。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第二重锁定能够把所述锅盖与所述底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所述烹饪器具进行工作时,为使用者提供第二重安全防护;进一步的,如果打开所述锅盖的过程中所述锅盖与所述底座先解锁但所述内锅还与所述刚性体还在锁定状态,会导致所述内锅被所述锅盖带起,所述内锅内处于高温状态的食物可能会飞
溅出来给使用者造成伤害,而本技术方案,所述钩臂不再顶压所述第一结合臂部时,所述解锁机构的所述第一解锁块在所述第一驱动弹簧提供第一正向推动力f1的作用下驱动所述支架沿解锁方向移动,首先实现解除第一重锁定,然后所述钩臂再脱离所述折弯部以实现解除第二重锁定,所述第一重锁定先于所述第二重锁定解除能够有效避免所述内锅被所述锅盖带起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所述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12.为了让所述支架能更好地在所述盖体上移动,在所述锁紧机构上还可以设置有辅助所述支架移动的支架弹簧,所述支架弹簧可以有以下两种具体的设置方式。
13.第一种设置方式,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支架弹簧,所述支架弹簧设置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架弹簧用于产生锁紧驱动力f5并驱使所述支架及锁爪向所述盖体的中心方向移动;所述第一驱动弹簧用于提供第一正向推动力f1能够克服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以及锁紧驱动力f5的阻力从而向所述支架提供沿解锁方向移动的驱动力,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其中,所述锁紧驱动力f5的阻力是指由所述支架弹簧产生的锁紧驱动力f5通过所述支架向所述第一解锁块传递的阻碍所述第一解锁块向后移动的力;这样,在所述解锁机构中的第一解锁块向前移动时,所述支架及锁爪既可以在所述第一解锁块的驱使下移动,也可以在所述支架弹簧的驱使下移动,还可以在所述第一解锁块与支架弹簧的共同驱使下移动,所述支架弹簧能够辅助驱使所述支架与锁爪向所述盖体的中心方向移动以让所述锁紧机构更好地实现所述第一重锁定。
14.第二种设置方式,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支架弹簧,所述支架弹簧设置在所述盖体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支架弹簧用于产生解锁驱动力f6并驱使所述支架及锁爪向所述盖体的外缘方向移动;所述按钮反制弹簧用于提供反制推力f4再叠加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克服所述第一正向推动力f1的阻力以及解锁驱动力f6的阻力从而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解锁块向前移动进而驱使所述支架及锁爪向所述盖体的中心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重锁定。其中,所述解锁驱动力f6的阻力是指由所述支架弹簧产生的解锁驱动力f6通过所述支架向所述第一解锁块传递的阻碍所述第一解锁块向前移动的力;这样,所述按钮反制弹簧要实现驱使所述第一解锁块向前移动并实现第一重锁定,所述按钮反制弹簧提供的所述反制推力f4与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合力需要克服所述第一正向推动力f1的阻力以及所述解锁驱动力f6的阻力;另一方面,在所述解锁机构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时,所述支架弹簧能够辅助所述解锁机构驱使所述支架及锁爪向所述盖体的外缘方向移动从而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并且,在开盖状态下,所述支架弹簧有利于把所述支架及锁爪保持在解锁状态。
15.为了提高所述第一解锁块与所述第二解锁块的传动稳定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第二解锁块布置在所述第一解锁块的上面,所述第二解锁块呈弓状包括左右两个端壁,左右两个所述端壁与所述锅盖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弹簧,所述第一解锁块布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的中间部位的下方。其中,所述第一解锁块与所述第二解锁块是上下重叠布置的,并且所述第一解锁块布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的中间部位的下方,这样,不但有利于所述缓冲结构的布置,还有利于所述第二解锁块把左右两端所述第二驱动弹簧的作用力平稳地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传递到所述第一解锁块上,提高了所述第一解锁块与第二解锁块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所述第二结合臂部能够设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的左右两个所述端壁上从而实现与所述锁钩的顶端相配合。
16.为了便于所述锅盖内部构件布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转动设置
在锅盖上的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布置在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锁紧机构之间用于将所述解锁机构的解锁力矩传递给所述锁紧机构。这样,通过所述旋转支架间接地传递解锁力矩使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锁紧机构能够分置相对较远的距离,并且通过调整所述旋转支架用于传递解锁力矩的力臂长度能够有利于合理调整所述第一驱动弹簧的力度,从而提高使用者在打开所述锅盖时的使用体验。
17.为了防止所述锅盖在所述内锅具有高压或高温时被误打开而让使用者受到伤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锅盖上还设置有能够响应于所述内锅内气压或温度的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有锁定柱,所述第二解锁块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锁定柱相配合的锁定部,所述锁定柱用于当所述内锅的锅内气压压力或温度高于阈值时,移动到所述第二解锁块的移动路径上并与所述锁定部配合从而让所述第二解锁块在所述锅盖上不能移动,所述锅盖实现自锁。这样,当所述内锅存在高压或高温时,所述锅盖不能被打开,只有当所述内锅的压力与温度降低到阀值以下时,所述锅盖方可打开,很好地提高所述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18.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具有解锁机构的烹饪器具中。
附图说明
19.图1 是具有解锁机构的烹饪器具的锅盖的府视方向结构示意图,显示所述锅盖内部结构;图2 是具有解锁机构的烹饪器具的产品府视方向结构示意图;图3 是图2中的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 是图3中的m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显示所述解锁机构的剖面结构;图5 是图2中的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 是图5中的n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显示合盖时所述钩臂处的剖面结构;图7 是图2中的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 是图7中的k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显示合盖时所述锁紧机构的剖面结构;图9 是图1中的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支架弹簧第一种实施方式;图10 是图1中的d-d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显示支架弹簧第二种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有解锁机构的烹饪器具作进一步的说明。
21.本发明提出的具有解锁机构的烹饪器具,如图1、图3与图7所示,所述烹饪器具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1内的内锅12,所述内锅12具有向外凸起的钢性锅沿121,所述内锅12用于盛放食物。所述底座1还设置有加热装置13,所述加热装置13用于加热所述内锅12以实现烹饪所述内锅12内食物的目的。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锅盖2,所述锅盖2的后部通过所述转轴23铰接于所述底座1的后部上,所述锅盖2能绕所述转轴23在所述底座1上作开合运动。所述锅盖2包括盖体20与安装在所述盖体20下方的刚性件24,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一对左右设置的支架(41、41a),所述支架(41、41a)活动布置所述锅盖2的盖体20上,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锁爪(42、42a),所述锁爪(42、42a)安装在所述
支架(41、41a)上并能随所述支架(41、41a)移动,所述锁爪(42、42a)用于当所述支架(41、41a)及锁爪(42、42a)向所述盖体20的中心方向移动完成时锁紧所述刚性件24与所述内锅的钢性锅沿121从而实现第一重锁定如图1所示,所述锅盖2还包括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用于向所述支架(41、41a)施加能够驱动所述支架(41、41a)沿解锁方向移动的驱动力;所述解锁机构包括移动设置在所述锅盖上的第一解锁块31和第二解锁块21,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与第二解锁块21之间设置有缓冲结构,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与第二解锁块21之间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传动连接;如图3与图4所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槽212和能够伸入到所述缓冲槽212中的传动柱子311,所述缓冲槽212呈长条形沿前后方向延伸布置,所述传动柱子311伸入到所述缓冲槽212中在前后方向可作一定距离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槽212设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21上,所述传动柱子311设置在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上。当然,所述缓冲槽212与传动柱子311的设置形式是多样的,所述缓冲槽21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上,而所述传动柱子311设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21上,无论所述缓冲槽212与传动柱子311如何设置,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与第二解锁块21之间都能够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与所述盖体20之间设置有第一驱动弹簧32,所述第一驱动弹簧32用于向所述第一解锁块31提供向后方向的第一正向推动力f1。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解锁块21布置在所述第一解锁块31的上面,所述第二解锁块21呈弓状包括左右两个端壁(211、211a),左右两个所述端壁(211、211a)与所述盖体20之间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驱动弹簧22,所述第二驱动弹簧22的一端顶压在所述端壁(211、211a),另一端顶压在所述锅盖的盖体20上,所述第一解锁块31布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21的中间部位的下方,相应地,所述缓冲槽212也相应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解锁块21的中间部位,所述第二驱动弹簧22用于向所述第二解锁块21提供向前方向的第二反向推动力f2,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弹簧22向所述第二解锁块21左右两个端壁(211、211a)的作用力之和,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作用于所述第二解锁块21上并通过所述缓冲结构传递到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上从而形成阻碍所述第一解锁块移动的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而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与所述第一正向推动力f1是在同一轴线方向上的,故可以认为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与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是相同的。但所述第二驱动弹簧22的设置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弹簧22提供的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作用于第二解锁块21上的方向与所述第一解锁块31的移动方向不在同一轴线方向上,则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为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在所述第一解锁块31的移动方向上的一个分力,则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小于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当所述第一驱动弹簧32用于提供第一正向推动力f1能够克服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从而向所述支架(41、41a)提供沿解锁方向移动的驱动力,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
22.为了便于所述锅盖2内部构件布置,所述锅盖2还包括转动设置在锅盖2上的旋转支架(51、51a),一对所述旋转支架(51、51a)呈左右布置,所述旋转支架(51、51a)布置在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锁紧机构之间用于将所述解锁机构的解锁力矩传递给所述锁紧机构,所述旋转支架(51、51a)包括连接所述锁紧机构的第一支架臂(511、511a)以及连接所述解锁机构的第二支架臂(512、512a),第一驱动弹簧32提供第一正向推动力f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解锁块31作用于所述第一支架臂(511、511a)上驱使所述旋转支架(51、51a)转动,所述旋转
支架(51、51a)带动所述第二支架臂(512、512a)向所述支架(41、41a)提供沿解锁方向移动的驱动力从而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这样,通过所述旋转支架(51、51a)传递解锁力矩使所述解锁机构与所述锁紧机构能够分置相对较远的距离,并且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支架臂(511、511a)以及所述第二支架臂(512、512a)的长度能够有利于合理调整按压所述第一驱动弹簧32的力度,以提高使用者在打开所述锅盖2时的使用体验。
23.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或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如图6所示,在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上设置有第一结合臂部311,在所述第二解锁块21上设置有第二结合臂部215,所述第二结合臂部215与所述第一结合臂部311一前一后地布置并且具有间隔空间。所述锅具还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锁钩6,所述锁钩6包括顶端61、转轴端62和位于所述顶端61和转轴端62之间的腰部63,所述顶端61以所述转轴端62为基础摆动,所述锁钩6的顶端61具有呈钩状的钩臂611并且所述钩臂611向前方向伸出。如图3所示,在所述底座1上还设置有按钮71,所述按钮71位于所述锁钩6的前方并且所述按钮71上设置有向后伸出的按钮顶杆711,所述按钮顶杆711用于向所述锁钩6传递向后方向的按钮推力f3,所述按钮71与所述底座1之间设置有按钮推力弹簧72,所述按钮推力弹簧72用于向所述按钮71提供向前方向的作用力从而使所述按钮71复位。在所述锁钩6的腰部63与所述底座1之间还设置有按钮反制弹簧64,所述按钮反制弹簧64用于向所述锁钩6提供向前方向的反制推力f4。当所述锅盖2盖合到所述底座1上时,所述钩臂611插入到所述间隔空间中,此时所述钩臂611顶压住所述第一结合臂部311用于将所述按钮反制弹簧64的反制推力f4提供给所述第一结合臂部311,所述按钮反制弹簧64用于提供反制推力f4再叠加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克服所述第一正向推动力f1的阻力从而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解锁块31向前移动进而能够驱使所述支架(41、41a)及锁爪(42、42a)向所述盖体20的中心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重锁定;相反的,当按压所述按钮71通过所述按钮顶杆711推动所述锁钩6朝后方偏转时,所述钩臂611不再顶压所述第一结合臂部311而是顶压所述第二结合部212,让所述解锁机构解除所述锁紧机构的第一重锁定。
24.为了提高所述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在所述锅盖2上设置有一折弯部201,所述折弯部201用于与所述钩臂611结合实现所述锅盖2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第二重锁定;所述折弯部201布置在所述第一结合臂部311的下方,当所述锅盖2盖合到所述底座1上时,所述折弯部201沿所述钩臂611的斜面滑动而首先顶推所述钩臂611向后方向摆动,当所述锅盖2盖合到所述底座1上时,所述钩臂611伸入到所述折弯部201内,所述钩臂611不仅顶推所述第一结合臂部311而且还钩住所述折弯部201从而既实现所述第一重锁定也实现了所述第二重锁定,并且所述第一重锁定的完成时间至少不会早于所述第二重锁定完成的时间。相反,当按压所述按钮71通过所述按钮顶杆711推动所述锁钩6朝后方偏转时,所述钩臂611首先不再顶压所述第一结合臂部311而是顶压所述第二结合臂部215,让所述解锁机构首先解除所述锁紧机构的第一重锁定后,在所述钩臂611向后摆动足够角度后才能脱离所述折弯部201实现解除第二重锁定。这样,在开盖过程中所述第一重锁定先于所述第二重锁定解除能够避免在打开所述锅盖2的过程中所述内锅12被所述锅盖2带起造成所述内锅12内高温的食物飞溅伤人,大大提高所述烹饪器具的安全性。
25.为了让所述支架(41、41a)能更好地在所述盖体20上移动,在所述锁紧机构上还可以设置有辅助所述支架(41、41a)移动的支架弹簧43,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支架弹簧43设置在所述盖体20与所述支架(41、41a)之间,所述支架弹簧43用于产生锁紧驱动
力f5并驱使所述支架(41、41a)及锁爪(42、42a)向所述盖体20的中心方向移动,这样,所述支架(41、41a)及锁爪(42、42a)可以在所述第一解锁块31与支架弹簧43的共同驱使下更好地实现所述第一重锁定。但在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时,所述支架弹簧43所产生的所述锁紧驱动力f5能够通过所述支架(41、41a)向所述第一解锁块31产生一个阻碍所述第一解锁块31向后移动的锁紧驱动力f5的阻力,这样,所述第一驱动弹簧32用于提供第一正向推动力f1能够克服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的阻力以及锁紧驱动力f5的阻力从而向所述支架(41、41a)提供沿解锁方向移动的驱动力,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
26.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支架弹簧43设置在所述盖体20与所述支架(41、41a)之间,所述支架弹簧43用于产生解锁驱动力f6并驱使支架(41、41a)及锁爪(42、42a)向所述盖体20的外缘方向移动,这样,在所述解锁机构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时,所述支架弹簧43能够辅助所述解锁机构驱使所述支架(41、41a)及锁爪(42、42a)向所述盖体20的外缘方向移动从而解除所述第一重锁定;并且,在开盖状态下,所述支架弹簧43有利于把所述支架(41、41a)及锁爪(42、42a)保持在解锁状态。相反地,当所述按钮反制弹簧64要实现驱使所述第一解锁块31向前移动并实现第一重锁定,所述按钮反制弹簧64用于提供反制推力f4再叠加所述第二反向推动力f2克服所述第一正向推动力f1的阻力以及解锁驱动力f6的阻力从而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解锁块31向前移动进而驱使所述支架(41、41a)及锁爪(42、42a)向所述盖体20的中心方向移动从而实现第一重锁定。
27.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烹饪器具的安全性,减少所述锅盖2在所述内锅12具有高压或高温时被误打开而使使用者受到伤害,在所述锅盖2上还设置有能够响应于所述内锅12内气压或温度的锁定机构8,所述锁定机构8包括有锁定柱81,所述第二解锁块21设置有能够与所述锁定柱相配合的锁定部213,所述锁定柱81用于当所述内锅12的锅内气压压力或温度高于阈值时,移动到所述第二解锁块21的移动路径上并与所述锁定部213配合从而让所述第二解锁块21在所述锅盖2上不能移动实现自锁并使所述第一重锁定与第二重锁定保持在锁定状态。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当所述内锅12存在高压或高温时,所述锁定柱81限制所述第二解锁块21的移动,所述第二解锁块21通过所述缓冲结构限制所述第一解锁块31的移动,同时所述第二解锁块21上的第二结合臂部215限制所述锁钩6的摆动,这样所述锅盖2不能被打开;只有当所述内锅12的压力与温度降低到阀值以下时,所述锅盖2方可打开,很好地提高所述烹饪器具的使用安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