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以及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2 22: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背光 模组 电子 装置


1.本技术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背光模组以及具有该背光模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2.本技术对于背景技术的描述属于与本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技术的申请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
3.随着led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对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轻薄化的需求已趋于明显,侧入式led的背光模组(led放在导光板的侧面)已经成为这两年现有技术的主流;侧入式led的背光模组具有节能、环保、低功耗、超薄等优点。
4.侧入式的led是点光源,为了将点光源变成线光源及面光源,侧入式背光需要使用导光板;侧边的led发出的光经由导光板的入光端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过导光板底面的网点进行反射与扩散,在导光板出光面射出,经由一系列光学片材扩散之后形成面光源;光在导光板中传递的过程中,光会从导光板的入光端的边缘漏出部分,这部分光被黑色遮光胶吸收,导致背光模组的亮度损失较大。另外,由于led的发散角受到限制,在导光板邻近led的区域出现光柱亮区,即hot spot(热斑),从而引起背光模组入光端发光面存在明暗不均的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依次层叠于所述导光板上的扩散片和光学膜片,所述导光板邻近所述光源的一端为入光端;其中,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扩散片之间设置有反射膜,且所述反射膜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端,所述反射膜用于反射光线。
6.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反射膜能够将由从导光板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内,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即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模组能效,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另外,反射膜起到了遮挡作用,能够有效遮挡热斑。
7.可选地,所述光学膜片邻近所述光源的边缘相对所述扩散片邻近所述光源的边缘远离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反射膜邻近所述入光端向远离所述入光端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反射膜的宽度不小于所述光学膜片邻近所述光源的边缘与所述扩散片邻近所述光源的边缘之间的距离。
8.在该实施例中,反射膜能够最大程度覆盖导光板的边缘,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将从导光板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内,从而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模组能效,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
9.可选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挡膜,所述遮挡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扩散片之
间,所述遮挡膜的一端与所述反射膜连接,所述遮挡膜的另一端在所述光学膜片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光学膜片重叠;在所述遮挡膜邻近所述入光端向远离所述入光端延伸的方向上,所述遮挡膜的宽度为0.6mm~0.8mm。
10.该实施例中,遮挡膜的结构简单,且能够在产生热斑时,有效地起到遮挡作用;另外,遮挡膜的宽度在0.6mm~0.8mm内,在保证能够充分遮挡热斑的情况下,降低遮挡膜对从导光板折射出来的光吸收量,从而降低了光能的损失,保证了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亮度。
11.可选地,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垫片,所述遮光垫片设置于所述扩散片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遮光垫片的一端至少覆盖部分所述光源;所述遮光垫片的另一端在所述遮挡膜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至少与部分所述遮挡膜重叠,且所述遮光垫片与所述光学膜片之间具有间隙;在所述导光板邻近所述光源向远离所述光源延伸的方向上,所述遮光垫片与所述遮挡膜重叠的宽度为0.1mm~0.3mm。
12.在该实施例中,当产生热斑时,遮光垫片起到了遮挡作用,且遮光垫片与遮挡膜配合能够更好的遮挡热斑;另外,遮光垫片能够防止扩散片被遮光胶拉扯变形;遮光垫片与光学膜片之间具有间隙,避免在组装过程中遮光垫片与光学膜片发生干涉。
13.可选地,所述遮挡膜的一端在所述反射膜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反射膜重叠,且在所述导光板邻近所述光源向远离所述光源延伸的方向上,所述反射膜与所述遮挡膜重叠的宽度为0.1mm~0.3mm。
14.在该实施例中,反射膜与遮挡膜重叠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反射膜与遮挡膜之间形成缝隙,从而避免了从导光板折射出来的光会从该缝隙处漏出,进而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即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15.可选地,所述反射膜的一端与所述扩散片邻近所述光源的边缘平齐,所述反射膜的另一端在所述光学膜片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光学膜片重叠。
16.在该实施例中,反射膜能够从漏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内,使光线不能穿透反射膜,即反射膜将起到了遮挡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的同时,避免能够有效遮挡热斑。
17.可选地,所述反射膜的另一端处设置有遮挡膜,所述遮挡膜位于所述反射膜与所述扩散片之间。
18.在该实施例中,遮挡膜具有很好的吸光作用,且能够在产生热斑时,有效地起到遮挡作用。
19.可选地,所述反射膜包括反光层和遮挡层,所述反光层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遮挡层位于所述反光层与所述扩散片之间。
20.在该实施例中,反光层由从导光板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内,避免了遮光胶对光的吸收,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遮挡膜具有很好的吸光作用,能够在产生热斑时,有效地起到遮挡作用。
21.可选地,所述反射膜为白色油墨膜或银色油墨膜,所述遮挡膜为黑色油墨膜。
22.在该实施例中,反射膜为白色或银色能够充分地将由从导光板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内,避免了遮光胶对光的吸收,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即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能效,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遮挡膜为黑色油墨膜,能够很好的起到吸光作用,能够在产生热斑时,有效地起到遮挡作用。
23.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背光模组。
24.本技术提供的电子装置,屏幕的显示亮度较高,且屏幕的亮度均匀。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2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8.图1是现有技术中所述背光模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4.图7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第六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35.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6.保护框10a,导光板21a,光源31a,遮光胶40a。
37.图2至图7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8.保护框10,光学组件20,导光板21,扩散片22,光学膜片23,上增光片231,下增光片232,反射膜24,反光层241,遮挡层242,反射板25,遮挡膜26,灯条30,光源31,遮光胶40,遮光垫片50,固定胶60,反光胶70。
39.图中箭头表示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2.下述讨论提供了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虽然每个实施例代表了申请的单一组合,但是本技术不同实施例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技术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b和d的组合,那么本技术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43.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包括保护框10a、光源31a以及导光板21a等元件。侧入式背光模组中光源31a设置于导光板21a的侧边。光在导光板21a中传递的过程中,
光会从导光板21a入光端的边缘漏出部分,这部分光被黑色的遮光胶40a吸收,导致背光模组的亮度损失较大。
44.如图2至图7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包括:保护框10、光学组件20、灯条30以及遮光胶40。
45.保护框10的主要作用是增加产品的结构强度,保护框10对光学组件20起到了支撑、定位、保护作用,可防止不当碰撞、挤压等对各个膜片的损害及影响。如在液晶显示模组中,保护框10还起到是支撑、保护及装饰液晶显示模组其他部件的作用。保护框10还有屏作用,当接地时,也可以起到接地放电的作用。保护框10可为铁框。
46.光学组件20设置在保护框10内,且光学组件20包括导光板21、依次层叠于导光板21上的扩散片22和光学膜片23;设置于导光板21与保护框10之间的反射板25。
47.导光板21包括基板和网点,导光板21邻近灯条30的一端为入光端,入光端设置有锯齿结构,导光板21能够将位于导光板21侧面光源31发出的光线转换成设计所需方向的面光源。
48.扩散片22能够使光线发生无规律的折射,面光源产生有效的均一性。
49.光学膜片23包括上增光片231和下增光片232,光学膜片23能够将各个方向的偏振光线改变其传播方向为垂直方向射出,使人眼垂直导光片表面看上去时屏幕最亮。
50.反射板25一般采用有透明的塑料作为基材,在基材的表面印刷或贴合白色反光层,或镀银反光层。反射板25能够尽可能高效地把光线反射到需要的面上。如图2至图7所示,反射板25与保护框10之间设置有反光胶70。
51.另外,光学组件20还包括设置于导光板21与扩散片22之间的反射膜24,反射膜24位于导光板21的入光端。反射膜24能够将由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1内,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即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模组能效,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另外,反射膜24能够将由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1内,使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无法摄入人眼内,使人眼无法观察到该部分,即反射膜24也起到了遮挡作用,能够有效遮挡热斑。
52.如图2至图6所示,灯条30设置在在保护框10内,并位于导光板21的一侧。灯条30上设置有光源31。光源31可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ed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使用寿命长、高亮度、低热量以及坚固耐用等特点。灯条30通过固定胶60固定在保护框10上,或者灯条30通过连接结构固定在保护框10上,连接结构包括:螺纹连接(螺钉连接)、卡接连接(卡扣和卡槽的配合连接)等。
53.遮光胶40分别与光学膜片23和保护框10连接,并位于邻近保护框10的一侧,且遮光胶40覆盖光学膜片23的边缘,且遮光胶40覆盖保护框10。遮光胶40用于固定液晶,另外,用于遮挡避免不要的光源31(例如缝隙漏光等),形成设计所需要的发光区域。
54.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膜片23邻近光源31的边缘相对扩散片22邻近光源31的边缘远离光源31设置;在反射膜24邻近入光端向远离入光端延伸的方向上,反射膜24的宽度不小于光学膜片23邻近光源31的边缘与扩散片22邻近光源31的边缘之间的距离a。
55.在该实施例中,反射膜24能够最大程度覆盖导光板21的边缘,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将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1内,从而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模组能效,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
5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膜24为白色油墨膜或银色油墨膜。
57.在该实施例中,反射膜为白色或银色能够充分地将由从导光板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内,避免了遮光胶对光的吸收,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即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从而提高了背光模组能效,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
58.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反射膜24的实施例。
59.实施例1
60.如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实施例中:反射膜24与背光模组的显示区之间设置有遮挡膜26,且遮挡膜26设置在导光板21与扩散片22之间,遮挡膜26一端与反射膜24连接,遮挡膜26的另一端在光学膜片23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光学膜片23重叠。遮挡膜26的结构简单,且能够在产生热斑时,有效地起到遮挡作用。
61.如图3所示,在遮挡膜26邻近入光端向远离入光端延伸的方向上,遮挡膜26的宽度b为0.6mm~0.8mm。一方面,若遮挡膜26的宽度小于0.6mm,遮挡膜26的宽度较小;当热斑产生时,遮挡膜26不能有效遮挡热斑;另一方面,若遮挡膜26的宽度大于0.8mm;遮挡膜26的宽度较大,会吸收较多的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导致光能损失较多。因此,遮挡膜26的宽度在0.6mm~0.8mm内,在保证能够充分遮挡热斑的情况下,降低遮挡膜26对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吸收量,从而降低了光能的损失,保证了背光模组具有较好的亮度。优选地,遮挡膜26的宽度为0.7mm。遮挡膜26为黑色油墨膜,能够很好的起到吸光作用,能够在产生热斑时,有效地起到遮挡作用
62.如图3所示,反射膜24的一端与扩散片22邻近光源31的边缘平齐,反射膜24的另一端在光学膜片23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光学膜片23重叠,反射膜24能够最大程度覆盖导光板21的边缘,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将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1内,从而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模组能效,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
63.实施例2
64.如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2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其主要区别为:背光模组还包括:遮光垫片50。
65.遮光垫片50设置于扩散片22远离导光板21的一侧,遮光垫片50的一端至少覆盖部分光源31。遮光垫片50的另一端在遮挡膜26所在平面上的投影至少与部分遮挡膜26重叠。当产生热斑时,遮光垫片50起到了遮挡作用,且遮光垫片50与遮挡膜26配合能够更好的遮挡热斑。
66.如图4所示,遮光垫片50与光学膜片2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的设置,避免在组装过程中遮光垫片50与光学膜片23发生干涉。
67.如图4所示,在导光板21邻近光源31向远离光源31延伸的方向上,遮光垫片50与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c为0.1mm~0.3mm。一方面,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存在误差,若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小于0.1mm,由于误差导致遮光垫片50与遮挡膜26之间形成间隙,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会从该缝隙处漏出;另一方面,若反射膜24所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大于0.3mm,重叠的宽度较大,增加制成反射膜24和遮挡膜26材料的用料,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因此,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在0.1mm~0.3mm内,能够有效避免反射膜
24与遮挡膜26之间形成缝隙,从而避免了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会从该缝隙处漏出,进而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即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且制成反射膜24和遮挡膜26材料的用料少,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经济效益好。优选地,且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为0.2mm。
68.实施例3
69.如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3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其主要区别为:遮挡膜26的一端在反射膜24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反射膜24重叠。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重叠设置,能够有效避免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之间形成缝隙,从而避免了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会从该缝隙处漏出,进而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即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70.如图5所示,在导光板21邻近光源31向远离光源31延伸的方向上,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d为0.1mm~0.3mm。一方面,在产品的生产过程存在误差,若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小于0.1mm,由于误差导致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之间形成间隙,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会从该缝隙处漏出;另一方面,若反射膜24所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大于0.3mm,重叠的宽度较大,增加制成反射膜24和遮挡膜26材料的用料,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因此,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在0.1mm~0.3mm内,能够有效避免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之间形成缝隙,从而避免了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会从该缝隙处漏出,进而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即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且制成反射膜24和遮挡膜26材料的用料少,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经济效益好。优选地,且反射膜24与遮挡膜26重叠的宽度为0.2mm。
71.实施例4
72.如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4与实施例1大体相同,其主要区别为:反射膜24的另一端处设置有遮挡膜26,遮挡膜26位于反射膜24与扩散片22之间。遮挡膜26具有很好的吸光作用,且能够在产生热斑时,有效地起到遮挡作用。
73.如图6所示,遮挡膜26的宽度b为0.6mm~0.8mm。一方面,若遮挡膜26的宽度小于0.6mm,遮挡膜26的宽度较小,不能有效地遮挡热斑;另一方面,若遮挡膜26的宽度大于0.8mm,遮挡膜26的宽度较大,增加遮挡膜26材料的用料,增加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因此,遮挡膜26的宽度在0.6mm~0.8mm内,在保证能够充分遮挡热斑的情况下,制成遮挡膜26材料的用料少,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经济效益好。优选地,遮挡膜26的宽度为0.7mm。
74.实施例5
75.如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实施例中:反射膜24包括反光层241和遮挡层242,反光层241与在导光板21连接,遮挡层242位于反光层241与扩散片22之间。反光层241由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1内,避免了遮光胶40对光的吸收,有效降低了光能的损失;遮挡膜26具有很好的吸光作用,能够在产生热斑时,有效地起到遮挡作用。
76.如图7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膜24的一端与扩散片22的边缘平齐,另一端延伸至光学膜片23的下方,光学膜片23覆盖反射膜24的另一端。反射膜24能够最大程度覆盖导光板21的边缘,从而能够最大程度将从导光板21折射出来的光反射回导光板21内,从而进一步有效地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模组能效,提高了亮度的均匀性。
77.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包括上述任一项背光模组。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位助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穿戴式设备中的任意一种。电子装置的屏幕的显示亮度较高,且屏幕的亮度均匀。
7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79.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8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8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